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1.多重障礙學生通常為感官或知動而伴隨哪一類障礙? (A)肢體 (B)智能 (C)情緒行為 (D)自閉症

【評論內容】本法第三條第十款所稱多重障礙,指包括二種...

【評論主題】44. 出生於台南市,且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為當時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可惜後來於 1947 年二二八民變中罹難者是誰?(A)林茂生 (B)王育德 (C)林燕臣(D)湯德章。

【評論內容】

林茂生

●出生於台南市,屏東東港人

●台灣第一位留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哲學)

●於 1947 年二二八民變中罹難

●康德專家

●杜威的學生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個資優教育模式,在發展向度中清楚描繪了資優的機會和責任?(A)Renzulli的三合充實模式(B)Treffinger的自我引導模式(C)Taylor的多元才能圖騰(D)Betts的主動學習模

【評論內容】

Betts 主動(自主)學習模式ALM

協助學生發展較積極的自我概念,了解自己的優異性以及自我和社會的關係,以有效地發展與同儕、手足、父母及其他成人適當的互動技巧。藉由活動的選擇及參與,增進各學科的知識,展露自己在校內、外情境的學習責任,成為一位肯負責、有創造力、獨立的學習者。而在其五大項肚中,清楚描繪了資優的機會和責任。

Betts 的自主學習課程模式是專為資優學生設計的教學模式,目的在於針對這些學生在認知、社交、情意等各方面的需要去培育他們自學的態度與技能,包括五個向度:

1.學習導引(orientation):介紹何謂「資優」、協助學生自我認識、建立團隊及自主學習,簡介課程及學員責任。

2.個人發展(personaldevelopment):學習...

【評論主題】22.有關倫理學與道德教育的陳述,下列何者正確?(A)德行論只有儒家在提倡,西方並不認同(B)效益論又稱為義務論,重視行為的動機而非結果(C)柯柏格(L. Kohlberg)提出道德發展論,

【評論內容】德行論人物:亞里斯多德、柏拉圖 主張:強調『實踐智慧』的養成、人必須知道如何判斷善惡。 義務論(嚴格主義) 主內派 人物:康德 主張:強調行為的動機之純正(人要有內發的善意)、不重視行為結果。 效益論(快樂主義、功利主義) 人物:邊沁、伊必鳩魯  (主外派) 主張:行為結果是好的,即是善;行為結果不好,即是惡。 線上測驗: /item-22.%E6%9C%89%E9%97%9C%E5%80%AB%E7%90%86%E5%AD%B8%E8%88%87%E9%81%93%E5%BE%B7%E6%95%99%E8%82%B2%E7%9A%84%E9%99%B3%E8%BF%B0%EF%BC%8C%E4%B8%8B%E5%88%97%E4%BD%95%E8%80%85%E6%AD%A3%E7%A2%BA%EF%BC%9F++%28A%29%E5%BE%B7%E8%A1%8C%E8%AB%96%E5%8F%AA%E6%9C%89%E5%8...

【評論主題】1 人們常會質疑整個學校教育制度的公平性,譬如教科書內容對原住民學生是否公平?為什麼智育成績不佳的學生會被標籤為失敗者?上述說法是屬於何種理論的觀點?(A)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

【評論內容】

衝突論質疑:合法理論(Legitimacy theory) ,合法理論前提認為既有社會結構通常不公平,社會階級存在階層化(包刮性別、地域、族群等),教育無法扭轉結構不公平,甚至在教育過程不斷複製強化不公平。

引用:羅正《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