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世界各國時有不肖人士,藉由宗教形式欺騙他人「盲信」而從中獲利,甚至因此造成許多社會案件。然而過去古人也記錄了類似的歷史事件。下列古人的文章,何者未批評「盲信」的行為?
(A)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荀子.天論篇第十七》)
(B)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韓愈〈祭鱷魚文〉)
(C)鄭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人咸駭曰:「侯怒而為之也。」……然當盜之倳刃腹中,獨不能保其心腹腎腸哉?而反貽怒於無罪之民,以騁其恣睢,何哉?(歐陽修〈樊侯廟災記〉)
(D)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後,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西門豹治鄴〉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07407
統計:A(8),B(11),C(6),D(2),E(0)

用户評論

【用戶】Cheryl (休息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荀子.天論篇第十七》)求雨而得雨,為什麼呢?我說不為什麼,這跟不經求雨而下雨是一樣的。日月虧蝕就去救它,上天不雨就去求它,經過卜筮然後決定大事,這並非認為它們是可以求得的,而是藉它們來文飾政事而已。所以君子把它們當作是政事的文飾,而百姓卻把它們當作是神明的作用。把它們當作是政事的文飾就吉利,把它們當作是神明的作用就不祥了。(B)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

【用戶】LOCUD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題其實老師人很好,還把篇名告訴大家,其中"祭鱷魚文"如果大家有聽過就知道那是在希望鱷魚不要出來亂咬人的文章。

【用戶】Candy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看完翻譯以後,還是不懂D哪裡有批評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