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雜說四
 注:「駢」死:騎、併。槽櫪:養馬的地方。執「策」而臨之:馬鞭
【題組】36.作者想藉本文來抒發什麼? 
(A)悲傷賢士懷才不遇 
(B)感慨「天下無馬」 
(C)憾恨伯樂不遇千里馬 
(D)譏評養馬人不懂養馬的方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08989
統計:A(72),B(2),C(9),D(3),E(0)

用户評論

【用戶】meimei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由"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可看出好馬很多,但知其為好馬的人很少,--- 比喻賢士常懷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