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8.小晴因為前晚協助父母工作,睡眠不足,一早上課就趴在桌上睡覺;另外一位同學小明因為徹夜打電玩,一早也趴在桌上睡覺。老師查明兩位同學的狀況後,只處罰小明,因為老師認為應根據學生的個別狀況而採取不同的

【評論內容】

(1)報復性的懲罰:為最原始的懲罰原理。依據「因果報應」,「報應性賞罰」的原理,加以施行的一種懲罰。Ex:以牙還牙,以眼還眼。(2)懲戒性的懲罰:與「報復性懲罰」相似,但差別在:「報復性懲罰」在報復對方;「懲戒性懲罰」重在懲戒作用,即「殺雞儆猴」。(3)感化性的懲罰:這是較富有教育性的動機之概念,目的在使受教者改善其行為,且用安排適當的補過及贖罪機會,使其學會重新做人。但對於犯錯者必須適當地限制其權力或自由,待其改過遷善後,才回復其權利自由。(4)恕道性的懲罰:其原理乃基於「公平對待」與「分配正義」的概念,亦即「以不公平對待不公平」、「平等地對待平等的」、「差別地對待差別的」。

【評論主題】7.今天小美的國小老師利用導師時間,請學生發表自己對於學習的想法。成績優秀的小美說:「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考到好學校,將來才能有好的職業和好的生活。從小爸爸就要我用功讀書、將來當醫生,繼承他的衣缽,所以我

【評論內容】James Marcia(1991)以艾瑞克森的理論為基礎,透過與青年的深入晤談,發現青年有四種認同狀態。這些狀態反映青年願意為某宗教、政治價值、和未來職業獻身(commitment)的程度。1.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處於早閉型認同的個體從未經歷過認同危機。他們過早建立認同,而且此認同是以他們父母的選擇為基礎,而非來自自己的選擇。他們已決定獻身於某職業和意識型態。但這種投入只是基於他們父母或權威人物的評估,而非來自自主的自我評量。早閉型認同是一種假認同。它通常過於僵化和呆板,所以無法幫助他應付生命中未來的危機。

2.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屬於迷失型認同的青年沒有一定的職業方向,對任何意識型態都不投入。對於...

【評論主題】23.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下列有關其第二發展階段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甲、此階段幼兒不需要成人設定適當的界線乙、此階段為幼兒建立「自控」與「自信」的開始丙、此階段幼

【評論內容】

丁:介於3~5歲是第三期,發展的挑戰為自動自發相對於退縮內疚

第二期為2~3歲,發展的挑戰為自主獨立相對於羞愧、懷疑

【評論主題】15.有關河濱街課程(Bank Street approach)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強調幼兒的常規訓練(B)重視幼兒對於自我、家庭與社區的探究(C)受杜威(J. Dewey)的經驗主義影響,重

【評論內容】

回4F

我在想常規訓練應該是指「蒙特梭利注重日常生活訓練」喔!

日常生活練習:讓孩子從真實的活動及工作中學習,幫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也進一步讓孩子獨立照顧自己,並能幫助別人和照顧環境。培養出孩子的獨立、專心、協調、秩序等習性,並奠定良好人格發展的基礎。

日常生活練習所強調的能力包括照顧自己、維護環境、基本動作、社交行為等,鍛鍊孩子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幫助孩子適應環境,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

【評論主題】3. 教師使用下列何種問題比較能引起學生精緻化學習?(A)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B)這四種答案哪一個才對?(C)想想看這個說法為什麼對?(D)課本介紹這個概念時,舉了什麼例子說明?

【評論內容】

我覺得(C)對是因為,老師透過提問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重新審視這個說法,過程中就會思考「這個說法為什麼可以用原先學到的知識套用」。

等於精緻化即指一個人對將要學習的材料加以思考,以利記憶。

個人淺見,有錯請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