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1. 強調將內隱知識與想法帶至意識,作為道德或是靈性領導者的教師角色,屬於下列何種課程哲學觀?(A) 唯心主義(idealism)(B)現實主義(realism)(C) 實用主義(pragmatis

【評論內容】唯心主義(idealism)知識論:真正的知識靠先天理性的思維、內在觀念所獲得。知識是主觀的、知識的來源主要靠理性作用,知識是領悟宇宙真理的內在觀念,好的學習材料應能交給學生最終真理的知識。教育目的重視有固定而崇高的理想,重視文雅教育而非實用教育,人盡其才,且盡本分,個人之品德,是內在思維反省的外在表現(注重品德修持)。學生是未成熟的客體,教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扮演學生的諮詢者,是教學歷程的主體。教學過程中,重視經典閱讀活動與理性觀念的灌輸。 現實主義(realism)實在論:以宇宙為中心,物質乃由形式與質料二元組成,每一事物除形式外尚有質料,形式與質料是同等重要,且客觀存在(宇宙有真正客觀的存在)。強調內容...

【評論主題】以下為閱讀測驗題組: 鄴下有一少年,出為襄國令,頗自勉篤。公事經懷,每加撫卹,以求聲譽。凡遣兵役,握 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別,云:「上命相煩,情所不忍;道路飢渴,以此見思。」民 庶稱之,

【評論內容】上命相煩:上級的命令,有勞各位--代詞性助詞(A)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代詞性助詞,代「所需要的」(B)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兒童見到我不認識-代詞性助詞,代「我」(C)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互相(D)都督「見」委,自當效勞:都督委派我,自應當效勞-代詞性助詞,代「我」

【評論主題】37. 以下敘述,不正確者為?(A)沈文開是臺灣文教的開山祖,自大陸來臺後終老臺灣,他的詩:「忽見遊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充滿著濃厚的鄉愁。(B)鄭用錫是竹塹人,開臺第一進士。他的詩:「傾摧樹木

【評論內容】(B)鄭用錫是竹塹人,開臺第一進士。他的詩:「傾摧樹木山皆動,噴激波濤水亦搖。」是描寫臺灣奇特的山水美景。 描寫颶風。鄭用錫〈颶風〉選自《北郭園詩鈔》卷四秋風一夜起狂飈,秋天一晚吹起狂風

颶母西來怒氣驕。颶風從西邊吹來,風勢越吹越猛烈

何似排雲驅萬馬,天空雲層瞬息萬變,多麼像是萬馬奔騰

乍疑傳箭落雙鵰。強風又像一箭射落雙鵰般迅速

傾催樹木山皆動,樹木森林被強風吹得傾倒斷折,山也為之震動

噴激波濤水亦搖。海上波濤洶湧,浪花高高噴起

最是關情收穫近,收成季節將近,我最關心的是

田疇禾稼恐枯焦。田地裏農民辛勤耕種的農作物恐怕將枯萎焦黃

來源:自己亂翻XD

【評論主題】13. 對於婚喪慶弔諳事,許多人往往致送禮金,並另加封套。封套的正中間可寫上致送何種性質的禮金。請根據下列人物關係及場合,選出稱呼最正確合宜的選項:(A)《論語。述而》:「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評論內容】

補充各種禮金封套用詞:

巹(ㄐㄧㄣˇ)儀-結婚

脩敬-學費

奠儀-悼喪

楮(ㄔㄨˇ)敬-悼喪

賻(ㄈㄨˋ)儀-悼喪

晬(ㄗㄨㄟ)敬-周歲

喬儀-搬遷

贄(ㄓˋ)儀-初次見面師長禮金

潤儀-潤筆費

贐(ㄐㄧㄣˋ)儀-遠行者

程儀-遠行者

奩(ㄌㄧㄢˊ)敬-嫁女兒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最符合論文題型的命題或評分原則?(A)同一試題分別在不同時段進行評閱(B)命題最好以多題短答取代少題長答(C)多提供試題,讓學生有選擇答題的自由(D)教師應知道批改對象,以更了解其回答內

【評論內容】

申論題的命題原則

(1) 較複雜或較高層次學習結果的評量,才需要使用論文題n

(2) 問題儘量與所要測量的學習結果有所相關n

(3) 明確敘述問題,務必使學生都清楚瞭解問題的要求

(4) 不允許學生可以選擇其中幾道試題作答

(5) 給與學生充分的作答時間,並提示每一題的作答限制

(6) 以多題短答的限制反應題取代少題長答的申論題

【評論主題】13.在研擬校本課程的自我評鑑時,李老師建議評鑑應考量原先設想的目標、先在因素、實施過程及結果等階段的標準與實際表現是否符合,再據以修訂課程。李老師的主張較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評鑑模式?(A)感應模式

【評論內容】

題幹敘述:在研擬校本課程的自我評鑑時,李老師建議評鑑應考量原先設想的目標、先在因素、 實施過程及結果等階段的標準與實際表現是否符合,再據以修訂課程。*差距模式 discrepancy model o 提倡人:普羅佛斯 Provus o 旨在比較課程方案標準和方案實施時的表現之間的差距,做為課程改進依據。 o 差距模式所指的標準,就是課程方案的性質,共包含三種成分:n (1)預期結果、(2)先在因素、(3)過程。 o 差距模式包含了五個階段:(1)設計、(2)裝置(準備)、(3)過程、(4)產出、(5)成本效益分n析(或方案比較)。前四個階段評鑑者都要找出標準和方案的差距。差距模式的課程評鑑程序:(1) 界定課程方案的標準,亦即課程評鑑人員詳細描述預期結果,先在因素與過程n等課程方案要素,便是界定該課程方案的標準。(2) 確定課程方案各層面和有關「標準」之間是否有差距。(3) 使用此一差距資料,改變表現或課程方案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