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15.就本文內容,孟子最後引「《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的用意,下列敘述何者最切當?
(A)痛斥君王只知沉溺於畋獵之樂
(B)感慨當時在位者僅有理想而無作為
(C)呼籲人君及時行善政,莫自陷於亂亡
(D)鼓勵諸侯廣求才德兼美的人來輔助自己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55039
統計:A(24),B(16),C(169),D(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人名(代稱)、文學家出生之年代、專心致志必可成功

用户評論

【用戶】Peter H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翻譯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 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為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 辦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獲得天下;獲得老百姓的支持 有辦法:獲得民心,便可以獲得老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辦 法: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 們身上。如此罷了。老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 野跑一樣。所以,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吃魚的水獺;替森林把烏 雀趕來的是吃鳥雀的鷂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 殘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紂王。當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諸侯喜好仁 德,那麼,其他諸侯都會替他把老百姓趕來。就是他不想統一天 下,也會身不由己了。現在那些...

【用戶】月島雯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其何能淑,載胥及溺:引自《詩經·大雅·桑 柔》。淑:善、好載:句首語助詞,無義胥:相溺:落水那些不行仁政卻只想以霸術統治天下的諸侯們,哪能有什麼好下場呢?只不過相繼落水溺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