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根據德瑞克斯(Dreikurs)的觀點,當學生認為:「如果你不讓我做想做的事,就是不認可我的存在!所以我就要反抗!」因而透過爭辯、反駁、說謊、發脾氣和攻擊行為來表現,這是屬於下列何種錯誤目標?
(A)權力競逐 
(B)爭取注意 
(C)報復傷害 
(D)表現無能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4453
統計:A(2627),B(1339),C(656),D(1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班級經營模式、教師效能訓練模式、德瑞克斯Dreikurs 目標導向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鄭雅心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 (一)獲得注意:當學生發現無法得到別人認可時,會轉向以不良行為來獲得他人注意,藉由得到別人的 注意來證明自己受到接納。   (二)尋求權力:學生藉由爭辯、反駁、說謊、發脾氣和攻擊行為等對抗成人表現方式來尋求權力。 (三)尋求報復:他們給自己惹的麻煩愈大,就愈覺得正當,並認為被人討厭就是勝利。  (四)表現無能:他們意興闌珊、被動或拒絕參與教室的活動,不與任何人有互動,開始「裝聾做啞」。

【用戶】楊仕帆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725/瑞庫期指出四種錯誤信念,稱之為錯誤的目標:   (1)引起注意:當學生發現他們不能得到其所期望的承認時,他們可能透過偏差行為來取得注意。   (2)尋求權力:尋求權力的學生認為反抗成人是使他們能得其所要的唯一方法。如果學生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他們會進而表現更嚴重的偏差行為--尋求報復。   (3)尋求報復:當學生從引起注意或尋求權力仍未能獲得地位時,他們的錯誤目標就是使用他們的力量去傷害他人,如此他們才感覺有意義。他們認為勝利就是「被討厭」,此種被討厭的感覺最後反過來傷害自己,使自己覺得沒有價值,於是形成下一個錯誤目標--表現無能力。   (4)表現無力感:在此階段,學生感覺他們完全無助,視他們自己完全失敗,不再努力。他們從任何可能會再感到挫敗的情境撤退。我會覺得引起注意是用偏差行為尋求權力才用反抗的方式

【用戶】考上了!謝謝大家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我不要別人告訴我應該做什麼」》尋求權力

【用戶】彭萊恩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尋求權力:爭辯、反駁、說謊、發脾氣和攻擊行為→為了與老師爭取權力,所以不惜用這些手段迎戰老師。引起注意:不是用強烈迎戰的手段,只要去做一些負向的事情就好,像是上課愛講話等。我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