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4. 臺灣長年受到洪患的損害,目前平均每年損失的金額已經超過 60 億新臺幣,且有逐年加劇的趨勢。請問下列利用減少洪患的工程,哪兩者屬於「導洪」工程?(甲)利用水庫調洪(乙)加深並疏浚河道(丙)截彎

【評論內容】

甲是蓄洪

丁是分洪(減少流量)

導洪主要是增加流速

參考自http://disaster.edu.tw/edu/res_teach-college/pdf/flood_doc/017_5_006.pdf

 

【評論主題】44. 臺灣長年受到洪患的損害,目前平均每年損失的金額已經超過 60 億新臺幣,且有逐年加劇的趨勢。請問下列利用減少洪患的工程,哪兩者屬於「導洪」工程?(甲)利用水庫調洪(乙)加深並疏浚河道(丙)截彎

【評論內容】

甲是蓄洪

丁是分洪(減少流量)

導洪主要是增加流速

參考自http://disaster.edu.tw/edu/res_teach-college/pdf/flood_doc/017_5_006.pdf

 

【評論主題】12.下列何者不是影響英美兩國近二十年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潮?(A)績效責任概念 (B)精粹主義教育理念(C)人本主義教育理念 (D)強調學生基本學科能力

【評論內容】王一期 國二上 (2010/03/02 15:38):讚39人讚!

因為影響英美近二十年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潮是

永恆主義和精粹主義

【評論主題】44. 臺灣長年受到洪患的損害,目前平均每年損失的金額已經超過 60 億新臺幣,且有逐年加劇的趨勢。請問下列利用減少洪患的工程,哪兩者屬於「導洪」工程?(甲)利用水庫調洪(乙)加深並疏浚河道(丙)截彎

【評論內容】

甲是蓄洪

丁是分洪(減少流量)

導洪主要是增加流速

參考自http://disaster.edu.tw/edu/res_teach-college/pdf/flood_doc/017_5_006.pdf

 

【評論主題】19.若x, y是實數且 (x-2)2+(y+1)2=4,請求出 3x+4y的最小值為__________ 。

【評論內容】

柏克萊:景觀學派

 

【評論主題】19.求 x60+1除以(x +1)2 之餘式為 ____ ______ ______x-58 。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A,修改為B

【評論主題】6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獨立東風看牡丹。

【評論內容】當年答案給D耶

【評論主題】【題組】 ⑵ 10 MeV 光子在水中的平均自由射程(Mean free path)及半值層(Half value layer)?(10 分)

【評論內容】

鬆散結合系統(loosely coupled systems ) 

1.由 魏克(K.E.Weick)先提出。

2.魏克認為在學校機構裡,事件與事件必此之間是互相回應的。每一個事件都保有自己的主體性,以及一些物理上及邏輯上的分離性。

3.同樣的,學校成員之間,彼此也是互相聯結的,但是成員確保有自己的身份與獨立自主性。

4.例證:學校的輔導室,在編制上屬於學校,授命於校長。但是輔導室與校長的關係是鬆散的,校長並不曾經常蒞臨輔導室,以便親自視導輔導視的業務。同樣的,老師雖受命於校長,但是老師卻保有教學自主權,校長也不常視導老師的教學。

5.魏克認為「鬆散結合系統」有四個優點:

(1)系統中的每一個部門,可針對環境需要,作較佳的調適。

(2)每個部門發生毀損或...

【評論主題】21.嘉南大圳是嘉南平原重要的水利灌溉系統,配合圳水的利用,造就平原上哪一項景觀的出現?(A)埤塘大增 (B)轉蔗為稻 (C)三年輪作 (D)散村出現

【評論內容】

截取樓上的網頁連結部分內容

嘉南大圳的灌溉面積雖然號稱15萬公頃,可是實際上要讓全部的農地都同時有水有實際上的困難,八田與一在設計嘉南大圳時其實就已經考量到供水會有所不足,所以當他在提出工程計畫時,就附帶提出要實施「三年輪作法」。

 

所謂「三年輪作法」基本上就是將土地依照供水位置,切成許多大區(每大區約150甲),每個大區再分成3小區(1小區約50甲),這3小區依照順序, 以3年為一週期,輪流種植稻米、甘蔗、雜糧3種作物,輪到種稻或者種甘蔗按需要給水,但輪到種雜作的田地就不供水。這樣輪流供水,除了可以控制水的使用量外,還可以讓土地恢復地力,避免因種植同一種作物造成地力衰弱。此外,輪流種植也可以讓作物較多樣,尤其讓日本人的製糖會社每年都能有固定的甘蔗量可以製糖,所以,採用「三年輪作」對總督府來說是一舉數得的農業政策。

【評論主題】12.台灣有不少地區的聚落屬於散村形態,其形成條件常與下列哪一項有關?(A)水源稀缺(B)開墾組織(C)平地狹小(D)天災頻仍

【評論內容】題目是問散村 所以要選平地狹小  A會形成集村  B的話題目要說北散村南集村 才能選開墾制度

【評論主題】15.自從1995年OECD宣布全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來,全球的企業規模開始出現明顯的改變,此一改變的趨勢為何?(A)朝向大型化發展(B)企業瘦身成為主流(C)朝向大型化與小型化並存的兩極發展(D

【評論內容】企業瘦身裁員 管理大師杜拉克是最早觀察到工業型經濟逐漸轉為知識型經濟的人。他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書中指出:“21世紀的組織,最有價值的資產是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和他們的生產力。下一個社會是個競爭激烈的知識型社會,知識就是一切,知識工作者會成為主要的勞動力。”這意味,過去以勞工的生產力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已改變,勞力不再是開發市場的主要資源。“傑克威爾許是先知先覺的人,早在80年代中期,他就已經采用精兵簡陣的變革手法來面對即將來臨的知識型經濟時代,包括裁掉十多萬的員工,把原本一百五十多家的子公司或改造或賣掉。”傑克威爾許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CEO,他32歲就當上了百年老號GE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經理。他一上任,...

【評論主題】4.中國自1979年開放門戶以來,先在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吸引外資發展經濟,然後再逐步帶動鄰近區域並擴及內地的貧窮地帶,期望達成區域普遍成長的效果。這種發展策略,主要是下列哪一項理論的應用?(A)成

【評論內容】

「成長極理論」係由法國經濟學者Francois Perroux於1950年代推出,後經G.Mydral,A.O.Hirschman以及J.Friedmann等學者加以發展延伸。此一理論可視為區域成長分析的理論架構,同時也可視為促進區域經濟成長的政策工具。

成長極理論指出經濟成長並非均勻地發生在地理空間上,而是以不同之強度在空間上呈點狀分佈,且藉著各種傳播途徑,對整個區域經濟發生不同之影響,此等「成長點」即為具有成長以及空間聚集意義之成長極。

且成長極理論主張區域成長首先需透過聚集經濟成長,因此該理論被視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或為區域規劃時常被引用的方法。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一開始不能講究平衡的區域經濟發展,而是由不平衡的區域經濟發展開始,才能使資源最最有效的運用來促進整個區域的快速成長。

【評論主題】41.生態分析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那一套理論,係從生態分析的角度發展出來的?(A)邱念理論(B)中地理論(C)扇形理論(D)擴散理論

【評論內容】都市發展之空間結構理論--同心圓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理論仔細來說,這三種理論皆為描述都市生態的模式,視都市的土地使用變遷為一生態有機體的改變。但此類學說仍只描述靜態的都市空間結構與型態。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07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