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47. A + B → C + D,此反應的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反應在所有溫度下均不會自發(B) 溫度低於 10 K 時,反

【評論內容】

為了判斷反應是否自發,我們可以使用Gibbs自由能變化(ΔG)的概念。根據公式 ΔG = ΔH - TΔS,若 ΔG < 0,則反應自發。

在這個問題中,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要使 ΔG < 0,我們需要使 TΔS > ΔH。將 ΔS 轉換為 kJ/mol,我們得到 ΔS = 0.05 kJ/K·mol。

將數值代入公式,我們得到 T > (40 kJ/mol) / (0.05 kJ/K·mol) = 800 K。

因此,選項 (C) 正確:溫度高於 800 K 時,反應會自發。

【評論主題】39.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molecular orbital model),下述何者為順磁性(paramagnetic)分子?(A) B2 (B) C2 (C) N2 (D) F2

【評論內容】

(A) B2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順磁性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在這些選項中,B2 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因此是順磁性分子。

【評論主題】32. 依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下列何者為 SF6可能之幾何結構?(A) trigonal bipyram

【評論內容】

(D) octahedral

根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SF6 具有六個價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空間中分布得儘可能遠離。這樣的幾何結構是八面體。

【評論主題】33. 請問八面體錯合物離子[Co(NH3)4F2]+有多少個異構物(isomer)?(A) 2 (B) 3 (C) 4 (D) 6

【評論內容】

(A) 2

八面體錯★★★★ [☆☆(☆☆3)4☆2]...

【評論主題】12. 一個自發性吸熱反應的亂度變化應為?(A) 正值 (B) 負值 (C) 零 (D) 無法判斷

【評論內容】

A) 正值

自發性吸熱反應是指在給定條件下,反應自然發生而無需外界能量輸入的反應。自發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為負值。

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ΔG = ΔH - TΔS

其中,ΔH 表示焓變,T 表示絕對溫度,ΔS 表示亂度變化。

對於吸熱反應,焓變(ΔH)為正值。要使 ΔG 為負值,亂度變化(ΔS)必須為正值,這樣在適當的溫度下,TΔS 項可以抵消 ΔH 項,使 ΔG 為負值。所以,對於自發性吸熱反應,亂度變化應為正值。

【評論主題】17. 丙烯為需謹慎運輸避免爆炸的氣體,關於丙烯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丙烯為平面分子(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

【評論內容】

(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錯誤。丙烯分子的碳原子呈鏈狀排列,但不是直線。由於 sp2 混成,碳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20°。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正確。順反異構物主要存在於具有碳碳雙鍵的分子中,當雙鍵附近有不同的取代基時。由於丙烯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並且兩端的取代基相同(氫原子),因此它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錯誤。丙烯具有同分異構物,例如異丙烯(C3H6),異丙烯中三個碳原子呈分支排列。

因此,正確答案是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評論主題】19. 關於碳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內容】

有機化學主要研究碳與其他元素(例如氫、氧、氮等)之間的化合物。因此,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

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

(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錯誤。碳原子有四個價電子,可以形成四個共價鍵,例如 CH4(甲烷)。

(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錯誤。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此外,石墨的硬度較低,具有潤滑性。

(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錯誤。雖然碳是非金屬元素,但其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導電性。

所以正確答案是 (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主題】13. 當 57 J 的功作用於一個放熱 24 J 的系統時,該系統的內能變化為何?(A) +33 J (B) –33 J (C) +81 J (D) –81 J

【評論內容】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改變可表示為: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統的內能變化,Q 是熱量,W 是系統所作的功。

在這個問題中,系統的功 W 為 +57 J,因為是外部作用在系統上的功。系統放熱 24 J,因此 Q 為 -24 J(熱量從系統流失,所以為負值)。

將給定的值代入方程:

ΔU = (-24 J) + (+57 J) = +33 J

所以,系統的內能變化為 +33 J,答案是 (A) +33 J。

【評論主題】14. 下列關於半生期(half-life time)的敘述,何者正確?(A)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正比(B)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反比(C) 一級

【評論內容】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對於一級反應,半生期是一個恆定的值,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無關。一級反應的半生期(t₁/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₁/₂ = ln(2) / k

其中,k 是反應速率常數。可以看出,半生期僅與反應速率常數有關,與初始濃度無關。所以正確答案是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評論主題】9. 以下實驗操作,何者不正確?(A) 觀測量筒中溶液的體積時,將量筒置於水平桌面上,視線與液面切齊平視(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C) 酒精燈使用完後,以瓶蓋熄火(D) 稀釋

【評論內容】

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

這個選項不正確,因為在高溫下烘乾容量瓶可能會導致瓶子的容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精確的量測。在清洗容量瓶後,應將其自然風乾或使用溫和的熱源(例如吹風機)進行乾燥。避免使用高溫烘箱,以確保容量瓶的精度。

【評論主題】3. 選出 BrF3 正確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A) sp3d;雙三角錐;T-型 (B) sp3;四面體;三角錐(C) sp3d;雙三角錐;三角錐 (D) sp3;四面體;

【評論內容】

為了確定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我們首先要考慮布朗原子周圍的電子對數量。

Br(布朗)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它有7個價電子。與3個F(氟)原子結合後,Br還有兩對孤立的電子對。所以,Br周圍有5個電子對,包括3個共享的電子對(與F原子結合)和2個非共享的電子對(孤立電子對)。

根據VSEPR理論,5個電子對意味著Br原子的混成軌域為sp3d。電子對形狀為雙三角錐。但是,由於兩個孤立電子對,幾何結構將不同於雙三角錐。孤立電子對與共享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會使3個F原子排列成T型結構。

因此,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分別為sp3d、雙三角錐和T型。答案是選項(A) sp3d;雙三角錐;T-型。

【評論主題】2. 加熱氧化汞可以產生氧氣,其反應的數據如下:△H° = 90.84 kJ/molS°(Hg) = 76.02 J/K·molS°(O2) = 205.0 J/K·molS°(HgO) = 70.2

【評論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反應的熵變(ΔS)。反應熵變為產物的熵減去反應物的熵: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210.73 J/K·mol

反應熵變是: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199.27 J/K·mol

現在,我們將這些數據代入Gibbs自由能方程: ΔG = ΔH - TΔS

因為我們需要找到自發反應的溫度,所以當ΔG = 0時,反應是自發的。將ΔG設為0,我們可以解出T: 0 = 90.84 kJ/mol - T × (-199.27 J/K·mol)

注意單位需要保持一致,我們將 ΔH 轉換為焦耳: 0 = 90840 J/mol - T × (-199.27 J/K·mol)

將T移到等式左邊,我...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對於平衡常數表達式,我們只考慮氣態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固態物質和純液態物質不會出現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排除固態物質 Fe2O3(s) 和 Fe(s)。根據此原則,平衡常數表達式應該是:

Kc = [H2O]^3 / [H2]^3

因此,答案為 (C) Kc = [H2O]^3 / [H2]^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要根據 Graham's law of effusion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 Graham's law 公式:

速率比 = √(M2 / M1)

其中,速率比為兩種氣體逸散速率之比,M1 和 M2 分別為這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

題目中已知速率比為化合物與氖氣的逸散速率之比,即 0.411 倍。因此,我們有:

0.411 = √(20 / M1)

接下來,需要求解 M1,即化合物的摩爾質量:

M1 = 20 / (0.411)^2 ≈ 118.27

現在我們要確定哪個選項最接近 118.27 的摩爾質量。

(A) CHCl3: 12 + 1 + 3 * 35.5 = 119 (B) CH2Cl2: 12 + 2 + 2 * 35.5 = 84 (C) C2H2Cl2: 2 * 12 + 2 + 2 * 35.5 = 96 (D) C2H3Cl: 2 * 12 + 3 + 35.5 = 62

選項 (A) CHCl3 的摩爾質量最接近 118.27,因此答案為 (A) CHCl3...

【評論主題】38.若一位女性月經週期規律為 35 天,則排卵約發生在第幾天?(A)第 7 天(B)第 14 天(C)第 21 天(D)第 28 天

【評論內容】排卵日是一個女性月經週期中卵子經由卵巢排...

【評論主題】47. A + B → C + D,此反應的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反應在所有溫度下均不會自發(B) 溫度低於 10 K 時,反

【評論內容】

為了判斷反應是否自發,我們可以使用Gibbs自由能變化(ΔG)的概念。根據公式 ΔG = ΔH - TΔS,若 ΔG < 0,則反應自發。

在這個問題中,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要使 ΔG < 0,我們需要使 TΔS > ΔH。將 ΔS 轉換為 kJ/mol,我們得到 ΔS = 0.05 kJ/K·mol。

將數值代入公式,我們得到 T > (40 kJ/mol) / (0.05 kJ/K·mol) = 800 K。

因此,選項 (C) 正確:溫度高於 800 K 時,反應會自發。

【評論主題】39.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molecular orbital model),下述何者為順磁性(paramagnetic)分子?(A) B2 (B) C2 (C) N2 (D) F2

【評論內容】

(A) B2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順磁性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在這些選項中,B2 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因此是順磁性分子。

【評論主題】32. 依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下列何者為 SF6可能之幾何結構?(A) trigonal bipyram

【評論內容】

(D) octahedral

根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SF6 具有六個價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空間中分布得儘可能遠離。這樣的幾何結構是八面體。

【評論主題】33. 請問八面體錯合物離子[Co(NH3)4F2]+有多少個異構物(isomer)?(A) 2 (B) 3 (C) 4 (D) 6

【評論內容】

(A) 2

八面體錯★★★★ [☆☆(☆☆3)4☆2]...

【評論主題】13. 當 57 J 的功作用於一個放熱 24 J 的系統時,該系統的內能變化為何?(A) +33 J (B) –33 J (C) +81 J (D) –81 J

【評論內容】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改變可表示為: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統的內能變化,Q 是熱量,W 是系統所作的功。

在這個問題中,系統的功 W 為 +57 J,因為是外部作用在系統上的功。系統放熱 24 J,因此 Q 為 -24 J(熱量從系統流失,所以為負值)。

將給定的值代入方程:

ΔU = (-24 J) + (+57 J) = +33 J

所以,系統的內能變化為 +33 J,答案是 (A) +33 J。

【評論主題】14. 下列關於半生期(half-life time)的敘述,何者正確?(A)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正比(B)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反比(C) 一級

【評論內容】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對於一級反應,半生期是一個恆定的值,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無關。一級反應的半生期(t₁/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₁/₂ = ln(2) / k

其中,k 是反應速率常數。可以看出,半生期僅與反應速率常數有關,與初始濃度無關。所以正確答案是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評論主題】17. 丙烯為需謹慎運輸避免爆炸的氣體,關於丙烯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丙烯為平面分子(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

【評論內容】

(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錯誤。丙烯分子的碳原子呈鏈狀排列,但不是直線。由於 sp2 混成,碳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20°。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正確。順反異構物主要存在於具有碳碳雙鍵的分子中,當雙鍵附近有不同的取代基時。由於丙烯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並且兩端的取代基相同(氫原子),因此它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錯誤。丙烯具有同分異構物,例如異丙烯(C3H6),異丙烯中三個碳原子呈分支排列。

因此,正確答案是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評論主題】19. 關於碳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內容】

有機化學主要研究碳與其他元素(例如氫、氧、氮等)之間的化合物。因此,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

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

(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錯誤。碳原子有四個價電子,可以形成四個共價鍵,例如 CH4(甲烷)。

(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錯誤。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此外,石墨的硬度較低,具有潤滑性。

(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錯誤。雖然碳是非金屬元素,但其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導電性。

所以正確答案是 (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主題】12. 一個自發性吸熱反應的亂度變化應為?(A) 正值 (B) 負值 (C) 零 (D) 無法判斷

【評論內容】

A) 正值

自發性吸熱反應是指在給定條件下,反應自然發生而無需外界能量輸入的反應。自發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為負值。

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ΔG = ΔH - TΔS

其中,ΔH 表示焓變,T 表示絕對溫度,ΔS 表示亂度變化。

對於吸熱反應,焓變(ΔH)為正值。要使 ΔG 為負值,亂度變化(ΔS)必須為正值,這樣在適當的溫度下,TΔS 項可以抵消 ΔH 項,使 ΔG 為負值。所以,對於自發性吸熱反應,亂度變化應為正值。

【評論主題】9. 以下實驗操作,何者不正確?(A) 觀測量筒中溶液的體積時,將量筒置於水平桌面上,視線與液面切齊平視(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C) 酒精燈使用完後,以瓶蓋熄火(D) 稀釋

【評論內容】

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

這個選項不正確,因為在高溫下烘乾容量瓶可能會導致瓶子的容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精確的量測。在清洗容量瓶後,應將其自然風乾或使用溫和的熱源(例如吹風機)進行乾燥。避免使用高溫烘箱,以確保容量瓶的精度。

【評論主題】3. 選出 BrF3 正確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A) sp3d;雙三角錐;T-型 (B) sp3;四面體;三角錐(C) sp3d;雙三角錐;三角錐 (D) sp3;四面體;

【評論內容】

為了確定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我們首先要考慮布朗原子周圍的電子對數量。

Br(布朗)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它有7個價電子。與3個F(氟)原子結合後,Br還有兩對孤立的電子對。所以,Br周圍有5個電子對,包括3個共享的電子對(與F原子結合)和2個非共享的電子對(孤立電子對)。

根據VSEPR理論,5個電子對意味著Br原子的混成軌域為sp3d。電子對形狀為雙三角錐。但是,由於兩個孤立電子對,幾何結構將不同於雙三角錐。孤立電子對與共享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會使3個F原子排列成T型結構。

因此,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分別為sp3d、雙三角錐和T型。答案是選項(A) sp3d;雙三角錐;T-型。

【評論主題】2. 加熱氧化汞可以產生氧氣,其反應的數據如下:△H° = 90.84 kJ/molS°(Hg) = 76.02 J/K·molS°(O2) = 205.0 J/K·molS°(HgO) = 70.2

【評論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反應的熵變(ΔS)。反應熵變為產物的熵減去反應物的熵: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210.73 J/K·mol

反應熵變是: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199.27 J/K·mol

現在,我們將這些數據代入Gibbs自由能方程: ΔG = ΔH - TΔS

因為我們需要找到自發反應的溫度,所以當ΔG = 0時,反應是自發的。將ΔG設為0,我們可以解出T: 0 = 90.84 kJ/mol - T × (-199.27 J/K·mol)

注意單位需要保持一致,我們將 ΔH 轉換為焦耳: 0 = 90840 J/mol - T × (-199.27 J/K·mol)

將T移到等式左邊,我...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對於平衡常數表達式,我們只考慮氣態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固態物質和純液態物質不會出現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排除固態物質 Fe2O3(s) 和 Fe(s)。根據此原則,平衡常數表達式應該是:

Kc = [H2O]^3 / [H2]^3

因此,答案為 (C) Kc = [H2O]^3 / [H2]^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要根據 Graham's law of effusion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 Graham's law 公式:

速率比 = √(M2 / M1)

其中,速率比為兩種氣體逸散速率之比,M1 和 M2 分別為這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

題目中已知速率比為化合物與氖氣的逸散速率之比,即 0.411 倍。因此,我們有:

0.411 = √(20 / M1)

接下來,需要求解 M1,即化合物的摩爾質量:

M1 = 20 / (0.411)^2 ≈ 118.27

現在我們要確定哪個選項最接近 118.27 的摩爾質量。

(A) CHCl3: 12 + 1 + 3 * 35.5 = 119 (B) CH2Cl2: 12 + 2 + 2 * 35.5 = 84 (C) C2H2Cl2: 2 * 12 + 2 + 2 * 35.5 = 96 (D) C2H3Cl: 2 * 12 + 3 + 35.5 = 62

選項 (A) CHCl3 的摩爾質量最接近 118.27,因此答案為 (A) CHCl3...

【評論主題】39.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molecular orbital model),下述何者為順磁性(paramagnetic)分子?(A) B2 (B) C2 (C) N2 (D) F2

【評論內容】

(A) B2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順磁性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在這些選項中,B2 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因此是順磁性分子。

【評論主題】47. A + B → C + D,此反應的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反應在所有溫度下均不會自發(B) 溫度低於 10 K 時,反

【評論內容】

為了判斷反應是否自發,我們可以使用Gibbs自由能變化(ΔG)的概念。根據公式 ΔG = ΔH - TΔS,若 ΔG < 0,則反應自發。

在這個問題中,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要使 ΔG < 0,我們需要使 TΔS > ΔH。將 ΔS 轉換為 kJ/mol,我們得到 ΔS = 0.05 kJ/K·mol。

將數值代入公式,我們得到 T > (40 kJ/mol) / (0.05 kJ/K·mol) = 800 K。

因此,選項 (C) 正確:溫度高於 800 K 時,反應會自發。

【評論主題】32. 依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下列何者為 SF6可能之幾何結構?(A) trigonal bipyram

【評論內容】

(D) octahedral

根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SF6 具有六個價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空間中分布得儘可能遠離。這樣的幾何結構是八面體。

【評論主題】33. 請問八面體錯合物離子[Co(NH3)4F2]+有多少個異構物(isomer)?(A) 2 (B) 3 (C) 4 (D) 6

【評論內容】

(A) 2

八面體錯★★★★ [☆☆(☆☆3)4☆2]...

【評論主題】14. 下列關於半生期(half-life time)的敘述,何者正確?(A)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正比(B)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反比(C) 一級

【評論內容】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對於一級反應,半生期是一個恆定的值,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無關。一級反應的半生期(t₁/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₁/₂ = ln(2) / k

其中,k 是反應速率常數。可以看出,半生期僅與反應速率常數有關,與初始濃度無關。所以正確答案是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評論主題】12. 一個自發性吸熱反應的亂度變化應為?(A) 正值 (B) 負值 (C) 零 (D) 無法判斷

【評論內容】

A) 正值

自發性吸熱反應是指在給定條件下,反應自然發生而無需外界能量輸入的反應。自發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為負值。

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ΔG = ΔH - TΔS

其中,ΔH 表示焓變,T 表示絕對溫度,ΔS 表示亂度變化。

對於吸熱反應,焓變(ΔH)為正值。要使 ΔG 為負值,亂度變化(ΔS)必須為正值,這樣在適當的溫度下,TΔS 項可以抵消 ΔH 項,使 ΔG 為負值。所以,對於自發性吸熱反應,亂度變化應為正值。

【評論主題】19. 關於碳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內容】

有機化學主要研究碳與其他元素(例如氫、氧、氮等)之間的化合物。因此,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

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

(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錯誤。碳原子有四個價電子,可以形成四個共價鍵,例如 CH4(甲烷)。

(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錯誤。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此外,石墨的硬度較低,具有潤滑性。

(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錯誤。雖然碳是非金屬元素,但其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導電性。

所以正確答案是 (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主題】13. 當 57 J 的功作用於一個放熱 24 J 的系統時,該系統的內能變化為何?(A) +33 J (B) –33 J (C) +81 J (D) –81 J

【評論內容】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改變可表示為: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統的內能變化,Q 是熱量,W 是系統所作的功。

在這個問題中,系統的功 W 為 +57 J,因為是外部作用在系統上的功。系統放熱 24 J,因此 Q 為 -24 J(熱量從系統流失,所以為負值)。

將給定的值代入方程:

ΔU = (-24 J) + (+57 J) = +33 J

所以,系統的內能變化為 +33 J,答案是 (A) +33 J。

【評論主題】17. 丙烯為需謹慎運輸避免爆炸的氣體,關於丙烯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丙烯為平面分子(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

【評論內容】

(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錯誤。丙烯分子的碳原子呈鏈狀排列,但不是直線。由於 sp2 混成,碳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20°。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正確。順反異構物主要存在於具有碳碳雙鍵的分子中,當雙鍵附近有不同的取代基時。由於丙烯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並且兩端的取代基相同(氫原子),因此它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錯誤。丙烯具有同分異構物,例如異丙烯(C3H6),異丙烯中三個碳原子呈分支排列。

因此,正確答案是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評論主題】9. 以下實驗操作,何者不正確?(A) 觀測量筒中溶液的體積時,將量筒置於水平桌面上,視線與液面切齊平視(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C) 酒精燈使用完後,以瓶蓋熄火(D) 稀釋

【評論內容】

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

這個選項不正確,因為在高溫下烘乾容量瓶可能會導致瓶子的容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精確的量測。在清洗容量瓶後,應將其自然風乾或使用溫和的熱源(例如吹風機)進行乾燥。避免使用高溫烘箱,以確保容量瓶的精度。

【評論主題】2. 加熱氧化汞可以產生氧氣,其反應的數據如下:△H° = 90.84 kJ/molS°(Hg) = 76.02 J/K·molS°(O2) = 205.0 J/K·molS°(HgO) = 70.2

【評論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反應的熵變(ΔS)。反應熵變為產物的熵減去反應物的熵: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210.73 J/K·mol

反應熵變是: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199.27 J/K·mol

現在,我們將這些數據代入Gibbs自由能方程: ΔG = ΔH - TΔS

因為我們需要找到自發反應的溫度,所以當ΔG = 0時,反應是自發的。將ΔG設為0,我們可以解出T: 0 = 90.84 kJ/mol - T × (-199.27 J/K·mol)

注意單位需要保持一致,我們將 ΔH 轉換為焦耳: 0 = 90840 J/mol - T × (-199.27 J/K·mol)

將T移到等式左邊,我...

【評論主題】3. 選出 BrF3 正確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A) sp3d;雙三角錐;T-型 (B) sp3;四面體;三角錐(C) sp3d;雙三角錐;三角錐 (D) sp3;四面體;

【評論內容】

為了確定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我們首先要考慮布朗原子周圍的電子對數量。

Br(布朗)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它有7個價電子。與3個F(氟)原子結合後,Br還有兩對孤立的電子對。所以,Br周圍有5個電子對,包括3個共享的電子對(與F原子結合)和2個非共享的電子對(孤立電子對)。

根據VSEPR理論,5個電子對意味著Br原子的混成軌域為sp3d。電子對形狀為雙三角錐。但是,由於兩個孤立電子對,幾何結構將不同於雙三角錐。孤立電子對與共享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會使3個F原子排列成T型結構。

因此,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分別為sp3d、雙三角錐和T型。答案是選項(A) sp3d;雙三角錐;T-型。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對於平衡常數表達式,我們只考慮氣態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固態物質和純液態物質不會出現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排除固態物質 Fe2O3(s) 和 Fe(s)。根據此原則,平衡常數表達式應該是:

Kc = [H2O]^3 / [H2]^3

因此,答案為 (C) Kc = [H2O]^3 / [H2]^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要根據 Graham's law of effusion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 Graham's law 公式:

速率比 = √(M2 / M1)

其中,速率比為兩種氣體逸散速率之比,M1 和 M2 分別為這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

題目中已知速率比為化合物與氖氣的逸散速率之比,即 0.411 倍。因此,我們有:

0.411 = √(20 / M1)

接下來,需要求解 M1,即化合物的摩爾質量:

M1 = 20 / (0.411)^2 ≈ 118.27

現在我們要確定哪個選項最接近 118.27 的摩爾質量。

(A) CHCl3: 12 + 1 + 3 * 35.5 = 119 (B) CH2Cl2: 12 + 2 + 2 * 35.5 = 84 (C) C2H2Cl2: 2 * 12 + 2 + 2 * 35.5 = 96 (D) C2H3Cl: 2 * 12 + 3 + 35.5 = 62

選項 (A) CHCl3 的摩爾質量最接近 118.27,因此答案為 (A) CHCl3...

【評論主題】47. A + B → C + D,此反應的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反應在所有溫度下均不會自發(B) 溫度低於 10 K 時,反

【評論內容】

為了判斷反應是否自發,我們可以使用Gibbs自由能變化(ΔG)的概念。根據公式 ΔG = ΔH - TΔS,若 ΔG < 0,則反應自發。

在這個問題中,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要使 ΔG < 0,我們需要使 TΔS > ΔH。將 ΔS 轉換為 kJ/mol,我們得到 ΔS = 0.05 kJ/K·mol。

將數值代入公式,我們得到 T > (40 kJ/mol) / (0.05 kJ/K·mol) = 800 K。

因此,選項 (C) 正確:溫度高於 800 K 時,反應會自發。

【評論主題】39.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molecular orbital model),下述何者為順磁性(paramagnetic)分子?(A) B2 (B) C2 (C) N2 (D) F2

【評論內容】

(A) B2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順磁性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在這些選項中,B2 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因此是順磁性分子。

【評論主題】32. 依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下列何者為 SF6可能之幾何結構?(A) trigonal bipyram

【評論內容】

(D) octahedral

根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SF6 具有六個價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空間中分布得儘可能遠離。這樣的幾何結構是八面體。

【評論主題】33. 請問八面體錯合物離子[Co(NH3)4F2]+有多少個異構物(isomer)?(A) 2 (B) 3 (C) 4 (D) 6

【評論內容】

(A) 2

八面體錯★★★★ [☆☆(☆☆3)4☆2]...

【評論主題】17. 丙烯為需謹慎運輸避免爆炸的氣體,關於丙烯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丙烯為平面分子(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

【評論內容】

(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錯誤。丙烯分子的碳原子呈鏈狀排列,但不是直線。由於 sp2 混成,碳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20°。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正確。順反異構物主要存在於具有碳碳雙鍵的分子中,當雙鍵附近有不同的取代基時。由於丙烯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並且兩端的取代基相同(氫原子),因此它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錯誤。丙烯具有同分異構物,例如異丙烯(C3H6),異丙烯中三個碳原子呈分支排列。

因此,正確答案是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評論主題】12. 一個自發性吸熱反應的亂度變化應為?(A) 正值 (B) 負值 (C) 零 (D) 無法判斷

【評論內容】

A) 正值

自發性吸熱反應是指在給定條件下,反應自然發生而無需外界能量輸入的反應。自發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為負值。

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ΔG = ΔH - TΔS

其中,ΔH 表示焓變,T 表示絕對溫度,ΔS 表示亂度變化。

對於吸熱反應,焓變(ΔH)為正值。要使 ΔG 為負值,亂度變化(ΔS)必須為正值,這樣在適當的溫度下,TΔS 項可以抵消 ΔH 項,使 ΔG 為負值。所以,對於自發性吸熱反應,亂度變化應為正值。

【評論主題】14. 下列關於半生期(half-life time)的敘述,何者正確?(A)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正比(B)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反比(C) 一級

【評論內容】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對於一級反應,半生期是一個恆定的值,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無關。一級反應的半生期(t₁/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₁/₂ = ln(2) / k

其中,k 是反應速率常數。可以看出,半生期僅與反應速率常數有關,與初始濃度無關。所以正確答案是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評論主題】13. 當 57 J 的功作用於一個放熱 24 J 的系統時,該系統的內能變化為何?(A) +33 J (B) –33 J (C) +81 J (D) –81 J

【評論內容】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改變可表示為: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統的內能變化,Q 是熱量,W 是系統所作的功。

在這個問題中,系統的功 W 為 +57 J,因為是外部作用在系統上的功。系統放熱 24 J,因此 Q 為 -24 J(熱量從系統流失,所以為負值)。

將給定的值代入方程:

ΔU = (-24 J) + (+57 J) = +33 J

所以,系統的內能變化為 +33 J,答案是 (A) +33 J。

【評論主題】19. 關於碳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內容】

有機化學主要研究碳與其他元素(例如氫、氧、氮等)之間的化合物。因此,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

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

(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錯誤。碳原子有四個價電子,可以形成四個共價鍵,例如 CH4(甲烷)。

(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錯誤。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此外,石墨的硬度較低,具有潤滑性。

(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錯誤。雖然碳是非金屬元素,但其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導電性。

所以正確答案是 (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主題】9. 以下實驗操作,何者不正確?(A) 觀測量筒中溶液的體積時,將量筒置於水平桌面上,視線與液面切齊平視(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C) 酒精燈使用完後,以瓶蓋熄火(D) 稀釋

【評論內容】

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

這個選項不正確,因為在高溫下烘乾容量瓶可能會導致瓶子的容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精確的量測。在清洗容量瓶後,應將其自然風乾或使用溫和的熱源(例如吹風機)進行乾燥。避免使用高溫烘箱,以確保容量瓶的精度。

【評論主題】3. 選出 BrF3 正確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A) sp3d;雙三角錐;T-型 (B) sp3;四面體;三角錐(C) sp3d;雙三角錐;三角錐 (D) sp3;四面體;

【評論內容】

為了確定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我們首先要考慮布朗原子周圍的電子對數量。

Br(布朗)的原子序數為35,因此它有7個價電子。與3個F(氟)原子結合後,Br還有兩對孤立的電子對。所以,Br周圍有5個電子對,包括3個共享的電子對(與F原子結合)和2個非共享的電子對(孤立電子對)。

根據VSEPR理論,5個電子對意味著Br原子的混成軌域為sp3d。電子對形狀為雙三角錐。但是,由於兩個孤立電子對,幾何結構將不同於雙三角錐。孤立電子對與共享電子對之間的排斥力會使3個F原子排列成T型結構。

因此,BrF3的中心原子混成軌域、電子對形狀以及分子幾何結構分別為sp3d、雙三角錐和T型。答案是選項(A) sp3d;雙三角錐;T-型。

【評論主題】2. 加熱氧化汞可以產生氧氣,其反應的數據如下:△H° = 90.84 kJ/molS°(Hg) = 76.02 J/K·molS°(O2) = 205.0 J/K·molS°(HgO) = 70.2

【評論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反應的熵變(ΔS)。反應熵變為產物的熵減去反應物的熵: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210.73 J/K·mol

反應熵變是: ΔS = S°(Hg) + S°(O2) - S°(HgO) = 76.02 J/K·mol - (205.0 J/K·mol + 70.29 J/K·mol) = -199.27 J/K·mol

現在,我們將這些數據代入Gibbs自由能方程: ΔG = ΔH - TΔS

因為我們需要找到自發反應的溫度,所以當ΔG = 0時,反應是自發的。將ΔG設為0,我們可以解出T: 0 = 90.84 kJ/mol - T × (-199.27 J/K·mol)

注意單位需要保持一致,我們將 ΔH 轉換為焦耳: 0 = 90840 J/mol - T × (-199.27 J/K·mol)

將T移到等式左邊,我...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對於平衡常數表達式,我們只考慮氣態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固態物質和純液態物質不會出現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排除固態物質 Fe2O3(s) 和 Fe(s)。根據此原則,平衡常數表達式應該是:

Kc = [H2O]^3 / [H2]^3

因此,答案為 (C) Kc = [H2O]^3 / [H2]^3。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要根據 Graham's law of effusion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 Graham's law 公式:

速率比 = √(M2 / M1)

其中,速率比為兩種氣體逸散速率之比,M1 和 M2 分別為這兩種氣體的摩爾質量。

題目中已知速率比為化合物與氖氣的逸散速率之比,即 0.411 倍。因此,我們有:

0.411 = √(20 / M1)

接下來,需要求解 M1,即化合物的摩爾質量:

M1 = 20 / (0.411)^2 ≈ 118.27

現在我們要確定哪個選項最接近 118.27 的摩爾質量。

(A) CHCl3: 12 + 1 + 3 * 35.5 = 119 (B) CH2Cl2: 12 + 2 + 2 * 35.5 = 84 (C) C2H2Cl2: 2 * 12 + 2 + 2 * 35.5 = 96 (D) C2H3Cl: 2 * 12 + 3 + 35.5 = 62

選項 (A) CHCl3 的摩爾質量最接近 118.27,因此答案為 (A) CHCl3...

【評論主題】47. A + B → C + D,此反應的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反應在所有溫度下均不會自發(B) 溫度低於 10 K 時,反

【評論內容】

為了判斷反應是否自發,我們可以使用Gibbs自由能變化(ΔG)的概念。根據公式 ΔG = ΔH - TΔS,若 ΔG < 0,則反應自發。

在這個問題中,ΔH° = +40 kJ/mol,ΔS° = +50 J/K·mol。要使 ΔG < 0,我們需要使 TΔS > ΔH。將 ΔS 轉換為 kJ/mol,我們得到 ΔS = 0.05 kJ/K·mol。

將數值代入公式,我們得到 T > (40 kJ/mol) / (0.05 kJ/K·mol) = 800 K。

因此,選項 (C) 正確:溫度高於 800 K 時,反應會自發。

【評論主題】39.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molecular orbital model),下述何者為順磁性(paramagnetic)分子?(A) B2 (B) C2 (C) N2 (D) F2

【評論內容】

(A) B2

根據分子軌域模型,順磁性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在這些選項中,B2 分子具有未成對電子,因此是順磁性分子。

【評論主題】33. 請問八面體錯合物離子[Co(NH3)4F2]+有多少個異構物(isomer)?(A) 2 (B) 3 (C) 4 (D) 6

【評論內容】

(A) 2

八面體錯★★★★ [☆☆(☆☆3)4☆2]...

【評論主題】32. 依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 valence-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下列何者為 SF6可能之幾何結構?(A) trigonal bipyram

【評論內容】

(D) octahedral

根據價殼層電子對互斥理論,SF6 具有六個價電子對,這些電子對在空間中分布得儘可能遠離。這樣的幾何結構是八面體。

【評論主題】12. 一個自發性吸熱反應的亂度變化應為?(A) 正值 (B) 負值 (C) 零 (D) 無法判斷

【評論內容】

A) 正值

自發性吸熱反應是指在給定條件下,反應自然發生而無需外界能量輸入的反應。自發反應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為負值。

吉布斯自由能變化(ΔG)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

ΔG = ΔH - TΔS

其中,ΔH 表示焓變,T 表示絕對溫度,ΔS 表示亂度變化。

對於吸熱反應,焓變(ΔH)為正值。要使 ΔG 為負值,亂度變化(ΔS)必須為正值,這樣在適當的溫度下,TΔS 項可以抵消 ΔH 項,使 ΔG 為負值。所以,對於自發性吸熱反應,亂度變化應為正值。

【評論主題】17. 丙烯為需謹慎運輸避免爆炸的氣體,關於丙烯的敘述,何者正確?(A) 丙烯為平面分子(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

【評論內容】

(B) 丙烯分子結構中三個碳原子排列呈一直線:錯誤。丙烯分子的碳原子呈鏈狀排列,但不是直線。由於 sp2 混成,碳原子之間的鍵角為 120°。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正確。順反異構物主要存在於具有碳碳雙鍵的分子中,當雙鍵附近有不同的取代基時。由於丙烯僅有一個碳碳雙鍵,並且兩端的取代基相同(氫原子),因此它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D) 丙烯不具有同分異構物:錯誤。丙烯具有同分異構物,例如異丙烯(C3H6),異丙烯中三個碳原子呈分支排列。

因此,正確答案是 (C) 丙烯不具有順反異構物。

【評論主題】14. 下列關於半生期(half-life time)的敘述,何者正確?(A) 二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正比(B)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成反比(C) 一級

【評論內容】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對於一級反應,半生期是一個恆定的值,與反應物的初始濃度無關。一級反應的半生期(t₁/₂)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t₁/₂ = ln(2) / k

其中,k 是反應速率常數。可以看出,半生期僅與反應速率常數有關,與初始濃度無關。所以正確答案是 (D) 一級反應的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值[A]0 無關。

【評論主題】19. 關於碳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內容】

有機化學主要研究碳與其他元素(例如氫、氧、氮等)之間的化合物。因此,所有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

其他選項的解釋如下:

(A) 碳有四個價電子,因此無法形成三個鍵:錯誤。碳原子有四個價電子,可以形成四個共價鍵,例如 CH4(甲烷)。

(B) 石墨不導電且具有高硬度:錯誤。石墨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此外,石墨的硬度較低,具有潤滑性。

(C) 碳是非金屬元素,其所有型態都無法導電:錯誤。雖然碳是非金屬元素,但其中的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具有導電性。

所以正確答案是 (D) 所有有機化合物均含有碳。

【評論主題】9. 以下實驗操作,何者不正確?(A) 觀測量筒中溶液的體積時,將量筒置於水平桌面上,視線與液面切齊平視(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C) 酒精燈使用完後,以瓶蓋熄火(D) 稀釋

【評論內容】

B) 容量瓶使用完後,清洗乾淨放置於烘箱高溫烘乾

這個選項不正確,因為在高溫下烘乾容量瓶可能會導致瓶子的容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精確的量測。在清洗容量瓶後,應將其自然風乾或使用溫和的熱源(例如吹風機)進行乾燥。避免使用高溫烘箱,以確保容量瓶的精度。

【評論主題】13. 當 57 J 的功作用於一個放熱 24 J 的系統時,該系統的內能變化為何?(A) +33 J (B) –33 J (C) +81 J (D) –81 J

【評論內容】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改變可表示為:

ΔU = Q + W

其中,ΔU 是系統的內能變化,Q 是熱量,W 是系統所作的功。

在這個問題中,系統的功 W 為 +57 J,因為是外部作用在系統上的功。系統放熱 24 J,因此 Q 為 -24 J(熱量從系統流失,所以為負值)。

將給定的值代入方程:

ΔU = (-24 J) + (+57 J) = +33 J

所以,系統的內能變化為 +33 J,答案是 (A) +33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