問題詳情

13.儒家曾提出一些「察人之法」,下列哪一選項不是察人之法?
(A)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B)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C)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D)存乎其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4
統計:A(2),B(16),C(2),D(2),E(0)

用户評論

【用戶】spotmomoco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用戶】mermaid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B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子夏說:「即使是小小的技藝,也必定有可取的地方;但要想做大事,就用不上了,所以君子不搞這些小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