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下列何者不符合幼兒感覺統合障礙的徵兆?(A)身體會不自主的抽動(B)容易跌倒或撞到東西(C)剪貼或寫字很吃力(D)攀爬或騎腳踏車有困難

【評論內容】

3.下列何者不符合幼兒感覺統合障礙的徵兆?

(A) 身體會不自主的抽動

(B) 容易跌倒或撞到東西(★前庭系統)

(C) 剪貼或寫字很吃力(★前庭系統)

(D) 攀爬或騎腳踏車有困難(★本體感覺)

答案:A

 

感覺統合定義: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與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受覺等,送到腦部做統合、分析,進而領悟、學習,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就感覺統合理論而言,觸覺、前庭覺、本體覺是感覺系統三大核心。

★觸覺系統: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可以判斷外界是否有害,觸覺是提供幼兒外在環境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幼兒避開危險,探索世界,同時,他對幼兒心理安全感的發展...

【評論主題】12. 對於幼兒產生恐懼的情緒,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教保服務人員應接納幼兒的恐懼情緒(B)恐懼是屬於自覺情緒(C)恐懼的情緒來自係對陌生事物的不安全感(D)幼兒恐懼的情緒與其無法清楚地分辨「現實」

【評論內容】出處http://publish.get.com.tw/bookpre_pdf/51ME101404-2.PDFhttps://www.mch.org.tw/Health/Docs/449/6380/Default.aspx衍生情緒:由主要情緒分化而來,依發展先後順序排列:憤怒:由苦惱分化而來,將需求未滿足的不適進一步表達出來。厭惡:由苦惱分化而來,將不喜歡的感覺表達出來。恐懼:由苦惱分化而來,將對陌生事物的不安全感表達出來。得意:由愉快分化而來,將探索成功的感受表現出並重複操弄。喜愛:由愉快分化而來,會回應成人的安撫。嫉妒:由苦惱分化而來,為憤怒、恐懼、愛,三種情緒結合而成。快樂:由愉快分化而來。基本情緒:有趣、厭惡、快樂、生氣、悲傷、害怕、驚訝等自覺情緒:尷尬、害羞、內疚、嫉妒、驕傲等複雜情緒。這...

【評論主題】33.教學活動中的引起動機,主要是運用什麼教學原則?(A)自動原則 (B)類化原則 (C)準備原則 (D)社會化原則。

【評論內容】

王立杰單元設計教學法的過程:1.準備活動:指活動前的準備,如蒐集資料、情境布置、動機引發等。2.發展活動:式教學的主要活動,其目的是在使幼兒獲得各種經驗。3.綜合活動:又稱高峰活動,是對發展活動的學習作整理、組織、發表、欣賞、或評量階段,也可作為引起下一單元的動機。

33.教學活動中的引起動機,主要是運用什麼教學原則?

【評論主題】24.下列何者不屬於蒙特梭利(M. Montessori)感官教具?(A)彩色串珠棒 (B)長棒 (C)插座圓柱體 (D)粉紅塔。

【評論內容】感官教育目的是培養幼兒(1.認識同一性的能力2.辨認對比的能力3.辨認相似性的能力)(A) 彩色串珠棒      (數學教具: 認識十進位之四則加、減、乘、除運算)這個看起來沒有上面三種能力

【評論主題】24.某公司所設立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其員工子女教育及照顧服務,以上相關規範何者正確?(A)全年服務日比照《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辦理(B)至多以收托80名幼兒為限(C)不得招收非員工之子女(

【評論內容】

24.某公司所設立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其員工子女教育及照顧服務,以上相關規範何者正 確?

(A) 全年服務日比照《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辦理

(B) 至多以收托80名幼兒為限

(C) 不得招收非員工之子女

(D) 設置於公司合法使用場址之800公尺內。(400公尺)

答案:A

第一項場址空間經評估未能符合第十七條規定者,得使用下列場址之一辦理:一、政府機關(構)、公司或非政府組織使用場址以外之同一棟合法建築物其他空間。二、距離前款同一建築物直線距離一千公尺以內合法建築物之空間。三、同一政府機關(構)、公司及非政府組織每一合法使用之場址,於直線距離四百公尺內,以設立一職場教保服務中心為限。第17 條職場教保服務中心應設置之...

【評論主題】12.關於「多元家庭型態」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就讀幼兒園的小意,他的父親長年在外縣市工作,每天通勤搭車長途奔波上下班,每天均由媽媽陪伴小意寫功課,小意的家庭可稱為「候鳥家庭」(B)婷婷離婚

【評論內容】補充說明:候鳥家庭:夫妻兩人因為工作或某些因素,必須長期分隔兩地,而孩子由其中一方負責照料。如:爸爸要在海外工作,無法長期待在家,我跟媽媽一起住在台灣等爸爸暑假時回來陪我。單親家庭:喪偶、離婚或未婚育有未成年子女,或其子女已滿廿歲(二十歲)而仍在學或沒有謀生能力而需照顧者。隔代教養家庭:夫妻應某些因素無法自行照顧子女,由祖父母輩適度的肩負起對孫子女的教養與照顧責任。如:祖父母+孫子女(在台灣),生父母(在海外工作)失親家庭:指未成年子女的雙親或一方因死亡、入獄、失蹤,或雙親、祖父母之一,因重病須長期臨床照顧,至雙親離異、遭棄養、無雙親教養等之家庭。小家庭(核心家庭、典型家庭)大家庭(血緣家庭、...

【評論主題】42.王老師將觀察的焦點集中於被選定的行為,並注意幼兒此行為是否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中發生發生,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觀察方式?(A)事件取樣(B)等級量表(C)時間取樣(D)語意分析量表

【評論內容】

Ø  時間取樣法之優點:

Ø  時間取樣法之缺點:

1.省時省力,易登錄。

2.對行為掌握客觀,而正確。

3.適合觀察大量樣本。

4.行為量化可了解行為發生頻率,易於統計

  分析。

5.可配合描述性記錄,更能了解行為的情境

  及過程內容。 

1.無法顧及行為的前因後果,行為發生過程

  等,質的資料。

2.無法觀察發生頻率低的行為。

3.無法觀察及分析內在思考層面的行為。

4.期望易造成錯誤歸類。

5.準備工作費時需花時間練習及準備工具。

6.時距觀察的方式,可能誤解行為原貌。

【評論主題】17. 朱老師在講述校園霸凌事件時,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請問,朱老師在教學裡運用了布魯納(Bruner)提出的哪些表徵?(A) 動作表徵、影像表徵 (B) 動作表徵、符號表徵(C) 影像

【評論內容】

題目: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

朱老師在講述校園霸凌事件時,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請問,朱老師在教 學裡運用了布魯納(Bruner)提出的哪些表徵?

(A) 動作表徵、影像表徵

(B) 動作表徵、符號表徵

(C) 影像表徵、符號表徵:(放影片)圖像表徵:認為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講解)符號表徵:認為學童能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

(D) 影像表徵、理念表徵

【評論主題】2. 費德勒(Fiedler)的領導理論,領導者在哪一種控制力,採用關係導向的領導較為有效呢?(A) 沒有控制力 (B) 低控制力(C) 中度控制力 (D) 高度控制力

【評論內容】代表人物1.費德勒 Fiedler的權變理論(Fiedler's Contingency Theory):

Fiedler理論是最早的權變理論,被廣泛研究。 Fiedler的研究從領導者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出發,總結出組織績效受制於領導者個人心智導向及其他三個情景變數,即組織氛圍、任務結構以及領導者權力地位。 這一理論解釋了組織績效在上述三個變數兩兩作用下的不同結果, 揭示了在不同變數情境下的有效領導風格。 根據Fiedler理論,領導效能就是領導風格與領導者工作環境屬性交互作用的結果。

(一)權變理論變項

1.領導型式

a.關係導向型(高 LPC -The 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

最不喜歡的同事量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LPC),此為權變論大師Fielder所編...

【評論主題】25. 小豪媽媽的工作受到新冠炎疫情影響而終止,進而影響家庭經濟與親子互動氣氛以及小豪在幼兒園的學習和適應狀況。在生態系統理論中,此例屬於哪一個系統對小豪造成了影響?(A) 微系統 (microsys

【評論內容】其實我很好奇,為什麼不能選時間系統,疫情不是會隨時間改變我們生活的現狀嗎?請問有達人願意解惑嗎?附上相似題14 小溪的爸爸因疫情影響遭到公司裁員,家庭經濟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小溪的生活。依布朗菲布列納(Bronfenbrenner) 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的說明,小溪是受到哪個子系統的影響?(A) 微系統(B) 外系統(C) 中系統(D) 時間系統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幼教-112年 - 112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曁契約進用教保員聯合甄選初試試題:幼教專業知能#114430答案:B

【評論主題】3.下列何者不符合幼兒感覺統合障礙的徵兆?(A)身體會不自主的抽動(B)容易跌倒或撞到東西(C)剪貼或寫字很吃力(D)攀爬或騎腳踏車有困難

【評論內容】

3.下列何者不符合幼兒感覺統合障礙的徵兆?

(A) 身體會不自主的抽動

(B) 容易跌倒或撞到東西(★前庭系統)

(C) 剪貼或寫字很吃力(★前庭系統)

(D) 攀爬或騎腳踏車有困難(★本體感覺)

答案:A

 

感覺統合定義:感覺統合是指個體將自己身體和與周遭環境接觸的訊息,透過感覺系統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前庭平衡覺、本體感受覺等,送到腦部做統合、分析,進而領悟、學習,再命令運動系統做出反應。就感覺統合理論而言,觸覺、前庭覺、本體覺是感覺系統三大核心。

★觸覺系統: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可以判斷外界是否有害,觸覺是提供幼兒外在環境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幼兒避開危險,探索世界,同時,他對幼兒心理安全感的發展...

【評論主題】12. 對於幼兒產生恐懼的情緒,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教保服務人員應接納幼兒的恐懼情緒(B)恐懼是屬於自覺情緒(C)恐懼的情緒來自係對陌生事物的不安全感(D)幼兒恐懼的情緒與其無法清楚地分辨「現實」

【評論內容】出處http://publish.get.com.tw/bookpre_pdf/51ME101404-2.PDFhttps://www.mch.org.tw/Health/Docs/449/6380/Default.aspx衍生情緒:由主要情緒分化而來,依發展先後順序排列:憤怒:由苦惱分化而來,將需求未滿足的不適進一步表達出來。厭惡:由苦惱分化而來,將不喜歡的感覺表達出來。恐懼:由苦惱分化而來,將對陌生事物的不安全感表達出來。得意:由愉快分化而來,將探索成功的感受表現出並重複操弄。喜愛:由愉快分化而來,會回應成人的安撫。嫉妒:由苦惱分化而來,為憤怒、恐懼、愛,三種情緒結合而成。快樂:由愉快分化而來。基本情緒:有趣、厭惡、快樂、生氣、悲傷、害怕、驚訝等自覺情緒:尷尬、害羞、內疚、嫉妒、驕傲等複雜情緒。這...

【評論主題】33.教學活動中的引起動機,主要是運用什麼教學原則?(A)自動原則 (B)類化原則 (C)準備原則 (D)社會化原則。

【評論內容】

王立杰單元設計教學法的過程:1.準備活動:指活動前的準備,如蒐集資料、情境布置、動機引發等。2.發展活動:式教學的主要活動,其目的是在使幼兒獲得各種經驗。3.綜合活動:又稱高峰活動,是對發展活動的學習作整理、組織、發表、欣賞、或評量階段,也可作為引起下一單元的動機。

33.教學活動中的引起動機,主要是運用什麼教學原則?

【評論主題】24.下列何者不屬於蒙特梭利(M. Montessori)感官教具?(A)彩色串珠棒 (B)長棒 (C)插座圓柱體 (D)粉紅塔。

【評論內容】感官教育目的是培養幼兒(1.認識同一性的能力2.辨認對比的能力3.辨認相似性的能力)(A) 彩色串珠棒      (數學教具: 認識十進位之四則加、減、乘、除運算)這個看起來沒有上面三種能力

【評論主題】24.某公司所設立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其員工子女教育及照顧服務,以上相關規範何者正確?(A)全年服務日比照《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辦理(B)至多以收托80名幼兒為限(C)不得招收非員工之子女(

【評論內容】

24.某公司所設立的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其員工子女教育及照顧服務,以上相關規範何者正 確?

(A) 全年服務日比照《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辦理

(B) 至多以收托80名幼兒為限

(C) 不得招收非員工之子女

(D) 設置於公司合法使用場址之800公尺內。(400公尺)

答案:A

第一項場址空間經評估未能符合第十七條規定者,得使用下列場址之一辦理:一、政府機關(構)、公司或非政府組織使用場址以外之同一棟合法建築物其他空間。二、距離前款同一建築物直線距離一千公尺以內合法建築物之空間。三、同一政府機關(構)、公司及非政府組織每一合法使用之場址,於直線距離四百公尺內,以設立一職場教保服務中心為限。第17 條職場教保服務中心應設置之...

【評論主題】12.關於「多元家庭型態」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就讀幼兒園的小意,他的父親長年在外縣市工作,每天通勤搭車長途奔波上下班,每天均由媽媽陪伴小意寫功課,小意的家庭可稱為「候鳥家庭」(B)婷婷離婚

【評論內容】補充說明:候鳥家庭:夫妻兩人因為工作或某些因素,必須長期分隔兩地,而孩子由其中一方負責照料。如:爸爸要在海外工作,無法長期待在家,我跟媽媽一起住在台灣等爸爸暑假時回來陪我。單親家庭:喪偶、離婚或未婚育有未成年子女,或其子女已滿廿歲(二十歲)而仍在學或沒有謀生能力而需照顧者。隔代教養家庭:夫妻應某些因素無法自行照顧子女,由祖父母輩適度的肩負起對孫子女的教養與照顧責任。如:祖父母+孫子女(在台灣),生父母(在海外工作)失親家庭:指未成年子女的雙親或一方因死亡、入獄、失蹤,或雙親、祖父母之一,因重病須長期臨床照顧,至雙親離異、遭棄養、無雙親教養等之家庭。小家庭(核心家庭、典型家庭)大家庭(血緣家庭、...

【評論主題】42.王老師將觀察的焦點集中於被選定的行為,並注意幼兒此行為是否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中發生發生,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觀察方式?(A)事件取樣(B)等級量表(C)時間取樣(D)語意分析量表

【評論內容】

Ø  時間取樣法之優點:

Ø  時間取樣法之缺點:

1.省時省力,易登錄。

2.對行為掌握客觀,而正確。

3.適合觀察大量樣本。

4.行為量化可了解行為發生頻率,易於統計

  分析。

5.可配合描述性記錄,更能了解行為的情境

  及過程內容。 

1.無法顧及行為的前因後果,行為發生過程

  等,質的資料。

2.無法觀察發生頻率低的行為。

3.無法觀察及分析內在思考層面的行為。

4.期望易造成錯誤歸類。

5.準備工作費時需花時間練習及準備工具。

6.時距觀察的方式,可能誤解行為原貌。

【評論主題】17. 朱老師在講述校園霸凌事件時,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請問,朱老師在教學裡運用了布魯納(Bruner)提出的哪些表徵?(A) 動作表徵、影像表徵 (B) 動作表徵、符號表徵(C) 影像

【評論內容】

題目: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

朱老師在講述校園霸凌事件時,播放影片且講解如何因應霸凌的方法。請問,朱老師在教 學裡運用了布魯納(Bruner)提出的哪些表徵?

(A) 動作表徵、影像表徵

(B) 動作表徵、符號表徵

(C) 影像表徵、符號表徵:(放影片)圖像表徵:認為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講解)符號表徵:認為學童能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

(D) 影像表徵、理念表徵

【評論主題】2. 費德勒(Fiedler)的領導理論,領導者在哪一種控制力,採用關係導向的領導較為有效呢?(A) 沒有控制力 (B) 低控制力(C) 中度控制力 (D) 高度控制力

【評論內容】代表人物1.費德勒 Fiedler的權變理論(Fiedler's Contingency Theory):

Fiedler理論是最早的權變理論,被廣泛研究。 Fiedler的研究從領導者性格特徵和行為習慣出發,總結出組織績效受制於領導者個人心智導向及其他三個情景變數,即組織氛圍、任務結構以及領導者權力地位。 這一理論解釋了組織績效在上述三個變數兩兩作用下的不同結果, 揭示了在不同變數情境下的有效領導風格。 根據Fiedler理論,領導效能就是領導風格與領導者工作環境屬性交互作用的結果。

(一)權變理論變項

1.領導型式

a.關係導向型(高 LPC -The 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

最不喜歡的同事量表(Least Preferred Co-worker Scale,LPC),此為權變論大師Fielder所編...

【評論主題】25. 小豪媽媽的工作受到新冠炎疫情影響而終止,進而影響家庭經濟與親子互動氣氛以及小豪在幼兒園的學習和適應狀況。在生態系統理論中,此例屬於哪一個系統對小豪造成了影響?(A) 微系統 (microsys

【評論內容】其實我很好奇,為什麼不能選時間系統,疫情不是會隨時間改變我們生活的現狀嗎?請問有達人願意解惑嗎?附上相似題14 小溪的爸爸因疫情影響遭到公司裁員,家庭經濟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小溪的生活。依布朗菲布列納(Bronfenbrenner) 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的說明,小溪是受到哪個子系統的影響?(A) 微系統(B) 外系統(C) 中系統(D) 時間系統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幼教-112年 - 112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曁契約進用教保員聯合甄選初試試題:幼教專業知能#114430答案:B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B) 小腦細胞分化(我原本以為動作跟小腦有關係)小腦(cerebellum,指「大腦後下方的腦」)是位於後顱窩的腦組織。小腦在感覺感知、協調性,和運動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也和注意、語言等很多認知功能相關,亦能調控恐懼和歡樂等反應[1],其中最為人們確知的是其運動相關功能。小腦不會主動發起動作,但會接收來自脊髓感覺系統和其他腦區的訊號,影響運動協調、精確度和準確的時機控制。小腦通過視丘等通路與大腦皮層相連,從而起到支配運動協調性的作用;下小腦接受來自脊髓小腦徑以及下橄欖核等結構的輸入,整合多方面的資訊,來微調運動的準確性,協調性和連貫性[2]。正由於小腦的功能是「微調」運動技能,所以小腦的損傷不會帶來諸如癱瘓的...

【評論主題】5. 小明因為想媽媽,整個早上都不願意加入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不和別人一起玩。若依戈登(Gordon)的理論,老師應該如何處理?(A)採用聽我說策略(I-message) (B)積極傾聽 (C)採用雙

【評論內容】

張春興 班級經營與行為自律

解決師生衝突問題時,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先採用聽我說策略,由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生的行為已形成他教學上的困難

2.繼而採用積極聆聽策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已完全了解他的實際困難

3.最後採雙贏法,讓學生主動提出解學問題的建議,並自願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此一點是雙贏法的主要特點,也是最富有教育價值的一點'。

小明因為想媽媽~可能題目中已經顯示老師知道小明行為的原因,所以就沒有先詢問原因,而是直接積極聆聽(個人淺見)

【評論主題】5. 小明因為想媽媽,整個早上都不願意加入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不和別人一起玩。若依戈登(Gordon)的理論,老師應該如何處理?(A)採用聽我說策略(I-message) (B)積極傾聽 (C)採用雙

【評論內容】

張春興 班級經營與行為自律

解決師生衝突問題時,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先採用聽我說策略,由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生的行為已形成他教學上的困難

2.繼而採用積極聆聽策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已完全了解他的實際困難

3.最後採雙贏法,讓學生主動提出解學問題的建議,並自願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此一點是雙贏法的主要特點,也是最富有教育價值的一點'。

小明因為想媽媽~可能題目中已經顯示老師知道小明行為的原因,所以就沒有先詢問原因,而是直接積極聆聽(個人淺見)

【評論主題】21.某校教師發現學生對社區的認識不足,因此開始討論如何將社區特質與價值放入課程與教學中。經過幾次非正式討論後,幾位教師開始各自在所教的班級進行相關的教學,並主動尋找課程專家協助解決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評論內容】

1.草根法

2.課程由教師由下而上以時記教學需求為導向設計

3.主張:教師應為學校學生創設特定的教學單元

4.以歸納法的途徑設計課程,從特定部分以至建構通用的設計方式。

【評論主題】4.李老師發現直接教學法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反映出「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現象。下列何種情形較符合李老師的發現?(A)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

【評論內容】

由柯隆巴(Cronbach)提出。

其理論大意如下:教育措施(如教 材及教法)之選擇須視學生的性向(如智力高低)如何而決定。

因此,不同性向(apitude)的學生,必須給予不同的教育措施(treatment)方能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出處:陳穎部落格

http://ying016.pixnet.net/blog/post/25698326-%E5%B1%AC%E6%80%A7%EF%BC%88%E6%80%A7%E5%90%91%EF%BC%89%E8%99%95%E7%90%86%E4%BA%A4%E4%BA%92%E4%BD%9C%E7%94%A8-%EF%BC%88ati%EF%BC%89

【評論主題】5.依據柏恩斯坦(B. Bernstein)的理論,下列何種知識型態最能契合勞工階級學生的生活情境?(A)競爭流動 (B)價值導向 (C)水平論述 (D)再脈絡化

【評論內容】

再脈絡化:即有效知識的建構過程(涉及課程),發展出特定社會情境所產生的特殊語言形式並呈現不同意義。

【評論主題】1.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規劃教育藍圖,訂定 2014 之教育藍圖名稱為何?(A) 學習行動年 (B) 教育實踐年(C) 教育精進年 (D) 永續發展年

【評論內容】

http://www.ntpc.edu.tw/content/?parent_id=10010

新北市政府網站

2016-2018教育願景

【評論主題】27.下列哪一些餐點是利用互補性蛋白質的概念提供幼兒攝取「所有必需胺基酸」?甲、花生醬三明治 乙、菜豆飯(豆子和米) 丙、乾豆和蔬菜丁、起司批薩 戊、穀類和牛奶(A)甲乙 (B)乙戊 (C)丙丁 (D

【評論內容】

食物互補,透過胺基酸互補打造完美蛋白質!  如同我們之前所提的,蛋白質是身體建材,所以不僅”量”很重要,”質”更重要。由於動物和植物所需的必需胺基酸並不相同,所以光憑單一植物性食物的胺基酸組成基本上是無法滿足人體必需胺基酸的要求。但不用過於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針對植物性食物會有一種或數種必需胺基酸含量不足的問題,我們可透過食物搭配,也就是同時食用兩個或更多種不完全蛋白質的食物,來互補其不足。舉例,米飯、麵等穀類食物離胺酸和酥胺酸這兩個必需胺基酸含量較少,而豆類剛好富含離胺酸,所以穀類搭配豆類同時食用,將可彌補單一植物性食物蛋白質品質較差的問題,提升該餐食物的蛋白質品質。

  下面是兩個提升植物性食...

【評論主題】3.行為學派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獎懲,增加或減少學生在某項行為出現的機率。下列哪些敘述是行為學派的理念落實於教學現場的操作方式?甲、以代幣的方式,透過分組加分,進行教室的經營管理乙、瞭解學生的成就取

【評論內容】

乙:歸因論

代表人物:溫勒、韋納B.Weiner

韋納歸因理論

關於判斷和解釋他人或自己的行為結果的原因的一種動機理論。在學校情境中,學生常提出諸如此類的歸因問題,如:“我為什麼成功(或失敗) ”“為什麼我生物測試總是考不過人家”等等。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儘力而為;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諾丁(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

1.關懷:以「感受」、「全心投入」、毫無保留的接受學生

2.道德教育的方法:身教、對話、練習、肯定

諾丁斯從存在主義中看出人與他人(世界)是處在一「關係」的情境中,她也從母職角色中,認為「關懷」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情感關係,這種類似現象學或從經驗中的體察,確有別於啟蒙以降以康德(I. Kant, 1724-1804)為首的學者重視從經驗、情感的世界中,抽離出不涉及利害的倫理原則。簡而言之,關懷倫理認為自我與外在世界緊密相聯(有別於康德以降重視自我與外在的隔離);關懷倫理重視從具體的個人情境到抽象的他人考量(康德以降則重視普遍化法則、尊敬他人到具體情境的指引)。關懷倫理1980年代以降,是以女性倫理學...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陳家揚2014第六版 第四章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Parsons 教育的功能

【評論主題】5. 小明因為想媽媽,整個早上都不願意加入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也不和別人一起玩。若依戈登(Gordon)的理論,老師應該如何處理?(A)採用聽我說策略(I-message) (B)積極傾聽 (C)採用雙

【評論內容】

張春興 班級經營與行為自律

解決師生衝突問題時,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先採用聽我說策略,由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生的行為已形成他教學上的困難

2.繼而採用積極聆聽策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已完全了解他的實際困難

3.最後採雙贏法,讓學生主動提出解學問題的建議,並自願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此一點是雙贏法的主要特點,也是最富有教育價值的一點'。

小明因為想媽媽~可能題目中已經顯示老師知道小明行為的原因,所以就沒有先詢問原因,而是直接積極聆聽(個人淺見)

【評論主題】49.「錯誤信念(false belief)」的實驗旨在瞭解幼兒的哪一項認知發展狀況?(A)物體恆存 (B)心智理論 (C)區辨幻想與真實 (D)辨認表象與實在

【評論內容】

什麼是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在探討什麼是心智理論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兩個狀況:

(A)老婆:「老公,這袋子好重喔!」老公:「誰叫妳要買那麼多東西?」老婆:「 」

(B)老婆:「老公,這袋子好重喔!」老公:「我來幫妳拿。」老婆:「 」

以上A B兩個例子,兩個老婆的空白框中,你會將他們各自填入什麼樣的回應及情緒表情呢?AB兩個老公,哪一個對老婆話語的解讀能力較好呢?這樣的對話,是否似曾相識,是否心有戚戚焉呢?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就此浮現。

心智理論雖言之理論,卻如此簡易地蘊藏在我們身邊俯拾可見的日常生活互動中。可以說是如此平易近人卻又常常會讓人輕易地忽略它的存在。

一個人若具備有心智理論能力,可以幫助自己...

【評論主題】34 .某生一節課內走動次數超過十次,老師跟他約定:「如果你每節課走動不超過三次,每天就可以玩二十分鐘的樂高積木」。請問前述教師是使用哪一種區別性增強?(A)零反應(zero responding)

【評論內容】

(A)零反應(zero responding) 

例題: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 (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B)不相容行為:設法增強和問題行為不相容的適當行為

例題:

  缺乏安全感的小婷常故意攻擊他人以吸引老師注意她,因此老師選擇故意忽略,然後增強利社會行為。這種處理方法可稱之為? 

(A)不相容反應法 (B)撤回關愛法(C)權威法(D)誘導法。 

(C)低頻率行為的區分性增強(DRL):不適當的行為發生頻率減低時,就給予增強物。

某生一節課內走動次數超過十次,老師跟他約定:「如果你每節課走動不超過三次,每天就可以玩二十分鐘的樂高積...

【評論主題】28. 有關學者之主張,下列何者錯誤?(A)威里斯(P. Willis)提出「文化創生」的論點(B)布迪爾(P. Bourdieu)主要在闡明「文化再製」觀點(C)包爾斯(S. Bowles)與金提斯

【評論內容】

和諧理論學派

一、帕森士(T. Parsons)

 帕森斯的結構功能論主要關切的是大規模的社會結構與制度、相互關係,以及其對行動者的約束與限制影響,傾向於採取宏觀的途徑來研究社會現象,專注於社會系統整體,以及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對它的影響。

  帕森斯功能論的核心是行動系統。行動系統涉及四個子系統:文化、社會、人格以及行為有機體等。這些系統構成一行動系統整體。文化系統在最上層,基本分析單位是意義或符號系統;第二層社會系統的基本單位是角色互動;行為有機體屬於最底層。各子系統緊密相關,底層提供能量,上層提供訊息與控制。

  在帕森斯的概念系統中,結構不是具有實體性的具體社會組織,而是制約著特定類型角色互動的抽象規範模式。

二、涂爾幹:

1.社會連帶

2.集體意識(集體良知)

3.教育的功能-社會化

參考書:上冊 陳家揚

【評論主題】12. 偏鄉、離島或原住民族地區,辦理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招收幼兒以多少人為限? (A)15 人(B)20 人(C)25 人 (D)無限制 人。

【評論內容】

第 2 條  採社區互助式或部落互助式方式,對二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以下簡稱幼兒)提供教育及照顧服務(以下簡稱教保服務),應考量下列因素:  一、幼兒生活及學習活動之需要。  二、近便性、安全性、經濟性及永續性。  三、地區性資源條件及生活文化習慣。  四、民間組織資源及在地人力參與之程度。  五、在地居民與家長之意願及社區自治精神。  六、地區與人文特色之延續及發展。

民國 103 年 05 月 30 日修正已經沒有規定30人為限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674&KeyWord=%E7%A4%BE%E5%8D%80%E4%BA%92%E5%8A%A9%E5%BC%8F%E6%95%99%E4%BF%9D%E6%9C%8D%E5%8B%99%E5%AF%A6%E6%96%BD%E8%BE%A6%E6%B3%95

參考網址

【評論主題】28. 有關學者之主張,下列何者錯誤?(A)威里斯(P. Willis)提出「文化創生」的論點(B)布迪爾(P. Bourdieu)主要在闡明「文化再製」觀點(C)包爾斯(S. Bowles)與金提斯

【評論內容】

和諧理論學派

一、帕森士(T. Parsons)

 帕森斯的結構功能論主要關切的是大規模的社會結構與制度、相互關係,以及其對行動者的約束與限制影響,傾向於採取宏觀的途徑來研究社會現象,專注於社會系統整體,以及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對它的影響。

  帕森斯功能論的核心是行動系統。行動系統涉及四個子系統:文化、社會、人格以及行為有機體等。這些系統構成一行動系統整體。文化系統在最上層,基本分析單位是意義或符號系統;第二層社會系統的基本單位是角色互動;行為有機體屬於最底層。各子系統緊密相關,底層提供能量,上層提供訊息與控制。

  在帕森斯的概念系統中,結構不是具有實體性的具體社會組織,而是制約著特定類型角色互動的抽象規範模式。

二、涂爾幹:

1.社會連帶

2.集體意識(集體良知)

3.教育的功能-社會化

參考書:上冊 陳家揚

【評論主題】15.根據羅吉斯(C. Rogers)的理論,教師輔導幼兒時,首先要和幼兒建立良好的關係,藉由接納、積極傾聽、反映等方法改變幼兒。其最終目標主要為下列何者?(A)改變不良行為 (B)維持良好行為(C)

【評論內容】

(A)改變不良行為(B)維持良好行為(C)增進良好行為上面三個感覺比較像行為改變技術

以上為個人淺見

例題:

行為改變技術對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或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之使用極為普遍,當小明表現不佳,老師拿走他喜愛的糖果是屬於以下何種方法? (A)隔離 (B)懲罰 (C)正增強 (D)負增強 

【評論主題】12.腦部何處受損,會導致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缺失?(A)海馬迴(hippocampus)(B)小腦(cerebellum)(C)基底核(basal ganglia)(D)延腦

【評論內容】基底核

基底核(英語:Basal ganglia,或稱為基底神經節)是大腦深部一系列神經核團組成的功能整體。它是位於大腦皮質底下一群運動神經核的統稱,與大腦皮層,丘腦和腦幹相連。人大腦基底核包括:紋狀體(Striatum)、蒼白球(global pallidus) 、黑質(substantia nigra)、 丘腦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目前所知其主要功能為自主運動的控制、整合調節細緻的意識活動和運動反應。它同時還參與記憶、情感和獎勵學習等高級認知功能。基底核的病變可導致多種運動和認知障礙,包括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頓氏症等。

海馬體

海馬體(Hippocampus),又名海馬迴、海馬區、大腦海馬,海馬體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中,如果一個記憶片...

【評論主題】40.洛克 (J.Locke) 將知識依照精確程度分成三個層次,別是感覺的、推論及下列何者?(A) 基本的知識(B) 絕對的知識(C) 直覺的知識(D) 理性的知識

【評論內容】

洛克除了分類的觀念外,將知識依其精確性分為三個層次: 1、直覺的知識:直接比較而得。  2、推證的知識:間接的演繹而得。 3、感覺的知識:感官接觸而認知者。 

【評論主題】一、以曳引機耕犁整地,因拖曳及行走使整地不平整。稻田整地不平整,插秧後對水稻的生育有何影響?產業上,針對稻田整地不平整有何農機具來補救?這些農機具以那些動力系統施作?(20 分)

【評論內容】王立杰3_59。社會活動的探討、娃娃角遊戲、模仿社會節慶活動的遊戲,及聽故事後的角色扮演遊戲是屬於社會性活動與模仿想像遊戲

【評論主題】8.我們可以一路感受涼風吹來。(中翻英。)

【評論內容】我是選a阿

【評論主題】一、如圖 1 所示,設電晶體的共射極電流增益(Common-emitter current gain)為 β,且共基極電流增益(Common-base current gain)為 α ,當電晶體在主

【評論內容】http://chincenter.fg.tp.edu.tw/~learning/classical-01.php?id=141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現在天下分成三國

【評論主題】31. 下列是一些有關自閉症的說明,哪一項才是正確的?(A)自閉症通常在學齡前較不易被鑑定出來 (B)自閉症患者在「同理心」的表現通常欠佳 (C)自閉症導因於親子互動品質的拙劣 (D)自閉症又可被稱之

【評論內容】

(A)自閉症通常3歲前就可被鑑定出來

(C)自閉症導因於神經心理功能異常

(D)自閉症與亞斯不同,不過兩者均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

出處:徐強(志光)特殊教育歷屆題庫

【評論主題】60.體育老師上游泳課時同意讓遇到生理期及生病的同學免下水,是符合皮德思(R. S. Peters)教育三大規準中的哪一項?(A)合理性 (B) 合自願性 (C) 合認知性 (D) 合價值性

【評論內容】

教育哲學導論  (歐陽修著)

第一章哲學與教育哲學第15頁中提到

所謂合自願性,亦即自願的歷程,從心理學上來說,是要合於身心發展的歷程,相機給與教育,而不勉強給以 揠苗助長。

【評論主題】60. 下列各句中「」內的詞語應用恰當的是: (A)你的文章中有幾個不太通暢的語句,我斗膽加以「斧正」 (B)你寄來的資料,我有幾處不太明白,只好寫信「垂詢」 (C)我的詩作在報紙上發表了,特抄下寄給

【評論內容】

「斧正」一詞原出於《莊子˙徐無鬼》。莊子這篇文章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楚國國都郢有一個手藝極高的木匠,名石。有一次,有個鄭國人鼻尖上有一點白泥灰,就像蠅翅那樣薄,叫這個匠人用斧頭把泥灰削去。匠人拿起斧頭,把斧頭高高舉起,一下子揮過去,只聽斧帶風聲削向那人的鼻子,鼻尖的泥灰被削得乾乾淨淨,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損傷,那人站著也沒有受一點驚嚇。後來,文人學士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把請高明人替自己修改詩文稱為「斧正」。   「斧正」這個典故是意味深長的,它告訴人們:作為作者應該虛懷若谷,別人對自己的詩文即使大刀闊斧地刪削,只要刪得比原稿好,也應該歡迎。另一方面,作為修改別人文章者,必須認真、負責,持慎重的態度,不要隨便砍削,把人家的泥土和鼻子一起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