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5.「新編多元性向測驗」是高中職常用的生涯輔導測驗工具,請問其「理工性向」分數包含哪些分測驗成績? 甲、語文推理 乙、數字推理 丙、圖形推理 丁、機械推理 戊、空間關係(A)甲乙丙 (B)乙丙丁 (C

【評論內容】四.  性向組合分數說明1.    學業性向:屬於語文推理、數字推理及圖形推理等三項測驗的組合分數。此項量數可以作為預測受試者在課業或相關學習活動上學習成效之參考。2.    理工性向:屬於圖形推理、機械推理及空間關係等三項測驗的組合分數。除參考生涯興趣之外,此項量數之高低可做為受試者在高二時選組或是在升大學時選系選科之參考。若理工性向分數優於文科性向分數,顯示偏適合自然組;反之則偏社會組。3.    文科性向: 屬於語文推理及中文詞語兩項測驗的組合分數。此項量數之高低可做為受試者在高二時選組或是在升大學時選系選科之參考。4.    英文詞語分數:英文詞語測驗可與文科性向分數一同列為選擇社會組之相關參考。5.    知覺速度與確度分數:此項測驗與同學之正常視覺、記憶力、情緒穩定及細心相關。可由同學之分數高低了解其注意力、作答細心程度,進而瞭解其學習概況。http://campus.ckgsh.ntpc.edu.tw/editor_doc/editor_docview.asp?id={4673ECF2-EF1D-4457-A6E6-553DD1B3E7D7}

【評論主題】47. 下列何者不屬於生命教育的五素養之一?(A)終極關懷(B)價值思辨(C)心靈成長(D)哲學思考

【評論內容】https://www.the☆☆☆☆☆☆☆☆.☆☆☆/...

【評論主題】30. 下列何者不是阿德勒理論認為的三個人生任務之一?(A)關係(B)工作(C)愛(D)友誼

【評論內容】

三個人生的「生命任務」:愛情工作友誼

 

探討個體「生命任務」的過程中,身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就可以有機會,統整出個案是如何看他自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生命風格」,也就因此,對於個案日常生活中,為何會出現那樣的人際行為,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評論主題】19. 家庭系統取向涵蓋許多家族治療學派,以下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每個家族治療學派評估家庭系統運作的角度皆有不同,其共通特點為將個體置於家庭系統內理解(B)薩提爾(Satir)為經驗式家族治療學派

【評論內容】

(B)維琴尼亞·薩提爾(英語:Virginia Satir)(1916年6月26日—1988年9月10日,另譯維珍尼亞·沙維雅)是一名來自美國的家庭輔導工作者,她原先是一名教師、社會工作者,後開創並發展了屬於自己的薩提爾模式(The Satir Model),並運用於家族治療中。

(C)Palo Alto與Jay Haley->策略家族治療學派的代表者   米紐慶(Minuchin)->結構家庭治療學派的創始者(D)後現代主義家族治療->們認為人類會運用語言主觀建構對現實的觀點,創造個人的人生。其治療目標在於:經由家庭成員對家庭故事的重述,來重新建構他們的人生,亦即經由對舊問題情境的重新建構及賦予新意義。https://m.xuite.net/blog/kc6191/study/25820183

【評論主題】70.當個人遇到一個新的情境,原有認知結構不能適合環境要求時,他只能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以符合環境的要求。這是哪一種心理歷程?(A)基模(schema)(B)同化(assimilation)(C)調適

【評論內容】

(二)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係指個體以既有的基模或認知結構為基礎去吸收新經驗的歷程,也就是說,當個體面臨新的刺激時,只要略加調整既有的基模,便可以藉由該基模來解釋新的環境刺激與經驗。例如,當個體在學習騎機車時,只要將過去學騎腳踏車的既有基模小幅度的調整,如將過去藉由腳踩來前進的方式改為經由右手催油門提供前進的動力,從而學會騎機車,這便是一個同化的歷程。

(三)調適(accommodation)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調適意指個體遭逢新的情境與刺激時,當既有的認知結構無法有效因應環境要求時,個體改變既有認知結構或基模來符合環境要求,進而保持平衡。換句話說,當個體原有的基模在因應新刺激時,主動將既有的基模做大幅度的調整,甚至放棄舊基模、建立新基模,才能夠解釋新刺激。例如,一位從開放式教學的幼稚園畢業的小朋友,在進入小一就讀時,必須大幅調整既有基模以因應上課要專心、回家功課要按時完成的新環境刺激,更需建立沒有點心吃的新基模,才能因應環境的變化。https://blog.xuite.net/kc6191/study/25273387

【評論主題】5.「新編多元性向測驗」是高中職常用的生涯輔導測驗工具,請問其「理工性向」分數包含哪些分測驗成績? 甲、語文推理 乙、數字推理 丙、圖形推理 丁、機械推理 戊、空間關係(A)甲乙丙 (B)乙丙丁 (C

【評論內容】四.  性向組合分數說明1.    學業性向:屬於語文推理、數字推理及圖形推理等三項測驗的組合分數。此項量數可以作為預測受試者在課業或相關學習活動上學習成效之參考。2.    理工性向:屬於圖形推理、機械推理及空間關係等三項測驗的組合分數。除參考生涯興趣之外,此項量數之高低可做為受試者在高二時選組或是在升大學時選系選科之參考。若理工性向分數優於文科性向分數,顯示偏適合自然組;反之則偏社會組。3.    文科性向: 屬於語文推理及中文詞語兩項測驗的組合分數。此項量數之高低可做為受試者在高二時選組或是在升大學時選系選科之參考。4.    英文詞語分數:英文詞語測驗可與文科性向分數一同列為選擇社會組之相關參考。5.    知覺速度與確度分數:此項測驗與同學之正常視覺、記憶力、情緒穩定及細心相關。可由同學之分數高低了解其注意力、作答細心程度,進而瞭解其學習概況。http://campus.ckgsh.ntpc.edu.tw/editor_doc/editor_docview.asp?id={4673ECF2-EF1D-4457-A6E6-553DD1B3E7D7}

【評論主題】47. 下列何者不屬於生命教育的五素養之一?(A)終極關懷(B)價值思辨(C)心靈成長(D)哲學思考

【評論內容】https://www.the☆☆☆☆☆☆☆☆.☆☆☆/...

【評論主題】30. 下列何者不是阿德勒理論認為的三個人生任務之一?(A)關係(B)工作(C)愛(D)友誼

【評論內容】

三個人生的「生命任務」:愛情工作友誼

 

探討個體「生命任務」的過程中,身為助人工作者的你,就可以有機會,統整出個案是如何看他自己、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的「生命風格」,也就因此,對於個案日常生活中,為何會出現那樣的人際行為,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評論主題】19. 家庭系統取向涵蓋許多家族治療學派,以下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每個家族治療學派評估家庭系統運作的角度皆有不同,其共通特點為將個體置於家庭系統內理解(B)薩提爾(Satir)為經驗式家族治療學派

【評論內容】

(B)維琴尼亞·薩提爾(英語:Virginia Satir)(1916年6月26日—1988年9月10日,另譯維珍尼亞·沙維雅)是一名來自美國的家庭輔導工作者,她原先是一名教師、社會工作者,後開創並發展了屬於自己的薩提爾模式(The Satir Model),並運用於家族治療中。

(C)Palo Alto與Jay Haley->策略家族治療學派的代表者   米紐慶(Minuchin)->結構家庭治療學派的創始者(D)後現代主義家族治療->們認為人類會運用語言主觀建構對現實的觀點,創造個人的人生。其治療目標在於:經由家庭成員對家庭故事的重述,來重新建構他們的人生,亦即經由對舊問題情境的重新建構及賦予新意義。https://m.xuite.net/blog/kc6191/study/25820183

【評論主題】70.當個人遇到一個新的情境,原有認知結構不能適合環境要求時,他只能改變已有的認知結構,以符合環境的要求。這是哪一種心理歷程?(A)基模(schema)(B)同化(assimilation)(C)調適

【評論內容】

(二)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係指個體以既有的基模或認知結構為基礎去吸收新經驗的歷程,也就是說,當個體面臨新的刺激時,只要略加調整既有的基模,便可以藉由該基模來解釋新的環境刺激與經驗。例如,當個體在學習騎機車時,只要將過去學騎腳踏車的既有基模小幅度的調整,如將過去藉由腳踩來前進的方式改為經由右手催油門提供前進的動力,從而學會騎機車,這便是一個同化的歷程。

(三)調適(accommodation)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調適意指個體遭逢新的情境與刺激時,當既有的認知結構無法有效因應環境要求時,個體改變既有認知結構或基模來符合環境要求,進而保持平衡。換句話說,當個體原有的基模在因應新刺激時,主動將既有的基模做大幅度的調整,甚至放棄舊基模、建立新基模,才能夠解釋新刺激。例如,一位從開放式教學的幼稚園畢業的小朋友,在進入小一就讀時,必須大幅調整既有基模以因應上課要專心、回家功課要按時完成的新環境刺激,更需建立沒有點心吃的新基模,才能因應環境的變化。https://blog.xuite.net/kc6191/study/25273387

【評論主題】23 有關增強時制(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增強物之間的時間間距愈長反應率會減少 (B)固定時距的反應率高於固定比率 (C)變動增強時制使得制

【評論內容】

固定時距增強的安排是從最後一次給予增強物開始算起,經過一定時間(例如三分鐘)後的第一個反應發生時,才給增強物。不同的增強物給予方式對於學習會有不同的影響。例如在老鼠壓桿的學習中,使用固定時距增強法時,通常可以發現在增強物出現後,老鼠的反應比率馬上跌到趨近零的地方;等到時間接近固定的間隔時,反應就快速增加。由於固定時距增強的方式,使得增強物的出現變成是可預期的。因此若連續多次在間隔時間時,沒有給予增強物,老鼠所習得的壓桿反應就會漸漸減少。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5%9B%BA%E5%AE%9A%E6%99%82%E8%B7%9D%E5%A2%9E%E5%BC%B7

【評論主題】18 關於年長者退休後的適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往往健康開始變壞 (B)減少個人友誼的質與量 (C)活動力變低 (D)個人能力佳則退休滿意度較高

【評論內容】對於退休常見的謬誤及其真相 :

謬誤一 : 以為退休毋須計劃 : 研究顯示,對於那些缺乏穩定目標和計劃便退休的人,其適應退休生活會較差。

謬誤二 : 認為退休會百無聊賴 : 有研究顯示那些期望退休後要有充實生活才感滿足的人,跟進其退休後五、六年的生活情況,發現其生活質素,相對於缺乏期望的人適應較佳。

謬誤三 : 認為退休代表無用、無價值 : 研究發現,那些在退休後仍保持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人,他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會較高。

謬誤四 : 認為退休會令身體健康衰退 : 其實,在六十至六十五歲之間,身體機能的衰退一般會愈來愈明顯,這正值是退休的年齡,因此容易使人混淆。其實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加速身體衰退的真正原因。

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healthy_ageing/normal_ageing/adjustmenttoretirement.html

【評論主題】10 在探討詞彙發展個別差異的研究當中,下列那一項敘述正確?(A)指稱型(referential style)的兒童,其詞彙比較多是「代名詞」 (B)表達型(expressive style)的兒童,

【評論內容】

兒童的語言發展會形成兩種語彙習得方式。一種以獲得名詞(指稱)為主,對應的講話也是「指稱型」 (referential style),著重於標記事物;一種對話形式為「表達型」(expressive style),詞彙比較混搭,斷句破句多,頗具個人實用色彩,主要在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https://www.tikutang.com/a/155qC91J8345w6oq6PNe9fI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