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1. 「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請問以上文字最有可能的是吟咏對象是誰?(A) 李白 (B) 王維 (C) 杜甫 (D)高適

【評論內容】先生骨:杜甫之風骨。鵠:即天鵝。能高飛,聲洪亮,且姿態優雅。(以天鵝比擬杜甫之風骨)

【評論主題】根據德瑞克斯(Dreikurs)的觀點,當學生認為:「如果你不讓我做想做的事,就是不認可我的存在!所以我就要反抗!」因而透過爭辯、反駁、說謊、發脾氣和攻擊行為來表現,這是屬於下列何種錯誤目標?(A)權

【評論內容】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725/瑞庫期指出四種錯誤信念,稱之為錯誤的目標:   (1)引起注意:當學生發現他們不能得到其所期望的承認時,他們可能透過偏差行為來取得注意。   (2)尋求權力:尋求權力的學生認為反抗成人是使他們能得其所要的唯一方法。如果學生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他們會進而表現更嚴重的偏差行為--尋求報復。   (3)尋求報復:當學生從引起注意或尋求權力仍未能獲得地位時,他們的錯誤目標就是使用他們的力量去傷害他人,如此他們才感覺有意義。他們認為勝利就是「被討厭」,此種被討厭的感覺最後反過來傷害自己,使自己覺得沒有價值,於是形成下一個錯誤目標--表現無能力。   (4)表現無力感:在此階段,學生感覺他們完全無助,視他們自己完全失敗,不再努力。他們從任何可能會再感到挫敗的情境撤退。我會覺得引起注意是用偏差行為尋求權力才用反抗的方式

【評論主題】94. 國民小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若因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之理由欲解聘一位教師時,依教師法應有多少比例之教師評審委員出席及決議?(A)1/2以上之出席和出席者2/3以上之決議 (B)2/3以上之出席和出

【評論內容】教師法 14條十二、體罰或霸凌學生,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十三、行為違反相關法令,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十四、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審議通過;其有第十三款規定之情事,經教師評審委員會議決解聘或不續聘者,除情節重大者外,應併審酌案件情節,議決一年至四年不得聘任為教師,並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