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下列試題難度是多少時,最能區別出班上同學程度的高低?(A)0.23 (B)0.52 (C)0.78 (D)0.95

【評論內容】0.52處於中間值(不會太難也不會太簡單)...

【評論主題】17.朱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 何 者正確?(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正增強和負增強可強化學生正向行為(C)正增強

【評論內容】

A懲罰不能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只能停止負向行為。

C懲罰頻率應該能少就少,能不要處罰學生就不要,盡量以管教為主。

D負增強的目的是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評論主題】【題組】27. 根據智力測驗結果與前述資料,小清的學習困難非常不可能是輕度智能障礙。(A)O(B)X

【評論內容】因為輕度智能障礙要智商70以下,而上述題...

【評論主題】1.趙老師先讓學生觀看「蒼蠅王」電影,再討論「人性是什麼?人性如何發展?」等議題,最後 讓學生分享課程的感受與收穫。此種課程設計屬於何種模式? (A)目標模式 (B)自然模式 (C)歷程模式

【評論內容】

(A)目標模式:流水線一般,重視結果,泰勒的課程之4Q:(目標、經驗、組織、評鑑)(B)自然模式:忠實呈現課程發展過程,具立場、慎思、設計三要素。(C)歷程模式:重視過程,多用探究、討論方式進行(故事中心、問題中心為課程進行的主要方式)(D)情境模式:分析各種情境因素再擬目標、設計課程、實施、評鑑。

故C的歷程模式符合題目所述之以讓學生看故事(電影),並請他們進行問題之討論分享。

【評論主題】21.某英文能力測驗分數為常態分配,在此測驗,小明得分的 z 分數為 2,小武得分的 T 分 數為 65,小如得分的百分等級為 5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小明的表現最好 (B)小武的表現最好

【評論內容】

Z分數主要表明原始分數在平均數之上或下幾個標準差(若Z=1則代表其成績多於平均數一位,若Z=-1則代表其成績少於平均數一位)

Z分數算法=(原始分數-平均數)除以標準差。

T分數則是為了彌補Z分數會有小數、負數的情況,故T分數為正整數。

T分數算法=10Z+50。

百分等級主要是表現個體於團體之中的相對位置,故將團體分為100份討論其百分點。

百分等級算法=100-[(100X次減50)除以全體人數]

此題:小明的z分數為2,小武的t分數為65,小如百分等級為50

則先了解小明的z分數為2代表的意義為比平均數多出(高出)兩個標準差

接著換算小明的Z分變成T分:10x2+50=70

小武的T分為65,由此可知小明比小武高分。

小如則是100人之中的百分之50等(平均),故比起小武小明的分數還...

【評論主題】17.朱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 何 者正確?(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正增強和負增強可強化學生正向行為(C)正增強

【評論內容】

A懲罰不能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只能停止負向行為。

C懲罰頻率應該能少就少,能不要處罰學生就不要,盡量以管教為主。

D負增強的目的是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評論主題】1.趙老師先讓學生觀看「蒼蠅王」電影,再討論「人性是什麼?人性如何發展?」等議題,最後 讓學生分享課程的感受與收穫。此種課程設計屬於何種模式? (A)目標模式 (B)自然模式 (C)歷程模式

【評論內容】

(A)目標模式:流水線一般,重視結果,泰勒的課程之4Q:(目標、經驗、組織、評鑑)(B)自然模式:忠實呈現課程發展過程,具立場、慎思、設計三要素。(C)歷程模式:重視過程,多用探究、討論方式進行(故事中心、問題中心為課程進行的主要方式)(D)情境模式:分析各種情境因素再擬目標、設計課程、實施、評鑑。

故C的歷程模式符合題目所述之以讓學生看故事(電影),並請他們進行問題之討論分享。

【評論主題】【題組】10. 輔導老師想要協助小強解決他的人際關係問題,請問下列哪一項技巧最適合用於訓練小強?(A)避免情緒衝動 (B)如何取悅他人 (C)對問題快速反應 (D)思考解決的方式

【評論內容】

為什麼不能Aㄚ?小強導致人際關係不好的最大原因是憤怒,那改善的技巧為何不是避免情緒衝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