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教師告訴學生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目的是希望學生作哪一種歸因?
(A)內在穩定歸因
(B)內在不穩定歸因
(C)外在穩定歸因
(D)外在不穩定歸因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3333
統計:A(18),B(66),C(4),D(2),E(0)

用户評論

【用戶】Amber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韋納(B. Weiner)融合海德的行動分析論點及饒特爾(J.B. Rotter)的制握信念而提出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將成敗的造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制握信念,另一方面是穩定性。制握信念又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兩種。內在歸因包括能力和努力,外在歸因包括工作難度和運氣。穩定性分為穩定和不穩定兩種;穩定的歸因包含能力和工作難度,不穩定的歸因包含努力和運氣。   外在歸因是把成敗的原因歸諸於外在的因素,如周圍的環境、互動團體、角色限制、該行動可能得到的賞罰、運氣、工作的特殊性等。外在歸因又稱情境歸因。心理學家發現一般人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外在歸因,尤其是在失敗之後。如考試成績差時,埋怨題目冷僻之類。可是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就很少用外在歸因,反而傾向於用內在歸因,如學生考試成績低時,老師多認為是學生不用功或是能力不佳所致。

【用戶】人助、天助也!~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出處:王立杰 (107年增修版)  P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