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下列各組「脫」字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輕則寡謀,無禮則「脫」:灑脫。(《左傳.秦晉殽之戰》)
(B)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脫變。(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
(C)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解下。(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D)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迅速。(《史記.田單傳》)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5556
統計:A(5),B(2),C(1),D(1),E(0)

用户評論

【用戶】黃靜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疏略、輕慢。如:「疏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

【用戶】Cara Ku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輕則寡謀,無禮則「脫」:輕佻就缺乏計謀,無紀律(規範)就容易疏略(輕慢)。

【用戶】大雄的朋友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輕則寡謀,無禮則「脫」:灑脫。輕佻就缺乏計謀,無紀律(規範)就容易疏略(輕慢)。(B)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脫變。秋天的霜落了,江水變得寒冷,可楓葉仍然是綠色,還沒有脫變。(C)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解下。讓兒子迅速的搔背,解下我頭上的髮簪。(D)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迅速。用兵之始,若像處女之弱,則敵人輕侮,開戶不做防備。克敵之後,如兔子脫逃一般迅速離開,敵人來不及抵抗。

【用戶】黃靜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疏略、輕慢。如:「疏脫」。《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輕則寡謀,無禮則脫。」

【用戶】古家妍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輕則寡謀,無禮則「脫」:輕佻就缺乏計謀,無紀律(規範)就容易疏略(輕慢)。

【用戶】大雄的朋友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輕則寡謀,無禮則「脫」:灑脫。輕佻就缺乏計謀,無紀律(規範)就容易疏略(輕慢)。(B)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脫變。秋天的霜落了,江水變得寒冷,可楓葉仍然是綠色,還沒有脫變。(C)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解下。讓兒子迅速的搔背,解下我頭上的髮簪。(D)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迅速。用兵之始,若像處女之弱,則敵人輕侮,開戶不做防備。克敵之後,如兔子脫逃一般迅速離開,敵人來不及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