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0.下列詩句描寫內容與臺灣地名相配對,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高砂民族善安排,櫻社翻新古例埋。花影盈窗消酷暑,槐陰夾道聘幽懷。—烏來(B)萬疊煙巒湧翠濤,盤空鐵路幾周遭。車衝急雨輪聲壯,人入雄關膽氣

【評論內容】

(A)霧社:出自邱榮習〈霧社八景-櫻社蕃舍〉

高砂民族善安排,櫻社翻新古例埋。花影盈窗消酷暑,槐陰夾道聘幽懷。

天晴屋外山容媚,日暖庭前水色佳。更有田園培百穀,雞棲豚柵映門柴。

(B)阿里山:出自陳逢源〈癸酉夏登阿里山〉

萬疊煙巒湧翠濤,盤空鐵路幾周遭。車衝急雨輪聲壯,人入雄關膽氣豪。

腳下密雲如海闊,峰頭老檜接天高。此間山族多開化,喜事農耕不帶刀。

(C)日月潭:出自馬清樞〈臺陽雜興〉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青嶂水沙連(南投古地名)。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

喚渡津頭划蠎甲,賣鹽市上用螺錢。行人莫憚藤橋險,別是瀛壖一洞天。

(D)關子嶺:出自黃金川〈重遊關子嶺〉其二

神火靈泉(水火同源)久擅名,關花嶺蝶亦多情。移開雲腳千林現,瘦盡山容一鳥鳴。

秋草獨留新歲色,清流長作舊時聲。黃昏浴罷閒無事,靜對遙峰寫晚晴。 

這題與其說是考國語文,不如說是要對台灣有些基本認識。

【評論主題】18.下列笑話,運用的語言學原理是哪一選項?一名男子暗戀女子很久了,只敢遠遠觀望。有一天,他跟女子在麵店巧遇,終於鼓起勇氣來到她身邊問道:「小姐,妳叫什麼?」女子被突如其來的問話嚇了一跳,慌張地回答說

【評論內容】

「叫」可以解作「稱呼」或「點菜」的意思。

一詞多義: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8%A9%9E%E5%A4%9A%E7%BE%A9

指一個詞語能表達多種意義。一詞多義有時是因該詞為多義詞,有時則是使用者有意誤導。

示例:

小明走了一天了

「走」可解作「走路」,「離開」或「死亡」。

巴豆不可輕用

「輕用」可解作「使用低劑量」或「輕易使用」。

阿嬤,你要哪片音樂光碟?我燒給你。

「燒」可解作「燒錄」或「燒給阿嬤」。

這樣吃雪糕的話會很難吃。

「難吃」可解作「很困難(方法不對/效率比平常低)使自己能夠進食雪糕」或「雪糕的味道不好」。

結構歧義: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A7%E7%BE%A9%E5%8F%A5%E6%A7%8B

【評論主題】16.下列文句,遣詞用字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A)將軍振臂疾呼,率兵反攻,敵軍非其對手,紛紛望風而逃(B)梅姬颱風來襲,橫掃全臺,百姓熙熙攘攘,個個苦不堪言(C)太守為官清廉,不忮不求,雖已告老還鄉,

【評論內容】

(A)望風而逃:

遙見敵人的蹤影或氣勢就嚇得逃跑了。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五齣》:「殺得他隻輪不返,片甲無存,望風而逃,渡江去了。」也作「望風而遁」、「望風而走」。

(B)熙熙攘攘:為正面或中性意義,不適合選項的負面情境

形容人來人往,熱鬧擁擠的樣子。如:「百貨公司裡熙熙攘攘,到處擠滿了購物的人潮。」

(C)枵腹從公:已退休,不可能再處理公務

枵腹:空腹,肚饑。指餓著肚子辦理公務。形容不顧己身,勤於公事。《糊塗世界.卷九》:「這年又是荒年,每日又要走路,一路上人煙零落,無處買東西吃,就有買的,也比平時加了幾倍,這些兵倒弄成了個枵腹從公了。」

(D)血濃於水:與地老天荒(通常用來講感情)不太符合?

比喻骨肉至親,或同族、同國等有血緣關係,而密切不可分。如:「一場氣暴,讓國人充分展現血濃於水的情懷,紛紛投入救災行列。

【評論主題】7.所謂「皋魚之泣」指的是: (A)西河之痛 (B)鼓盆之戚 (C)風木哀思 (D)雁行折翼

【評論內容】皋魚之泣:周人皋魚喪母後,悲泣的訴說未能在慈母生前盡孝道,感動了孔子及其門人。見漢《韓詩外傳.卷九》。後比喻孝養父母須及時。如:「父母在世,要盡孝道,以免皋魚之泣,徒留悔恨。」

【評論主題】2.下列敘述,均與古人的時間觀念相關,正確的選項是: (A)朔日指農曆初一,望日是指農曆三十 (B)仲夏是農曆七月,臘月是農曆十二月 (C)三更半夜的「三更」,指凌晨一時至凌晨三時 (D)一稔為一年,

【評論內容】

農曆十二月俗稱臘月。「臘」在遠古指「冬季的祭神敬祖」,因在十二月行,故稱之。臘月為中國人最忙的一個月。除吃臘八粥、過臘八節外,還要準備大掃除、辦年貨、送灶神等活動。

【評論主題】19.「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 王之道以道之。」關於上段引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是指佛老之道若不加堵塞,則儒家之道不能推行

【評論內容】

韓愈〈原道〉: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翻譯:那麼,要怎樣才能使這個道獲得實行呢?我認為:「不把目前佛、道教徒非正信的謬論堵塞,大道就不得流傳;不禁止現在佛、道教徒非正信的行徑,大道就不能推行。必須讓佛、道教徒認知聖人的本意其實是要天下人都能修成完美的人格,燒掉那些內容荒誕不經的書,讓他們能恢復正常的居處。闡明先王的大道來教導人民,這樣就連鰥夫、寡婦、孤兒、老人、殘廢、疾患的人也都能好好生活,如此就差不多做到大道的境界了。」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chun.hung693/twblog/155960983-原道%E2%80%A7韓愈

【評論主題】12.選出「」中的詞語前後意義相同者: (A)「屋漏」更遭連夜雨,船行又遇打頭風/相在爾室,尚不愧「屋漏」 (B)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人 性之無分於善不

【評論內容】

春秋:指年龄。富於春秋,指年富力强,正当壮年。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悼惠王富于春秋,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資料來源:http://cidian.xpcha.com/be1gedq53jb.html

【評論主題】11.以下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A)孫權娶大喬,周瑜娶小喬,孫權與周瑜的關係是「連襟」 (B)據〈祭十二郎文〉可知:十二郎韓老成是韓愈的「猶子」 (C)據《紅樓夢》可知:王夫人(賈寶玉母)與薛姨媽(

【評論內容】

(A)娶大喬的是孫策。

(B)猶子=姪子或姪女。《禮記·檀弓上》:「喪服,兄弟之子,猶子也,蓋引而進之也。」本指喪服而言,謂為己之子期,兄弟之子亦為期。后因稱兄弟之子為猶子。 漢人稱為從子。

(C)薛姨媽是王夫人之妹。兩人皆姓王。

(D)晉文公是晉獻公的親生兒子。

收養又稱抱養、領養,係指將他人子女收為自己子女,中國古代又稱為螟蛉子,這是由於古人誤以為蜾蠃把螟蛉的幼蟲收養作己子,實際上牠們是用作給自己幼蟲的食物。

【評論主題】10.王國維《人間詞話》說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其中的 第二境是: (A)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B)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C)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

【評論內容】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王國維串聯了晏殊的《蝶戀花》、歐陽修的《蝶戀花》、辛稼軒的《青玉案》三句話,把本來不相干的三句名言連綴成「三境界」說。

資料來源: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8804

【評論主題】2.下列敘述,均與古人的時間觀念相關,正確的選項是: (A)朔日指農曆初一,望日是指農曆三十 (B)仲夏是農曆七月,臘月是農曆十二月 (C)三更半夜的「三更」,指凌晨一時至凌晨三時 (D)一稔為一年,

【評論內容】

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

李商隱〈馬嵬〉詩其二節錄:「此日六军同驻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評論主題】7.下列選項,何者與「他為貧而仕」的「為」字一樣,當介詞用?(A)用法皆為輕重(B)士為四民之末(C)堪為農夫以沒世(D)親者不失其為親

【評論內容】

題幹:「為貧而仕」的為,意指「為了」,介詞,表示原因。

A:用法皆「為」輕重=「因為」,介詞,表示原因。

原文出自〈張釋之執法〉:「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

此句原義是:廷尉是天下執法的標準,如果一有傾斜(偏私),那麼往後天下人執行法律時,都會「為之」(因為廷尉的偏私)而有輕有重。

維基百科「介詞」:

介詞是虛詞的一種,本身沒有實在的意義,主要用在名詞、代詞前面,組成介詞結構,表示下面幾種意思︰

表示時間,例如:從、自、當、於等。表示處所和方向,例如:在、於、從、向等。表示被動,例如:被、把、給、讓等。表示方式,例如:用、以、拿、靠、依照等。表示原因和目的,例如:由於、為了等。表示對象...

【評論主題】03.0〈北投硫穴記〉:「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這段文字是描寫 (A)硫穴周遭 (B)硫穴旁 (C)硫穴上 (

【評論內容】

A. 硫穴周遭:「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磺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

B. 硫穴旁:「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

C. 硫穴上:「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

D. 陟一小巔:「又陟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

描寫順序:D-A-B-C

【評論主題】24.下列有關季節描述的詩文,按照「冬、秋、夏、春」的順序加以排列,下列選項何者正確?甲、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乙、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丙、納涼時,波漲沙,滿湖香芰荷蒹

【評論內容】

典型的由植物判斷季節題型:

甲:綠煙紅霧--柳綠如煙,桃紅似霧--春

乙:楓林霜葉--秋

丙:「納涼」、「芰(ㄐㄧˋ)荷」指荷花,或菱花。--夏

    *但若單只有蒹葭(蘆荻),通常是指秋天。譬如《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丁:陰風、瑞雪--冬

【評論主題】11.0(甲)葡萄牙人稱臺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之島(乙)搭乘「捷運」,可免塞車之苦(丙)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丁)在眾多陌生人面前,他的表情顯得有些「 腆」(戊)「奈米」科技的產品,已多得

【評論內容】

音譯外來語:甲丙戊

甲:葡萄牙語Formosa,福爾摩沙為音譯

乙:英語 MRT (Mass Rapid Transit 大眾迅捷運輸系統),「捷運」為意譯

丙:梵語 Buddha(佛陀),浮屠(此處意指佛塔)為音譯

丁:靦腆,非外來語

戊:英語 nanometer,奈米為音譯

己:垃圾,非外來語

【評論主題】1.「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於此可見孔子對弟子能: (A)因材施教 (B)學不厭,教不倦 (C)以身作則 (D)勉其學應務本。

【評論內容】

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皆詢問孔子:「聞斯行諸」,但孔子回答不同,是根據兩人的不同性格。

《論語・先進》: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白話翻譯:

子路問:「聽到就做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麽能聽到就做?」冉有問:「聽到就做嗎?」孔子說:「聽到就做。」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就做嗎』,您說『有父兄在』;冉求也問『聽到就做嗎』,您卻說『聽到就做』。我很疑惑,請問這是為什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要鼓勵他;仲由膽大,所以要約束他。」

【評論主題】73. 乘騎者皆賤騾而貴馬。夫煦之以恩,任其然而不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不得不然者,世之所謂賤者也。煦之以恩,任其然而然,迫之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行止出於其心,而堅不可拔者,世之所謂貴者也。然則馬賤

【評論內容】

骡说,是由清代作家刘大櫆创作的散文之一。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作者之意,是贵骡而贱马,因为骡“行止出于其心”,“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具有倔傲之性,而马则往往屈服于威势。但世俗却因为骡“刚愎自用”而轻贱它,于是作者产生了慨叹。以螺马为寓,实是写人世的不平,包含有作者的身世之感在内。

http://baike.baidu.com/view/2340202.htm

【評論主題】3.下列各组「」内的字,讀音兩兩相同的選項是(A)老「嫗」/「傴」僂提攜(B)「月甫」醢/日「晡」時分(C)「胴」體/虛聲「恫」嚇(D)「湮」沒/「閹」然媚世。

【評論內容】字詞 【日晡】注音 ㄖˋ ㄅㄨ漢語拼音 rì bū釋義 

天將暮時。《明史.卷二○四.丁汝夔傳》:「至日晡,帝始御奉天殿,不發一詞。」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湯餅=湯麵。舊俗壽辰及小孩出生第三天或滿月、周歲時的慶賀宴會,備有象徵長壽的湯麵,名為「湯餅之會」。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二卷:“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周歲試周,曰睟盤之期。”

   ▶ 《金史‧忠义传四‧毕资伦》: “提控 王禄 汤饼会, 军中宴饮, 宋 龟山 统制 时青 乘隙袭破 泗州 西城。”

▶ 元 张翥《最高楼‧为山村仇先生寿》词: “愿年年, 汤饼会, 乐情亲。”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转眼间, 又是满月, 少不得做汤饼会, 众乡绅亲友, 齐来庆贺。”

▶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今之热汤儿面, 即古之‘汤饼’也。 所以如今小儿洗三下面, 古谓之‘汤饼会’。”...

【評論主題】15.以下何者不是偏義複詞的使用?(A)死生「契闊」,執子之手,與子偕老(B)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C)這次的美好回憶,令人難以「忘懷」(D)上位者應賞罰分明,不宜有所「異同」。

【評論內容】字詞 【契闊】注音 ㄑㄧㄝˋ ㄎㄨㄛˋ漢語拼音 qiè kuò釋義 勤苦。《文選.韋曜.博弈論》:「勞神苦體,契闊勤思。」分離,相隔。《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宋.朱熹.集傳:「契闊,隔遠之意。」唐.薛調《無雙傳》:「噫!人生之契闊會合多矣,罕有若斯之比。」久別的情懷。《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行路急卒,非陳契闊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敘分隔。...

【評論主題】17 古代詩詞喜用代詞,下列有關代詞涵義的解說,何者正確?(A)「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黔首,指犯人(B)「陶泓不稱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陶泓,指酒杯 (C)「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

【評論內容】

B選項下半句,典故出自唐代李德裕,喝醉了酒便蹲踞于自家平泉別墅的醒酒石上,故稱。

宋 蘇軾 《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詩》:「陶泓 不稱 管城 沐,醉石可助 平泉 醒。」

王十朋 集注引《唐餘錄》:「李德裕於平泉別墅,采天下珍木怪石,為園池之玩。有醒酒石, 德裕尤所寳惜,醉即踞之。」

【評論主題】8、 「儒家代表孔孟荀在政治思想上,或有先後傳承意味,或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孔子主張『先富後教』,他說:(甲),孟荀亦繼承其學說,孟子說:(乙),而荀子也說:『不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孔子認

【評論內容】

無法讀懂每個字無所謂,可以抓關鍵字推測。無須因為題幹、選項是文言文又冗長,就被嚇到了!

【空格甲、乙】由前後文可知:選項必須跟「先富後教」意思相似。

【A選項】「既庶矣……富之……教之」,「教」在「富」之後,可推測意思近於「先富後教」。

既然百姓人口夠多了(庶是人口眾多之意),接著就富之(讓百姓富有),再來則要教之(教化百姓)。

原文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B選項】「謹庠序之教」(關鍵字: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關鍵字:孝悌--教化),這些句子的順序同樣也在「無飢」之後,可推測意...

【評論主題】上課的時候,培志為引起李老師的注意,故意發出怪聲,但李老師不予理會,仍然繼續上課。李老師的做法屬於下列何者?(A)消弱(B)隔離(C)負增強(D)系統減敏感法

【評論內容】增強理論的基本理論

  1.正面增強--即特定行為後,滿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後,即給獲學校頒發嘉許狀。

  2.負面增強--即特定行為後,消除此人不想要的結果。例如:將功贖罪。

  3.懲罰--即特定行為後,給予此人不想要的結果。例如:曠課一日即給罰一星期的留堂。

  4.撤消--即特定行為後,取消該人想要的需求。例如.遲到返學即扣除應得的獎學金。

  行為的建立端視行為的後果。若行為的表現所導致的後果是令人愉快的,則會增加行為的表現,稱為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凡任何能夠加強行為發生的刺激,稱為增強物(reinforcer)。能夠令人愉快的事物,例如獎金、獎品等,稱為正增強物(positive rein-forcer)若是令人不愉快或痛苦的...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哂 (ㄕㄣˇ ):笑

納:接受

敬祈哂納,意指恭敬地祈請對方笑著接受(自己的禮物)。

字詞 【哂納】注音 ㄕㄣˇ ㄋㄚˋ漢語拼音 shěn nà釋義 

餽贈禮物時,請人接受的客氣話。《野叟曝言.第六○回》:「這是家老爺一點薄意,求太夫人哂納。」也作「笑納」。

【評論主題】【題組】(2)在第幾秒時,物體的速度變為50 m/s?_____________        秒

【評論內容】

「與其」、「不如」,兩詞後面所接的詞語意義相反。

譬如:與其屈辱地活者,不如光榮地死去。

所以應該填入與「驕傲」相反的「自卑」。

【評論主題】10. 求過點 A( -2, 0 ),且斜率為 5 的直線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D選項「明詔大號」出自龔自珍〈病梅館記〉:「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這種說法文人畫士雖然自己心裡明白,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用此來衡量天下的梅樹)

【評論主題】1. 下列各組「」的字,何者字音不同? (A) 無所「遁」逃/混「沌」未分 (B) 天地神「祇」/誤入「歧」途 (C) 千「鈞」一髮/手足「龜」裂 (D) 戶口「謄」本/文「贍」事詳

【評論內容】字詞 【混沌】注音 ㄏㄨㄣˋ ㄉㄨㄣˋ漢語拼音 hùn dùn相反詞 清晰、清楚釋義 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西遊記.第一回》:「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 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樣子。唐.孫思邈〈四言〉詩:「一體混沌,兩精感激。」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糊塗無知的樣子。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這個養爺老的混沌了,我是劉季真的兒。」《水滸傳.第二四回》:「混沌濁物,我倒不曾見日頭出半天裡,便把著喪門關了。...

【評論主題】【題組】(3) □是指哪一個會議的召開地點?

【評論內容】字詞 【殳】 部首:殳 部首外筆畫數:0 總筆畫數:4注音 ㄕㄨ漢語拼音 shū釋義 

[名]

兵器名。古代一種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長一丈二尺,有稜無刃。《詩經.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淮南子.齊俗》:「昔武王執戈秉鉞以伐紂勝殷,搢 笏杖殳以臨朝。」姓。如南朝宋有殳季真。二一四部首之一。

【評論主題】三、西班牙文作文:(200 palabras, 30 分)Tema:Mi meta o propósito en la vida.

【評論內容】字詞 【秣】 部首:禾 部首外筆畫數:5 總筆畫數:10注音 ㄇㄛˋ漢語拼音 mò釋義 

[名]

餵牛馬的穀粟等飼料。如:「糧秣」。《老殘遊記.自敘》:「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

[動]

餵牲口。《左傳.成公十六年》:「秣馬利兵。」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牲口咀嚼食物。《荀子.勸學》:「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字詞 【秣馬厲兵】注音 ㄇㄛˋ ㄇㄚˇ ㄌㄧˋ ㄅㄧㄥ漢語拼音 mò mǎ lì bīng釋義 

比喻完成作戰的準備。《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今將秣馬厲兵,爭衡中國。」也作「厲兵秣馬」...

【評論主題】37.《孫子兵法‧九變篇》:「圯地無舍,衢地合交」,其中「圯地」之意為何?(A)富庶之地 (B)廣袤之地(C)沮澤難行之地 (D)可居住之地

【評論內容】

圮(ㄆㄧˇ)地無舍: 

「 圮地」是指山林險阻,沼澤難行之道。因此人員,車馬難以通行,在行軍或補給都非常困難,戰力自然大打折扣,所以不適合駐紮。

衢地合交:「 衢地」是眾多諸侯都可以到達進入之寶地,而先到者可得天下之地。這種地方必然是資源豐沛,人力物力群聚,而可以快速向四方發展之地。如此重要之地,自然是務必早人一步進入, 獲取充沛資源並佔據此交通要道。

題幹文字「地圮」應改為「圮地」: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孫子兵法#.E4.B9.9D.E8.AE.8A.E7.AC.AC.E5.85.AB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

【評論主題】元代戲曲家   (1)自稱「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其雜劇為當代成就最高者。保存下來的十七、十八齣,約有十二齣以婦女形象為主,最具代表性的劇本是   (2),其內容反映

【評論內容】

(1)關漢卿

(2)關鍵詞:「冤」

(A)《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樸作,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 (B)《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馬致遠作,寫漢元帝與王昭君的愛情(C)《感天動地竇娥冤》 :關漢卿作,寫竇娥冤屈而死,神明顯現靈異,最後沉冤終得昭雪(D)《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王實甫作,寫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

【評論主題】古典詩歌:唐詩典雅,宋詞豔麗,元曲?(A)豪放 (B) 婉約 (C) 高潔 (D) 俚俗

【評論內容】

「詩莊,詞媚,曲俗」(一說「曲諧」,元曲較詼諧)

詞表現中國文化的陰柔美;曲表現中國文化衰落時期一般文人對現實的反映。

詞的風格似翩翩佳公子;曲則有點惡少氣味。

*不過這些描述,都只是「相較」於其他文體的說法,也就是說「元曲相較於詩詞,較為俚俗」。(並非所有元曲都走俚俗路線)

【評論主題】38.根據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總綱的規範,學校得因應地區特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行編輯合適的教材,惟全學期全學年使用之自編教科用書應送交哪一單位審查?(A)國立編譯館(B)縣市教育局國民教育

【評論內容】

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與議決的事項包含:

議決學校重要課程行事曆

部訂和校訂課程的上課節數

教科書評選

審查自編課程內容--題幹所謂「自編教科用書」

課發委員會成員:

校長、處室主任、學年代表、領域小組代表、職員代表、家長代表、專家學者等

部分學校也邀請社會人士參與

【評論主題】余光中<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天潮潮地濕濕……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上述文句中,請問那種感官知覺沒被作者使用到:(A)視覺

【評論內容】

余光中<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天潮潮地濕濕……雨氣空濛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薄荷的香味」,上述文句中,請問那種感官知覺沒被作者使用到: (A)視覺:淋淋漓漓(濕透貌)(B)嗅覺:細細嗅嗅......有一點薄荷的香味(C)觸覺:天潮潮地濕濕、料料峭峭(形容春天寒冷)(D)味覺:無

*「淅淅」是聽覺

【評論主題】32.《禮記.學記》中提出「大學之法」,比照今日的教育方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禁於未發」是「預防法」。(B)「當其可」是「及時法」。(C)「不陵節而施」是「適性法」。(D)「相觀而善」是「觀摩

【評論內容】

補充:《禮記・學記》:「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意指「錯過了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陳嘉陽上冊 p.244

【評論主題】26.「賢人在位,吏治清明,社會安定;而小人得勢,則黑白不分,□□□□,欲長治久安,不可得也」缺空填何者為宜?(A)好惡乖迕(B)落落寡合(C)猥自枉屈(D)孤危託落。

【評論內容】

乖迕ㄨˋ

忤ㄨˇ逆

字詞 【忤逆】注音 ㄨˇ ㄋㄧˋ漢語拼音 wǔ nì相似詞 不肖、不孝相反詞 孝順釋義 

違背。《陳書.卷三○.傅縡傳》:「何得見佛說而信順,在我語而忤逆?」不孝順父母。《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狀上以打落牙齒為證,告了忤逆。...

【評論主題】26、下列何字是從動詞轉化為名詞的?(A)聖人去『甚』去『奢』(B)是欲『劉豫』我也(C)叟不『遠』千里而來(D)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

【評論內容】

B選項出自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

「王倫本一狎邪小人,市井無賴。頃緣宰相無識,舉以使虜,專務詐誕,欺罔天聽,驟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齒唾駡。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招諭江南爲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劉豫臣事醜虜,南面稱王,自以爲子孫帝王萬世不拔之業;一旦豺狼致慮,捽(音:足)而縛之,父子爲虜。商鑒不遠,而倫又欲陛下效之。」

劉豫是金人控制的魁儡政權的名義統治者,胡銓批評王倫也「以大宋為劉豫」(「劉豫」是意動用法,名詞轉動詞),想讓大宋成為魁儡政權。

【評論主題】23、蘇東坡先生的(青玉案〜和賀方囘韻送伯固歸吳中故居)云:『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黄犬、隨君去;(A)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B)作箇歸期天定

【評論內容】

題幹「情語」應改為「清語」。查況周頤《蕙風詞話》:

○東坡青玉案

東坡詞《青玉案·用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歇拍云:「作個歸期天應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上三句,未為甚豔。「曾濕西湖雨」是清語,非豔語。與上三句相連屬,遂成奇豔、絕豔,令人愛不忍釋。坡公天仙化人,此等詞猶為非其至者,後學已未易橅仿其萬一。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蕙風詞話

【評論主題】63. 以下各選項「」內的詞語,為日常生活中所習見,其用法不正確的是: (A)明晚六時在某酒店某廳敬治「菲酌」,歡迎闔第光臨 (B)市長恭喜張夫人所培養的子女,個個都是國家棟樑。母親節當天,特別贈送「

【評論內容】字詞 【母儀足式】注音 ㄇㄨˇ ㄧˊ ㄗㄨˊ ㄕˋ漢語拼音 mǔ yí zú shì釋義 

形容婦德足以為人母的典範。常用作弔唁他人喪母的輓詞。

【評論主題】23.小丸子和她的同學都已學成,而且紛紛立業,他們的老師分別送給他們一人一個匾額,請問下列的敘述何者錯誤?(A)丸尾當醫生,他得到的匾額上面寫著「功著杏壇」(B)花輪開了一家餐廳,老師送他「近悅遠來」

【評論內容】字詞 【懸河瀉水】注音 ㄒㄩㄢˊ ㄏㄜˊ ㄒㄧㄝˋ ㄕㄨㄟˇ漢語拼音 xuán hé xiè shuǐ釋義 

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辯才無礙,流暢奔放。《晉書.卷五○.郭象傳》:「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也作「口如懸河」、「口若懸河」、「懸河」、「懸河注水」、「言類懸河」、「言若懸河」。

【評論主題】46.下列各組引號裡的字,讀音相同的是:(A)闒「茸」尊顯兮??「緝」捕歸案 (B)主文而「譎」諫??握剞「劂」而不用兮 (C)「洎」乎晚節??討武曌「檄」 (D)衣錦「褧」衣?克紹箕「裘」

【評論內容】

字詞 【闒茸】注音 ㄊㄚˋ ㄖㄨㄥˊ漢語拼音 tà róng相反詞 高貴釋義 

細毛。引申為猥褻微賤之意。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資質駑鈍愚劣。《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同駑驘與椉駔兮,雜班駮與闒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