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論語‧公冶長》:「雍也,仁而不佞。」其中的「不佞」一詞,意思是:
(A)不分是非善惡
(B)不會構陷他人入罪
(C)不懂實際的行政事務
(D)不善用花言巧語討好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10342
統計:A(131),B(268),C(55),D(1827),E(0)

用户評論

【用戶】Liang Yu Cha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也可當不才~~

【用戶】林嘉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1. 不佞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ㄋ|ㄥˋ 漢語拼音 b  n n注音二式 b  n ng不才,自謙之詞。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不善用花言巧語討好人。論語˙公冶長:「雍也,仁而不佞。...

【用戶】Liang Yu Cha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很溫厚,但是口才不好。」孔子聽到以後說:「何必一定要口才敏捷.....看完整詳解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也可當不才~~

【用戶】林嘉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1. 不佞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ㄋ|ㄥˋ 漢語拼音 b  n n  注音二式 b  n ng不才,自謙之詞。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不善用花言巧語討好人。論語˙公冶長:「雍也,仁而不佞。...

【用戶】林嘉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1. 不佞 注音一式 ㄅㄨˋ ㄋ|ㄥˋ 漢語拼音 b  n n  注音二式 b  n ng不才,自謙之詞。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諸侯退矣。」戰國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以傷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義故遁逃奔趙。」不善用花言巧語討好人。論語˙公冶長:「雍也,仁而不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