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以下是臺灣不同時期的經濟政策相關描述,請根據資料內容回答第 27-28 題: 甲時期:許多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但卻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婦女們帶著小孩在自家客廳裡做著工廠委託的案件計酬的加工產品。乙時期:臺灣藉著美援物資的棉花、棉紗來發展紡織工業,以小麥與黃豆來發展麵粉、食油與飼料工業。同時配合〇政策,以國營四大公司的股票換取地主土地,做為發展工業的的資金。 丙時期:政府決定推動經濟轉型,鼓勵國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設備等高科技產業,之後陸續在北、中、南三地成立科學工業園區。丁時期:隨著大型建設的展開,國內投資環境大為改善,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景氣復甦,更有利於日後的經濟轉型。 


【題組】27.乙時期的〇政策指的是下列何者?
(A)貨幣改革
(B)三七五減租
(C)公地放領
(D)耕者有其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jjj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實行三七五減租,於1951年實行公地放領,於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政府強制徵收地主多餘的土地(規定地主保留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發給地主公營企業的股票與實物債券作為補償耕者有其田造成土地分佈零碎化,雖使得臺灣地區佃農、雇農取得耕作資本,但也使得臺地農地集約不易,而多半轉向精耕農作。民生主義解決土地問題的政策. 要點是減低田租,保障農民收入,切實扶植自耕農,使其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