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3)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唐 韓愈 雜說四)
【題組】42( ) 作者想藉本文來抒發什麼? 
(A)悲傷賢士懷才不遇 
(B)感慨「天下無馬」 
(C)憾恨伯樂不遇千里馬 
(D)譏評養馬人不懂養馬的方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3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arol Lin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翻譯: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用以抒發懷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