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下列有關諸子思想的闡述何者正確?
(A)老子:「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強 調仁義、慧智、孝慈、忠臣的重要性
(B)莊子:「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說 明人生短暫而渺小,故須任真逍遙
(C)荀子:「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者,謂之偽」、「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此二 句是荀子批評孟子「性善說」的明證
(D)韓非子:「桀為天子,能制天子,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 肖也,位卑也。」說明國君統治天下須倚仗權勢;與道德無關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16667
統計:A(11),B(5),C(13),D(25),E(0)

用户評論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的翻譯大道被廢棄,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偽詐因此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我個人認為是在描述,出現了混亂才必須要臣子的ˋ忠誠,但若天下太平就不需要特別強調忠誠,因為人人都有,所以是在諷刺當時社會現狀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的意思是因為體認自己受地點時間的限制所以才能不足,因此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用戶】Kuan Yun Tse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請問C哪裡有錯呢?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的翻譯大道被廢棄,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偽詐因此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我個人認為是在描述,出現了混亂才必須要臣子的ˋ忠誠,但若天下太平就不需要特別強調忠誠,因為人人都有,所以是在諷刺當時社會現狀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B的意思是因為體認自己受地點時間的限制所以才能不足,因此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用戶】Yu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請問C哪裡有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