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6. 依據牛頓運動定律,請問游泳中的蹬牆漂浮動作,最適合用牛頓的第幾運動定律來解釋?(A) 牛頓第一定律 (B) 牛頓第二定律(C) 牛頓第三定律 (D) 牛頓第四定律

【評論內容】

第一運動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

第二運動定律也就是加速度定律。

第三運動定律也就是反作用力。例如:划龍舟,火箭升空!

【評論主題】46. 依據牛頓運動定律,請問游泳中的蹬牆漂浮動作,最適合用牛頓的第幾運動定律來解釋?(A) 牛頓第一定律 (B) 牛頓第二定律(C) 牛頓第三定律 (D) 牛頓第四定律

【評論內容】

第一運動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

第二運動定律也就是加速度定律。

第三運動定律也就是反作用力。例如:划龍舟,火箭升空!

【評論主題】70. In swimming individual medley events, which of the four swimming strokes in thefollowing order i

【評論內容】游泳的的個人混合4式:蝶式、仰式、蛙式、自由式。。。。。。。。。。。。。。。。。。

【評論主題】13. 完全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與不完全蛋白質(incomplete protein)的差異為何?(A) 只有完全蛋白質會幫助身體的結構(B) 只有完全蛋白質含有全部的必需胺基酸

【評論內容】

營養價值主要決定於必要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可分為:完全蛋白質、半完全蛋白質、不完全蛋白質。

完全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指食物中人體所需要之各種必要氨基酸的成分,而動物性食物來源中提供此類蛋白質。半完全蛋白質(Partially Complete Protein)又稱部分完全蛋白質,蔬菜、水果和全穀類的蛋白質都屬於此類。不完全蛋白質(Incomplete Protein)指無法提供完整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質。

【評論主題】某國小游泳池之長寬分別為 50 公尺及 20 公尺,請問依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頒布之游泳池管理規範至少頇配置多少名救生員?(A) 1名(B) 2名(C) 3名(D) 4名

【評論內容】

游泳池救生員配置:

 (一)375平方公尺以下者:最少配置1名。

 (二)超過375平方公尺至750平方公尺以下者:至少配置2名。

 (三)超過750平方公尺至1250平方公尺以下者:至少配置3名。

 (四)超過1250平方公尺者:至少配置4名。

【評論主題】50.根據動作教育理論,維持身體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位置運動的形式稱為?(A)操作性動作技能 (B)移動性動作技能 (C)粗大性動作技能 (D)穩定性動作技能

【評論內容】

動作技能可分成穩定性動作技能、移動性動作技能和操作性動作技能。穩定性動作技能是移動性動作技能和操作性動作技能的基礎,使身體保持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位置的運動能力,包含了彎曲、伸展、扭轉、旋轉、滾動、躲避、平衡等。移動性動作技能指身體由一個點轉換方向移動至另一個點的能力,包含走、跑、跳、躍、踢、爬等。操作性動作技能指對物體發出力量或接受來自物體力量的身體能力,包含投擲、接、踢、打擊、托球、運球等。

【評論主題】22. 健力三項運動中,不包含以下哪項動作?(A) Bench press(B) Squat(C) Snatch(D) Deadlift。

【評論內容】健力三項: 深蹲(Squat)卧推(Bench press)硬舉(.....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下列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歇後語,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諸葛亮弔孝:假仁假義(B)劉備借荊州:有借有還(C)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D)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評論內容】

三國歇後語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周瑜謀荊州—————陪了夫人又折兵魯肅上了孔明船———糊裡糊塗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 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曹操下宛城—————大敗而逃 曹操遇馬超—————割須棄袍 曹操敗走華容道—————兵荒馬亂 張飛擺屠案—————兇神惡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張飛舞刀—————殺氣騰騰 關羽開鳳眼—————要殺人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孫權殺關羽...

【評論主題】根據Erikson,E.H.的看法,青少年面對的主要發展任務是:(A)信任對不信任  (B)勤勉對自卑(C)自我統合對角色混淆 (D)親密對疏離

【評論內容】

階段

年齡

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與任務

發展順利的特徵

發展障礙者特徵

1

0-1(嬰兒期)

信任與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2

2-3(幼兒期)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

4-6(學齡前兒童期)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4

6-11(學齡兒童期)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5

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6

19-30(成年早期)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與人相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