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中國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何時?(A)夏朝(B)商朝(C)漢朝(D)周朝。

【評論內容】

據商代的甲骨資料來看,殷商時代的萬物崇拜依舊盛行,信仰對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對象。但這些自然神祇仍屬於萬物崇拜,變化有限,比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也是社會秩序的主宰。這種「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與現實世界的「王權政治」相仿。簡單來說,人世有君王統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統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權威更凌駕世間君王之上,祂是一切萬物的主宰。

商人問卜的對象有三大類,即天神、地祇、人鬼。在這三類之中,權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對自然氣候的控制,這些問卜主要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的豐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間的禍福獎懲。第三是決定戰爭的勝負和政權的興衰,由於商代仍屬部族式的社會型態,仍需以戰爭手段征服諸邊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問卜戰爭的勝敗,看看「帝若」,還是「帝不若」。由此來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幾乎莫不禱於「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難理解,商人何以會有「好祀」、「重祀」之風。

【評論主題】35. 有一位歷史學家曾在他的著作指出“這一條動脈的暢通與停滯,足以決定唐、宋國運的盛衰隆替,其關係的密切簡直有如真正的動脈之於身體那樣。”請問:他所說的“動脈”應是指下列何者? (A)運河 (B)長

【評論內容】隋煬帝因為要遊幸江都而開鑿的運河,完成不久以後,由於歷史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此後的六百多年內變為唐宋帝國的大動脈

【評論主題】27. 小慧翻閱古書,看到一位任職廣州的官員在道光年間提出一份有關當地的報告。這份報告的主旨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俄國趁火打劫,侵略我國廣大的領土 (B)林則徐在雷厲風行的查禁鴉片 (C)當地父

【評論內容】道光十八年閏四月,黃爵滋奏請「將內地吸食鴉片者俱罪死」。十一月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日,虎門銷煙開始。

【評論主題】27.西元1939年,德軍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開始。請問:德軍進攻波蘭之前,採取什麼措施以避免東西線遭夾擊?(A)與英國達成慕尼黑協定   (B)與義大利結成軸心聯盟(C)與蘇聯簽訂互不侵

【評論內容】

由於希特勒計劃在9月1日攻擊波蘭,因此指示外長里賓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蘇聯,希特勒更指示里賓特洛甫接受蘇聯的所有條件,以避免攻擊波蘭時兩面受襲。最後,雙方在8月23日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激化了。矛盾發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同時在東歐地區利益問題上與德國衝突又日益尖銳。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由東歐的通道。對蘇聯而言,英法是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希特勒一面聲稱要消滅社會主義...

【評論主題】1.第一位將馬克思的思想付諸實現,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的人是誰? (A)毛澤東 (B)列寧 (C)史達林 (D)希特勒。

【評論內容】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評論主題】34. 臺灣光復初期,經濟困頓,其後經過一系列改革與建設,促使臺灣經濟起飛。請問:造成臺灣光復初期經濟困頓的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 (A)美國停止經援 (B)復原速度緩慢 (C)戰爭損失慘重 (D)物價

【評論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民革命軍與日軍作戰時,便已出現類似美援的租借法案。1948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在首都南京市成立了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美國則在上海成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ission to China)。1948年12月30日,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台灣辦事處成立;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美援運用委員會也隨之遷往台灣,並且由陳誠擔任主任委員,同年停止援助直到韓戰爆發才繼續。美援計畫由中華民國與美國聘請美國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擔任審查,懷特公司並派出經理狄普賽(V.S. De Beausset)於1949年來臺擔任負責人[1][2]。

從1951年到1965年,中華民...

【評論主題】38. 下列關於蘇聯共產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列寧領導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蘇聯 (B)史達林建立共產國際,扶植中國共產黨成立 (C)戈巴契夫領導蘇聯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D)葉爾欽發動軍事

【評論內容】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評論主題】08.民國 8 年的「五四運動」,起因於巴黎和會中,允許何國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俄。

【評論內容】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1月7日全部佔領德國膠州灣租借地。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發布該協定,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的政府強烈的不滿,被認為這是國恥,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與日本交換了...

【評論主題】4. 鄉土文學的興起,對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涵意,下列何者錯誤? (A)厭倦中國文化 (B)反省臺灣困境 (C)關懷臺灣的現實環境 (D)重視鄉土情感。

【評論內容】在國民黨統治台灣以後,其所大力推銷的所謂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在威權統治的政治結構之下,就一直是台灣文壇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以描寫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也就一直處於文壇的末流,其風格是質樸和寫實,但相對上缺乏批判精神

【評論主題】19.請選出在民國期間曾經恢復臨時約法的人士?(A)曹錕 (B)宋教仁(C)孫中山 (D)袁世凱。

【評論內容】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憲法」。[1][3]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評論主題】一九五○年代,中共總理周恩來發表強硬的聲明,強調美國是干涉中國內政,並試圖割裂中國領土,中國必將有所行動。請問:這應該是哪個條約? (A)《國家統一綱領》 (B) 《動員戡亂時期條款》(C)《中美貿易

【評論內容】

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取得大陸政權後,又在1950年11月投入韓戰,並以軍事及政經力量支援北越赤化越南。美國無法獨力遏止國際共產主義勢力蔓延亞洲,東南亞各國驚恐會發生像美國總統艾森豪所提出的「骨牌效應」,一個個赤化為共產國家。於是,美國出面說服英國和法國,號召與東南亞具有利害關係的「自由世界國家」,共同研議組織一個類似歐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集體安全保障機構。

不過,就在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倡議階段,台北在積極爭取加入時,北京以各種方式企圖阻撓。先是從1954年5月到8月間,解放軍和中華民國國軍在浙江沿海頻頻發生軍事衝突;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發言要「解放台灣」;8月2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

【評論主題】民國8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進行對話,當中代表中國海協會出席的人為何? (A) 江澤民 (B)汪道涵 (C)辜振甫 (D) 陳雲林。

【評論內容】1991年12月16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北京成立,汪道涵被推舉為會長。1992年,任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1993年4月,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第一次「汪辜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2]1998年10月14日,兩人又在上海和平飯店和平廳進行了「自然對話」。2005年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首次訪問上海時,也專程與汪道涵在錦江飯店錦江小禮堂會面。2005年12月8日,汪道涵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6]。

【評論主題】23( )〈晚遊六橋待月記〉:「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是形容什麼? (A)達官貴人之多 (B)畫舫穿梭湖面 (C)仕女衣著華麗 (D)遊人如織

【評論內容】穿著羅紈的遊人,比堤邊的青草還要多 羅紈;泛指精美的絲織品, 在此借代為穿著羅紈的遊客

【評論主題】38.陳奶奶回憶說:「在那個年代,市面流通著各種貨幣,後來政府廢除銀兩,規定一律改用銀元﹔再過一陣子,政府規定只能用指定銀行發行的紙幣,終於解除了幣制混亂的局面。」陳奶奶描述的應是下列哪一時期?(A)

【評論內容】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國民政府輸出大量貨幣,以取得臺灣民間蔗糖、米等資源,造成惡性通貨膨脹,[5][6]。 中華民國政府為解決惡性通貨膨脹問題,實施幣制改革,以四萬元換一元之比例改換發流通新式貨幣。於此之前發行之臺幣稱為舊臺幣,改革後發行之貨幣即稱之為新臺幣或僅簡稱為臺幣,指中華民國在臺灣發行之貨幣

【評論主題】71. 總統府前的大道原名「介壽路」,後改為「凱達格蘭大道」,這是為了紀念早期居住於臺北地區的先民。根據上文判斷,凱達格蘭族在清領時期,是屬於哪一族群? (A)平埔族 (B)高山族 (C)熟番(D)生

【評論內容】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中國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加上漢人因渡臺禁令,並無攜妻帶眷,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在此情況下,除了被漢人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評論主題】8.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有許多重大的變革,而有「新石器革命」之稱,其主要意義為何?(A)已知用火取暖、照明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B)開始使用文字,明確記載當時人們的各種活動(C)進入產食時代,人們

【評論內容】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依賴,更提高了食物來源的穩定性與量化生產的可能。這些變化促進了人口聚集化,創造了複雜且完整的社會分工體系

【評論主題】2.中國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何時?(A)夏朝(B)商朝(C)漢朝(D)周朝。

【評論內容】

據商代的甲骨資料來看,殷商時代的萬物崇拜依舊盛行,信仰對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對象。但這些自然神祇仍屬於萬物崇拜,變化有限,比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也是社會秩序的主宰。這種「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與現實世界的「王權政治」相仿。簡單來說,人世有君王統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統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權威更凌駕世間君王之上,祂是一切萬物的主宰。

商人問卜的對象有三大類,即天神、地祇、人鬼。在這三類之中,權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對自然氣候的控制,這些問卜主要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的豐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間的禍福獎懲。第三是決定戰爭的勝負和政權的興衰,由於商代仍屬部族式的社會型態,仍需以戰爭手段征服諸邊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問卜戰爭的勝敗,看看「帝若」,還是「帝不若」。由此來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幾乎莫不禱於「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難理解,商人何以會有「好祀」、「重祀」之風。

【評論主題】27.西元1939年,德軍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開始。請問:德軍進攻波蘭之前,採取什麼措施以避免東西線遭夾擊?(A)與英國達成慕尼黑協定   (B)與義大利結成軸心聯盟(C)與蘇聯簽訂互不侵

【評論內容】

由於希特勒計劃在9月1日攻擊波蘭,因此指示外長里賓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蘇聯,希特勒更指示里賓特洛甫接受蘇聯的所有條件,以避免攻擊波蘭時兩面受襲。最後,雙方在8月23日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激化了。矛盾發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同時在東歐地區利益問題上與德國衝突又日益尖銳。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由東歐的通道。對蘇聯而言,英法是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希特勒一面聲稱要消滅社會主義...

【評論主題】08.民國 8 年的「五四運動」,起因於巴黎和會中,允許何國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俄。

【評論內容】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1月7日全部佔領德國膠州灣租借地。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發布該協定,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的政府強烈的不滿,被認為這是國恥,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與日本交換了...

【評論主題】38. 下列關於蘇聯共產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列寧領導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蘇聯 (B)史達林建立共產國際,扶植中國共產黨成立 (C)戈巴契夫領導蘇聯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D)葉爾欽發動軍事

【評論內容】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評論主題】19.請選出在民國期間曾經恢復臨時約法的人士?(A)曹錕 (B)宋教仁(C)孫中山 (D)袁世凱。

【評論內容】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憲法」。[1][3]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評論主題】4. 鄉土文學的興起,對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涵意,下列何者錯誤? (A)厭倦中國文化 (B)反省臺灣困境 (C)關懷臺灣的現實環境 (D)重視鄉土情感。

【評論內容】在國民黨統治台灣以後,其所大力推銷的所謂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在威權統治的政治結構之下,就一直是台灣文壇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以描寫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也就一直處於文壇的末流,其風格是質樸和寫實,但相對上缺乏批判精神

【評論主題】1.第一位將馬克思的思想付諸實現,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的人是誰? (A)毛澤東 (B)列寧 (C)史達林 (D)希特勒。

【評論內容】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評論主題】第二題:已知台北公司投資組合(P)持有三檔股票,各股票報酬及風險資訊如下:若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RM)為 7%,無風險利率(Rf)為 2%,請回答下列問題:【未列出計算過程者,不予計分】【題組】(一)

【評論內容】三級會議最初的安排是在等級上分為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及平民,每一級都有一票,這樣其餘兩個等級都能否決第三個等級的決定。巴黎最高法院擔心政府會搞一場虛假的會議以操縱結果,於是他們要求會議按1614年那次的形式安排三級會議[18]。 1614年的規定特別在第三等級成員為雙倍票權,其他則維持單一票權。例如在多菲內省,省議會同意將第三等級的票權擴大到2倍,舉行普選,允許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級一票[19]。由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組成的組織「Committee of Thirty」,組織活動反對等級計票。這個由富人組成的組織,向三級會議施壓要求跟隨多菲內省的投票方式。他們認為舊例是合理的,因為民眾應該擁有主權[20]。由重新擔任財政總監的內克爾組織的一幫第二等級貴族則對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對。然而路易十六最終在12月27日同意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將每張選票所代表的票權判斷權力留給三級議會。

【評論主題】23( )〈晚遊六橋待月記〉:「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是形容什麼? (A)達官貴人之多 (B)畫舫穿梭湖面 (C)仕女衣著華麗 (D)遊人如織

【評論內容】穿著羅紈的遊人,比堤邊的青草還要多 羅紈;泛指精美的絲織品, 在此借代為穿著羅紈的遊客

【評論主題】71. 總統府前的大道原名「介壽路」,後改為「凱達格蘭大道」,這是為了紀念早期居住於臺北地區的先民。根據上文判斷,凱達格蘭族在清領時期,是屬於哪一族群? (A)平埔族 (B)高山族 (C)熟番(D)生

【評論內容】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中國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加上漢人因渡臺禁令,並無攜妻帶眷,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在此情況下,除了被漢人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評論主題】8.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有許多重大的變革,而有「新石器革命」之稱,其主要意義為何?(A)已知用火取暖、照明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B)開始使用文字,明確記載當時人們的各種活動(C)進入產食時代,人們

【評論內容】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依賴,更提高了食物來源的穩定性與量化生產的可能。這些變化促進了人口聚集化,創造了複雜且完整的社會分工體系

【評論主題】2.中國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何時?(A)夏朝(B)商朝(C)漢朝(D)周朝。

【評論內容】

據商代的甲骨資料來看,殷商時代的萬物崇拜依舊盛行,信仰對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對象。但這些自然神祇仍屬於萬物崇拜,變化有限,比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也是社會秩序的主宰。這種「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與現實世界的「王權政治」相仿。簡單來說,人世有君王統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統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權威更凌駕世間君王之上,祂是一切萬物的主宰。

商人問卜的對象有三大類,即天神、地祇、人鬼。在這三類之中,權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對自然氣候的控制,這些問卜主要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的豐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間的禍福獎懲。第三是決定戰爭的勝負和政權的興衰,由於商代仍屬部族式的社會型態,仍需以戰爭手段征服諸邊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問卜戰爭的勝敗,看看「帝若」,還是「帝不若」。由此來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幾乎莫不禱於「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難理解,商人何以會有「好祀」、「重祀」之風。

【評論主題】27.西元1939年,德軍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開始。請問:德軍進攻波蘭之前,採取什麼措施以避免東西線遭夾擊?(A)與英國達成慕尼黑協定   (B)與義大利結成軸心聯盟(C)與蘇聯簽訂互不侵

【評論內容】

由於希特勒計劃在9月1日攻擊波蘭,因此指示外長里賓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蘇聯,希特勒更指示里賓特洛甫接受蘇聯的所有條件,以避免攻擊波蘭時兩面受襲。最後,雙方在8月23日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激化了。矛盾發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同時在東歐地區利益問題上與德國衝突又日益尖銳。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由東歐的通道。對蘇聯而言,英法是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希特勒一面聲稱要消滅社會主義...

【評論主題】38. 下列關於蘇聯共產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列寧領導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蘇聯 (B)史達林建立共產國際,扶植中國共產黨成立 (C)戈巴契夫領導蘇聯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D)葉爾欽發動軍事

【評論內容】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評論主題】08.民國 8 年的「五四運動」,起因於巴黎和會中,允許何國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俄。

【評論內容】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1月7日全部佔領德國膠州灣租借地。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發布該協定,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的政府強烈的不滿,被認為這是國恥,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與日本交換了...

【評論主題】19.請選出在民國期間曾經恢復臨時約法的人士?(A)曹錕 (B)宋教仁(C)孫中山 (D)袁世凱。

【評論內容】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憲法」。[1][3]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評論主題】4. 鄉土文學的興起,對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涵意,下列何者錯誤? (A)厭倦中國文化 (B)反省臺灣困境 (C)關懷臺灣的現實環境 (D)重視鄉土情感。

【評論內容】在國民黨統治台灣以後,其所大力推銷的所謂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在威權統治的政治結構之下,就一直是台灣文壇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以描寫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也就一直處於文壇的末流,其風格是質樸和寫實,但相對上缺乏批判精神

【評論主題】1.第一位將馬克思的思想付諸實現,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的人是誰? (A)毛澤東 (B)列寧 (C)史達林 (D)希特勒。

【評論內容】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評論主題】第二題:已知台北公司投資組合(P)持有三檔股票,各股票報酬及風險資訊如下:若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RM)為 7%,無風險利率(Rf)為 2%,請回答下列問題:【未列出計算過程者,不予計分】【題組】(一)

【評論內容】三級會議最初的安排是在等級上分為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及平民,每一級都有一票,這樣其餘兩個等級都能否決第三個等級的決定。巴黎最高法院擔心政府會搞一場虛假的會議以操縱結果,於是他們要求會議按1614年那次的形式安排三級會議[18]。 1614年的規定特別在第三等級成員為雙倍票權,其他則維持單一票權。例如在多菲內省,省議會同意將第三等級的票權擴大到2倍,舉行普選,允許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級一票[19]。由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組成的組織「Committee of Thirty」,組織活動反對等級計票。這個由富人組成的組織,向三級會議施壓要求跟隨多菲內省的投票方式。他們認為舊例是合理的,因為民眾應該擁有主權[20]。由重新擔任財政總監的內克爾組織的一幫第二等級貴族則對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對。然而路易十六最終在12月27日同意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將每張選票所代表的票權判斷權力留給三級議會。

【評論主題】19.宋真宗時,宋每年必須給遼多少歲幣?①銀二十萬兩②絹二十萬匹③銀十萬兩④絹十萬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評論內容】

宋真宗到達宋遼兩軍對峙的前線,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宋朝將士見皇帝親臨督戰,各個鬥志十足,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軍大將蕭撻凜,使得遼軍士氣受挫。

【評論主題】17.忽必烈定都何處(A)阿羅思(B)蒙古(C)大都(D)上海

【評論內容】今北京市

【評論主題】14.北宋真宗時和遼國簽訂? (A)澶淵之盟(B)馬關條約(C)一條鞭法(D)小明之盟

【評論內容】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四月,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虜宋朝雲州觀察使王繼忠,宋軍憑守堅城。[1]由於遼軍已直撲黃河沿邊的澶州(今河南濮陽),威脅與之甚近的首都汴京,故宋廷朝野震動。宋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王欽若主張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準、畢士安堅持,無奈親至澶州督戰。

【評論主題】8.契丹族於五代時建立遼國,因曾協助後晉政權的成立,獲得何處戰略要地?(A)撒馬爾汗(B)藍氏城(C)赤谷城(D)燕雲十六州

【評論內容】唐朝滅亡之後,沙陀人李克用建立後唐。到末帝李從珂繼位時,大將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末帝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藉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李從珂對他起疑心,便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然後向後唐都城洛陽進軍,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在938年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評論主題】5.宋元名家輩出,宋徽宗的「?」相當著名,請闆上述中的?是指?(A)受金體(B)受精體(C)瘦金體(D)餿金體

【評論內容】瘦金書亦稱瘦金體、鶴體,楷書的一種,由宋徽宗趙佶(1082年—1135年)所創。宋徽宗趙佶的楷書字體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柳公權、黃庭堅等人的風格,並創出新意,運筆挺勁犀利。[1]筆道瘦細峭硬而有腴潤灑脫的風神,橫似鶴骨,勾若鷺喙,捺彷蘭葉,撇如金針,瘦逸而遒勁,自成一家,自號「瘦金書」。

【評論主題】34.政治學者觀察許多民主國家的體制,提出一國「選舉制度」會影響國家「政黨體系」發展的結論,其所提出的主張被稱為杜瓦傑法則,關於此一法則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實施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易形成多黨

【評論內容】1.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傾向產生兩黨制。 2.比例代表制,傾向於造就出多黨林立的型態 3.兩輪投票絕對多數決制,傾向於造就許多政黨間互相結盟的型態。在社會無嚴重分歧的情況之下,單一選區多數代表制會導致兩黨制。導致此種情況的因素,其中一項便是選民心理因素,即選民在心理上不會支持毫無希望當選之候選人。而對政黨或候選人而言,若在某一選區中,總是由某一政黨的候選人當選,其他各黨為求勝利,也會聯合各黨,共同對抗該一常勝的政黨。對原先佔有優勢之政黨而言,為確保其優勢,也會設法聯絡其他政黨「這種合縱連橫之工作將會持續下去,直至每一個生存的政黨都有合理的機會贏得過半選民投票數之支持為止。因而,此種選舉制度,會傾向使...

【評論主題】41. 當關閉電腦的電源時,下列何種記憶體的內容也會消失?(A) 唯讀記憶體 (B) 隨機存取記憶體(C) 磁帶 (D) 光碟

【評論內容】是與CPU直接交換資料的記憶體,也叫主記憶體。它可以隨時讀寫(重新整理時除外,見下文),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作業系統或其他正在執行中的程式的臨時資料儲存媒介

【評論主題】39. 小花要辦理同學會,正準備從通訊錄檔中印製信封,並將通知單寄給全班同學,請問Microsoft Word 中哪一項功能最適合小花的需求?(A) 合併列印 (B) 公文製作(C) 雙面列印 (D)

【評論內容】

1. 進入上方「郵件」工具欄,點擊「啟動合併列印」中的「信件」。

2. 點擊「選取收件者」中的「使用現有清單」,選擇你要匯入的名單檔案。接著點選「編輯收件者清單」。

3. 這時,你能夠勾選想要匯入的人員或資料。另外,你也可以利用下方的「尋找重複值」功能,來找出重複的資料。

4. 點選信件中要插入受文者的位置後(圖例中為「會員姓名」),並在上方工具欄選擇「插入合併欄位」中的「姓名」。

5. 點按「預覽結果」,就能看到合併列印的結果。工具欄上設有左右箭頭,可以讓你逐筆檢閱。

6. 確定無誤後,點擊工具欄「完成與合併」中的「編輯個別文件」。

7. 選擇「全部」,按下確定。就會自動產生合併列印的所有文件,接著列印出來就大功告成了...

【評論主題】34. 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民事「保護令」,必須向哪個單位聲請核發?(A) 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 (B) 村里長(C) 警察 (D) 法院

【評論內容】保護令不是終止暴力的萬靈丹,只是暫時保護傘,但是我們可以藉由保護令來遠離家庭暴力的傷害

【評論主題】11. 石頭想參加四技二專技優甄審入學,他需取得何種等級以上的技術士證?(A) 甲級 (B) 乙級(C) 丙級 (D) 無規定

【評論內容】通過丙級技術士之後:接受相關職類職業訓練時數累計1,600小時以上從事相關工作2年以上。高中畢業或在校最高年級者。取得申請檢定職類丙級技術士證之學生五年制專科3年級以上在校學生二年制及三年制專科學生技術學院學生大學之在校學生。

【評論主題】8. 享譽美國腦神經外科權威的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醫師,於 1991 年毅然放棄美國的榮譽和高薪回國到花蓮服務,樂於至偏遠山區巡迴醫療,他說:「物質上的東西我都有,但生命真正的意義不在物質」,請問,黃醫

【評論內容】利他主義是一種無私的為他人福利著想的行為,在道德判斷上,別人的幸福快樂比自己的來得重要。利他主義在許多思想和文化中是一種美德[1]。在進化遺傳學中,利他行為被定義為增加他人的生存fitness,較少自己的生存fitness

【評論主題】【題組】39. 商店用語: 請填預購單. (A) Here is the invoice. (B) Please fill in the pre-order form.(C) Would you fi

【評論內容】Please fill in the pre-order form是填預購單

【評論主題】23( )〈晚遊六橋待月記〉:「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是形容什麼? (A)達官貴人之多 (B)畫舫穿梭湖面 (C)仕女衣著華麗 (D)遊人如織

【評論內容】穿著羅紈的遊人,比堤邊的青草還要多 羅紈;泛指精美的絲織品, 在此借代為穿著羅紈的遊客

【評論主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希臘脫離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而獨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並運用軍事與外交手段與列強重訂條約,爭取國際地位平等。請問:上述二者是哪一種思想的具體表現?(A)民族

【評論內容】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

【評論主題】71. 總統府前的大道原名「介壽路」,後改為「凱達格蘭大道」,這是為了紀念早期居住於臺北地區的先民。根據上文判斷,凱達格蘭族在清領時期,是屬於哪一族群? (A)平埔族 (B)高山族 (C)熟番(D)生

【評論內容】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中國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加上漢人因渡臺禁令,並無攜妻帶眷,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在此情況下,除了被漢人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評論主題】58. 清領前期,下列哪一項政策不是對原住民的統治方式? (A)禁止原住民與漢人通婚 (B)劃定番界,隔離原住民與漢人(C)設官處理原住民事務 (D)採行開山撫番政策,鼓勵漢人至原住民地區拓墾。

【評論內容】清朝時期對台灣的開發局限於西部平原和宜蘭平原,而不及於山嶽地帶。漢化較深的原住民被稱為「熟番」,漢化較淺的原住民被稱為「生番」。漢人在拓墾過程中侵占原住民土地,或因文化隔閡彼此冒犯,乃至從事不誠實的交易,因此常有漢番衝突產生。清廷對於原住民問題採「畫界封山」政策,劃定番界,並設石碑於界線,將漢人以及原住民隔離,同時也設「理番同知」一官調節其紛爭。但因政策未徹底落實,原住民吃虧。所以原住民土地時常被明爭暗奪,漢人仍越過番界來農耕、經商,衝突仍十分頻繁。

【評論主題】54. 清領前期,臺灣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的說法,顯示當時社會治安的紊亂。請問:造成當時社會不安的現象為何 ? (A)羅 漢腳 過多 (B)女多於 男(C)外國勢力入侵 (D)漢人與原住民時起

【評論內容】滿清政府以台灣的佔有是在不得以的情況下為之,原本就要拋棄的地方。所以對台灣的統治根本無心管理,任其官吏胡作非為。所以台灣的統治是依殖民地的統治方式進行,在經濟上無所不用其極的剝削。 所以把台灣當做敵境和中國本土不一樣的領土,以各種差別待遇,橫征暴斂,引起台灣人民極度的不滿,終於使台灣人(即本地人台灣本地人大眾)勇敢的站起來,以卵擊石,前仆後繼進行各種的「反唐山」的武力起義抗爭。由於這些反唐山的武裝革命又頻繁且熾烈,所以「三年小反,五年大亂」,就是對統治者最佳的詮釋。也是歷史上僅有對政府不信任的全民用語。參加抗清革命的本地人即台灣本地人愈來愈多,規模也愈大,如在朱一貴揭竿起義時即一七二一年,滿清從...

【評論主題】66. 長濱文化在臺灣考古學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其重要性為何? (A)為臺灣目前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B)為目前臺灣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C)遺址中發現臺灣最早的農業遺跡 (D)遺址中發

【評論內容】

長濱文化是到現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出現在台灣尚與亞洲大陸相連時,是一個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畜牧,亦不會製陶,但已知用火,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生活則靠狩獵和採集自然食物維生,分布地點則於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該文化由1968年台大考古隊於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並根據考古通則,以該地「長濱」為名。

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5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此為舊石器時代晚期

【評論主題】【題組】( )(3)造成此種社會現象,主要是受到哪一因素的影響? (A)政府劃定番界,嚴禁原住民與漢人通婚 (B)械鬥與民變頻繁,造成社會不安(C)政府頒布渡臺禁令,只准單身男子渡臺 (D)漢人來臺供

【評論內容】。早期漢人移民,除了明鄭時代的少數官吏攜家帶眷之外,無論軍、民,絕大多數都是單身的羅漢腳。中國為防止沿海居民移民海外,或與海盜勾結,曾經實施長達近二百年的封山海禁政策,禁止人民往台灣等地移民。所以要冒險移民來台灣,並不是容易的事,當然更不可能攜帶眷屬了。漢人男子娶平捕族女子為妻,或接受平埔女子招贅,漢番通婚的現象,非常普遍。這似乎可以幫我們揭開平埔族日漸消失的謎題。 平捕族人在台灣逐漸消失,這是一段令人傷感的歷史。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中葉,大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漢人的世紀移民嘲,台灣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民族融合。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得出來,這種民族融合的過程應該不完全是自主、和平的,它包含血腥...

【評論主題】36. 臺灣地區的原住民,依其生活區域的不同,可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其中有關平埔族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大約可分泰雅、排灣等九族(B)大約在四百年前移居至臺灣 (C)居住於平原、

【評論內容】

起初,日本學者認為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平埔族群原住民大多已經漢化,只是以「平埔族群」或「平埔番」一詞概括之,而將人群分類的重點放在「高山族」上。後來,日本學者對文化漸行消失的平埔族群原住民有了較多的認識之後,才瞭解到所通稱的「平埔族群」,實際上包含多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民族。然而,在過去90多年來,學者對平埔族群的分類相當不一致,有的分為7族14支、也有分為8族、9族、10族、12族等(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 b)。

【評論主題】10. 鄭氏時期,官方如何積極推展文教工作?(A)設立小學,教讀原住民經史文章 (B)設立書院,培育國家公務員與教育人才(C)優禮文人 (D)興建孔廟,施行考試制度。

【評論內容】

陳永華選定於承天府寧南坊鬼仔埔興建聖廟,命名為「先師聖廟」,並採行「廟學制」於旁設立明倫堂作為國子監。明倫堂為平時之教學場域,此外亦作為飲射、讀法、賓賢學習禮儀之處。聖廟落成之日,鄭經率領文武百官,親詣聖廟舉行祭祀至聖先師釋菜禮,聖廟四周圍繞上千東寧士庶,已深具儒家風氣。聖廟落成後,鄭經又再度下令設立社學,由中土儒士前往民間教導東寧子弟。當時東寧之社學可分為「漢庄社學」以及「土著社學」,學童年滿八歲即進入社學學習經史和寫作,定期實施考課。1666年(永曆二十年)2月,陳永華訂定「兩州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州試有名送府,府試有名送院,院試取中,准充入太學」的取材模式。太學教育上,則「仍按月月課,三年取中式者,補六官內都事,擢用陞轉」。[41]

【評論主題】13. 荷蘭人統治臺灣的時候,從中國大陸招募漢人來臺,但是荷蘭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經濟利益,對漢人的管制非常嚴格,甚至於壓迫漢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終於爆發了人民反權威的事件。請問:荷蘭人占據臺灣時,爆發了

【評論內容】1652年於台灣發生的漢人農民武裝起事。當時農民因甘蔗業衰退而謀生困難,又不滿荷蘭東印度公司士兵在臨檢人頭稅時的各種惡行,公司也提不出辦法來改善農民的困境[2],農民不滿累積到了極點,因此引爆這場事件。也有說法指出,當時贌社正逢泡沫經濟破滅,事件領袖郭懷一、六官(Loukequa)、黑鬚新哥(Sinco Swartbaert)等人為了擺脫沉重債務[3],才打算反抗荷蘭人的統治。

【評論主題】【題組】( )(2)由於吳沙招募數千漢人到宜蘭開墾,使得移民大量增加,清廷因而設官管理。下列哪一行政區是當時設立的? (A)淡水廳 (B)彰化廳 (C)諸羅縣 (D)噶瑪蘭廳。

【評論內容】,率領閩、客移民共約兩千人,武裝入墾宜蘭,是漢人成功全面拓墾蘭陽平原之領導者,但也因原漢衝突造成世居此地的原住民流離失所

【評論主題】【題組】( )(5)阿土爺爺說當時的火車票上印著「大清臺灣郵政局」的字樣。當時的郵政總局位於何處? (A)臺北 (B)臺中 (C)臺南 (D)高雄。

【評論內容】

清光緒十四年正月三十(1888年2月21日),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發布公告〈臺灣郵政條例十六條〉[4],並提及將在該年二月初十(1888年3月22日)正式開辦臺灣郵政[1]。此一措施事前並未上報清朝中央,為劉銘傳自行做主開辦;事後劉銘傳僅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冬的奏摺中提及其郵政是「仿照外洋郵政辦法,委令道員陳鳴志督辦,自光緒十四年初試辦」,並指出新式郵政傳遞文書效率較舊法要好,且「統計一年需用經費約在一萬兩上下,比較臺防舊章全年需用一萬五、六千兩,實可樽節銀五、六千兩」[2]。

劉銘傳在清光緒十七年三月廿七(1891年5月5日)奉准「因病開缺」離臺後,臺灣郵政仍持續並辦理至清朝對臺灣的統治結束為止[1][2]。1895年乙未戰爭期間...

【評論主題】【題組】( )(2)乙所指的文化遺址,應為下列何者?(A)十三行文化 (B)圓山文化 (C)大坌坑文化(D)長濱文化。

【評論內容】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臺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評論主題】1.清康熙皇帝派施琅率兵攻克臺灣後,清廷內部曾經出現棄、留臺灣的爭議,最後主張保留臺灣的施琅提出什麼樣的建言,讓康熙皇帝決定保留臺灣這片土地,將臺灣納入版圖? (A)土地經濟價值高超 (B)臺灣戰略地

【評論內容】雖然亞太地區為全球經濟發展力最為活絡之地區,卻無有效之安全架構存在,加上後冷戰時期結束,美俄軍事力量逐漸退出東南亞,蘇聯瓦解,美國軍力現僅局限於日本、南韓之間;中國大陸經濟成長力大幅提升,儼然成為亞太地區新興的地緣權力競爭者,並隨著中國大陸積極擴充軍備,其軍事費用每年二位數字成長下,亞太地區權力中心已發生逐漸偏離美國或日本優勢的重大轉變情形,加上中共近期積極擴張海、空軍軍力,並將海軍兵力擴張至東海至日本海地區及強烈主張南中國海領土主權之舉動。亞太各國現今除存在區域競爭之矛盾情形外,無不把中國大陸視為最具威脅性的實質敵人

【評論主題】8.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有許多重大的變革,而有「新石器革命」之稱,其主要意義為何?(A)已知用火取暖、照明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B)開始使用文字,明確記載當時人們的各種活動(C)進入產食時代,人們

【評論內容】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於自然的依賴,更提高了食物來源的穩定性與量化生產的可能。這些變化促進了人口聚集化,創造了複雜且完整的社會分工體系

【評論主題】25.有一位歷史人物,在晚年思索其一生事蹟,有以下的回顧:「我這一輩子參加過的戰役多達五十幾次,幾乎都打了勝仗,……我曾征服了大部分的歐洲,也曾編纂一部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法典。我認為我會被後世視為一個非

【評論內容】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英國於是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占領整個葡萄牙。牽制30萬法軍於西班牙泥濘無法調動至主戰場普魯士前線,導致「反法聯盟」形成,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伊比利半島。因為發生在伊比利半島上,此事件稱為半島戰爭。

正當拿破崙陷入西班牙問題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在背後偷襲法國在德意志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

【評論主題】10.在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下列哪一文明曾歷經王政、共和、帝國等各種統治型態,為後世政治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A)巴比倫(B)斯巴達(C)古羅馬(D)古埃及

【評論內容】羅馬王政時代[編輯]主條目:羅馬王政時代

傳說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台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貴族與平民之分[3]。

第一王羅穆盧斯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紀後半葉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改革,標誌著羅馬國家的產生[4]。

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王政時代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5]。

羅馬共和國[編輯]主條...

【評論主題】11.小名寫一篇臺灣史報告時提到:「此時統治當局更加大力推展『國語運動』,規範『國語家庭』辦法;推廣『改姓名』政策,也要求民眾定期參拜神社;實施志願兵制度,部分年輕人將為國出征視為無上的光榮。」這段內

【評論內容】皇民化運動之產生原因 欲探求皇民化運動產生的原因,可由當時的時空背景出發,找尋出內在原因。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引發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其戰爭的規模與擴張的速度,遠非日本本土的資源所能負荷,因此需徹底動員殖民地的資源,亦需以殖民地人民對殖民地母國的忠誠為後盾,故施行皇民化運動(周婉窈,民83)。而皇民化實為戰爭政策之前提,藉此使台灣民眾對日本有所認同,成為效忠天皇的皇國臣民,從而協助日本遂形戰事(程大學,民70;蔡錦堂,民80;黃昭堂,民80)。其最終目的是向奴隸化的台灣人大量徵兵,利用殖民地人力資源,推動戰爭,開拓南洋,以達侵略的目的(李英茂,83)。陳壬癸(民73)認為,實施皇民化為表示對台胞一視...

【評論主題】【題組】42.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the cook of the Moon Lake Restaurant ________.(A) enjoyed making p

【評論內容】wanted to silence a complaining diner:想沉默一個抱怨的餐館

【評論主題】因「ㄘㄞˊ」施教(A)才(B)材(C)財

【評論內容】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標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評論主題】2.中國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何時?(A)夏朝(B)商朝(C)漢朝(D)周朝。

【評論內容】

據商代的甲骨資料來看,殷商時代的萬物崇拜依舊盛行,信仰對象包含大自然的各方面,例如:河神、山神、日月星辰、地神等對象。但這些自然神祇仍屬於萬物崇拜,變化有限,比較特殊的,是商人心中的「帝」信仰。「帝」是商人心中的最大神,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也是社會秩序的主宰。這種「一元」(帝)「多神」(自然神祇)的信仰模式,與現實世界的「王權政治」相仿。簡單來說,人世有君王統治百姓,在自然界有「帝」統治自然神祇,但「帝」的能力和權威更凌駕世間君王之上,祂是一切萬物的主宰。

商人問卜的對象有三大類,即天神、地祇、人鬼。在這三類之中,權威最大的即是「帝」,「帝」所具有的能力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對自然氣候的控制,這些問卜主要是關係到農業生產的豐欠。第二是主宰人世間的禍福獎懲。第三是決定戰爭的勝負和政權的興衰,由於商代仍屬部族式的社會型態,仍需以戰爭手段征服諸邊各部落,商王往往向「帝」問卜戰爭的勝敗,看看「帝若」,還是「帝不若」。由此來看,商人日常生活中,幾乎莫不禱於「帝」,在如此的宗教心理之下,也就不難理解,商人何以會有「好祀」、「重祀」之風。

【評論主題】27.西元1939年,德軍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開始。請問:德軍進攻波蘭之前,採取什麼措施以避免東西線遭夾擊?(A)與英國達成慕尼黑協定   (B)與義大利結成軸心聯盟(C)與蘇聯簽訂互不侵

【評論內容】

由於希特勒計劃在9月1日攻擊波蘭,因此指示外長里賓特洛甫在8月23日前往蘇聯,希特勒更指示里賓特洛甫接受蘇聯的所有條件,以避免攻擊波蘭時兩面受襲。最後,雙方在8月23日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俄國十月革命後,由於意識形態等原因,西方國家與蘇聯的矛盾激化了。矛盾發展到19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戰略對手是蘇聯,同時在東歐地區利益問題上與德國衝突又日益尖銳。而納粹德國向來仇視共產主義,要向蘇聯採取軍事行動,也必須經由東歐的通道。對蘇聯而言,英法是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意識形態衝突顯而易見,而納粹德國的崛起更直接危及蘇聯的國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國與蘇聯三方之間的博奕與鬥爭便開始了。

希特勒一面聲稱要消滅社會主義...

【評論主題】08.民國 8 年的「五四運動」,起因於巴黎和會中,允許何國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俄。

【評論內容】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國宣戰,經70多日激戰,於11月7日全部佔領德國膠州灣租借地。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在5月9日,接納了其中大多數的要求,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協定,為新聞界所得知,並發布該協定,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使中國知識分子及民眾對於日本以及「賣國」的政府強烈的不滿,被認為這是國恥,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反日的活動,這種情緒在五四運動中進一步發展而發揮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國宣戰,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貸款,並協助組建和裝備一支中國參戰軍,其貸款還被用於安福國會龐大的賄選開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與日本交換了...

【評論主題】38. 下列關於蘇聯共產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列寧領導1917年的十月革命,建立蘇聯 (B)史達林建立共產國際,扶植中國共產黨成立 (C)戈巴契夫領導蘇聯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D)葉爾欽發動軍事

【評論內容】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1918年,布爾什維克黨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改稱蘇聯共產黨,簡稱蘇共。

【評論主題】19.請選出在民國期間曾經恢復臨時約法的人士?(A)曹錕 (B)宋教仁(C)孫中山 (D)袁世凱。

【評論內容】此後,由賄選國會起草並通過了一部《中華民國憲法》,人稱「曹錕憲法」、「賄選憲法」。[1][3]1923年10月10日,該憲法由曹錕頒布實施。這部憲法是中國第一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評論主題】4. 鄉土文學的興起,對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涵意,下列何者錯誤? (A)厭倦中國文化 (B)反省臺灣困境 (C)關懷臺灣的現實環境 (D)重視鄉土情感。

【評論內容】在國民黨統治台灣以後,其所大力推銷的所謂反共文學和中國舊文學,在威權統治的政治結構之下,就一直是台灣文壇的主流。在這種情況下,以描寫鄉村生活的鄉土文學,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也就一直處於文壇的末流,其風格是質樸和寫實,但相對上缺乏批判精神

【評論主題】1.第一位將馬克思的思想付諸實現,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政權的人是誰? (A)毛澤東 (B)列寧 (C)史達林 (D)希特勒。

【評論內容】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評論主題】第二題:已知台北公司投資組合(P)持有三檔股票,各股票報酬及風險資訊如下:若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RM)為 7%,無風險利率(Rf)為 2%,請回答下列問題:【未列出計算過程者,不予計分】【題組】(一)

【評論內容】三級會議最初的安排是在等級上分為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及平民,每一級都有一票,這樣其餘兩個等級都能否決第三個等級的決定。巴黎最高法院擔心政府會搞一場虛假的會議以操縱結果,於是他們要求會議按1614年那次的形式安排三級會議[18]。 1614年的規定特別在第三等級成員為雙倍票權,其他則維持單一票權。例如在多菲內省,省議會同意將第三等級的票權擴大到2倍,舉行普選,允許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級一票[19]。由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組成的組織「Committee of Thirty」,組織活動反對等級計票。這個由富人組成的組織,向三級會議施壓要求跟隨多菲內省的投票方式。他們認為舊例是合理的,因為民眾應該擁有主權[20]。由重新擔任財政總監的內克爾組織的一幫第二等級貴族則對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對。然而路易十六最終在12月27日同意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將每張選票所代表的票權判斷權力留給三級議會。

【評論主題】第二題:已知台北公司投資組合(P)持有三檔股票,各股票報酬及風險資訊如下:若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RM)為 7%,無風險利率(Rf)為 2%,請回答下列問題:【未列出計算過程者,不予計分】【題組】(一)

【評論內容】三級會議最初的安排是在等級上分為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及平民,每一級都有一票,這樣其餘兩個等級都能否決第三個等級的決定。巴黎最高法院擔心政府會搞一場虛假的會議以操縱結果,於是他們要求會議按1614年那次的形式安排三級會議[18]。 1614年的規定特別在第三等級成員為雙倍票權,其他則維持單一票權。例如在多菲內省,省議會同意將第三等級的票權擴大到2倍,舉行普選,允許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級一票[19]。由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組成的組織「Committee of Thirty」,組織活動反對等級計票。這個由富人組成的組織,向三級會議施壓要求跟隨多菲內省的投票方式。他們認為舊例是合理的,因為民眾應該擁有主權[20]。由重新擔任財政總監的內克爾組織的一幫第二等級貴族則對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對。然而路易十六最終在12月27日同意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將每張選票所代表的票權判斷權力留給三級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