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關於墨子上述言論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其中兩個「非」字,詞性與解釋均不同
(B)舉顏色和味道,說明「少」、「多」是指人數的多寡,只要人一多,就會盲從眾人之說
(C)「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的「辯」字,義同於「辯護」的「辯」意
(D)「從而譽之,謂之義」可知墨子肯定此觀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om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其中兩個「非」字,詞性 與解釋均不同解析: (B)「少」、「多」是指數量的多寡,指一個人小事上會判別對錯,但在大事上卻分不清是非曲直(C)題幹「辯」通「辨」,義為「分別」,「辯護」之「辯」義為「爭論是非曲直」 (D)從「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得知墨子以激問口吻,提出質疑,表示反對。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其中兩個「非」字,詞性 與解釋均不同解析: (B)「少」、「多」是指數量的多寡,指一個人小事上會判別對錯,但在大事上卻分不清是非曲直(C)題幹「辯」通「辨」,義為「分別」,「辯護」之「辯」義為「爭論是非曲直」 (D)從「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得知墨子以激問口吻,提出質疑,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