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4. 今年荔枝盛產,果農減價促銷,一斤荔枝賣 50 元,二斤賣 80 元,三斤賣 90 元,四斤賣 100 元。某家庭主婦一次買了四斤荔枝,則其消費者剩餘為?(A)30 元 (B)45 元 (C)6

【評論內容】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是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比如一場電影的票價為20元,可消費者對它的價值是50元,那麼消費者剩餘則是30元。如果想尊重買者的偏好,那麼消費者剩餘不失為經濟福利的一種好的衡量標準。依據本題來看,把一到四斤分別都予以化.....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8. 選情呈現「政黨對決」與「五五波」之際,候選人最害怕出現「奈德效應」(Nader Effect),請問此情況所指為何?(A)布萊德雷效應(Baradley Effect)(B)策略性棄保效應(T

【評論內容】「奈德效應」(Nader Effect)、(C)攪局者效應(Spoiler Effect):http://mypaper.pchome.com.tw/jan84186wen/post/1322487715「奈德效應」(Nader Effect)就是「敗事者效應」(Spoiler Effect)。一個小黨或獨立候選人,雖然勝選機會渺茫,但在一場兩大黨實力相近的選舉中,這個候選人卻很可能會瓜分立場相似候選人的選票,而讓立場相異候選人漁翁得利;這種候選人被稱為敗事者,他對投票結果的影響也被稱為「敗事者效應」。而「奈德效應」乃是因著Ralph Nader之名而來。奈德有「美國消費者運動之父」之稱,他從一九九二年到二○○八年,共參選總統五次,雖然每選必敗,但對民主黨而言,他卻始終是個敗事者,高爾在兩千年以些微票數敗給小布希...

【評論主題】10. 假定有一對夫妻,在結婚時,夫有 100 萬元財產,妻有 200 萬元財產;結婚後,夫從事股票理財工作掙至 1000 萬元財產,妻並無工作導致無收入,但是因繼承財產共計 1000 萬元,此時夫之

【評論內容】www.tyc.moj.gov.tw/ct.asp?xItem=197857&ctNode=28493新法之法定夫妻財產制(新制)與舊法之聯合財產制(舊制)有何不同?一、財產種類:新制:區分為婚前財產及婚後財產。二、所有權:新制:各自所有。三、管理權:新制:各自管理。四、管理費用負擔:新制:各自負擔。五、使用及收益權:新制:各自使用、收益。六、處分權:新制:各自處分其財產。七、債務清償責任:新制: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責任。八、保全措施:新制:婚姻關係存續中夫妻一方所為詐害他方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行為,他方得聲請法院撤銷。九、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新制:1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債務後,應平均分配。2不列入分配之財產: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及慰撫金。3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五年內,夫或妻惡意處分婚後財產之.....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9. 羅爾斯(John Rawls)提出「正義即公平」(justice as fairness)的概念,應用在政策規劃模式上,是屬於哪一種模式?(A)發展規劃模式 (B)理性廣博模式 (C)倫理選擇

【評論內容】依據我自己找到的資料感覺比較像是(C)倫理選擇模式「正義即公平」(justice as fairness):tea.ntue.edu.tw/~linys/html/rawls.htm五、教育政策的制訂需考量弱勢族群的議題,給予積極的差別待遇教育基本法第二條:「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第四條規定:「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法令予以特別保障,並扶助其發展。由此二條條文中可知,教育相關事務所涉及的範圍是全體的人民,而教育政策亦需考量弱勢族群(如原住民、身心障礙者、低社經地位者及女性等)的權益。就Rawls「社會正義」理...

【評論主題】24. 今年荔枝盛產,果農減價促銷,一斤荔枝賣 50 元,二斤賣 80 元,三斤賣 90 元,四斤賣 100 元。某家庭主婦一次買了四斤荔枝,則其消費者剩餘為?(A)30 元 (B)45 元 (C)6

【評論內容】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是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比如一場電影的票價為20元,可消費者對它的價值是50元,那麼消費者剩餘則是30元。如果想尊重買者的偏好,那麼消費者剩餘不失為經濟福利的一種好的衡量標準。

【評論主題】18. 選情呈現「政黨對決」與「五五波」之際,候選人最害怕出現「奈德效應」(Nader Effect),請問此情況所指為何?(A)布萊德雷效應(Baradley Effect)(B)策略性棄保效應(T

【評論內容】「奈德效應」(Nader Effect)、(C)攪局者效應(Spoiler Effect):http://mypaper.pchome.com.tw/jan84186wen/post/1322487715「奈德效應」(Nader Effect)就是「敗事者效應」(Spoiler Effect)。一個小黨或獨立候選人,雖然勝選機會渺茫,但在一場兩大黨實力相近的選舉中,這個候選人卻很可能會瓜分立場相似候選人的選票,而讓立場相異候選人漁翁得利;這種候選人被稱為敗事者,他對投票結果的影響也被稱為「敗事者效應」。而「奈德效應」乃是因著Ralph Nader之名而來。奈德有「美國消費者運動之父」之稱,他從一九九二年到二○○八年,共參選總統五次,雖然每選必敗,但對民主黨而言,他卻始終是個敗事者,高爾在兩千年以些微票數敗給小布希...

【評論主題】10. 假定有一對夫妻,在結婚時,夫有 100 萬元財產,妻有 200 萬元財產;結婚後,夫從事股票理財工作掙至 1000 萬元財產,妻並無工作導致無收入,但是因繼承財產共計 1000 萬元,此時夫之

【評論內容】www.tyc.moj.gov.tw/ct.asp?xItem=197857&ctNode=28493新法之法定夫妻財產制(新制)與舊法之聯合財產制(舊制)有何不同?一、財產種類:新制:區分為婚前財產及婚後財產。二、所有權:新制:各自所有。三、管理權:新制:各自管理。四、管理費用負擔:新制:各自負擔。五、使用及收益權:新制:各自使用、收益。六、處分權:新制:各自處分其財產。七、債務清償責任:新制:各自對其債務負清償責任。八、保全措施:新制:婚姻關係存續中夫妻一方所為詐害他方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行為,他方得聲請法院撤銷。九、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新制:1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債務後,應平均分配。2不列入分配之財產:因...

【評論主題】依我國《刑法》規定,犯罪有「告訴乃論」與「非告訴乃論」的區別。下列有關該等犯罪之追述的類比敘述,何者正確?(A)須由自訴權人依自訴程序起訴:須由檢察官依公訴程序起訴。(B)只能提起自訴,故稱「自訴罪」

【評論內容】題目內文整個排版出現錯誤,正確的格式如下:依我國《刑法》規定,犯罪有「告訴乃論」與「非告訴乃論」的區別。下列有關該等犯罪之追述的類比敘述,何者正確?

【評論主題】2.  ____________   (take) the trash with you, please.

【評論內容】(D)選項現在應該要予以修正,因為現在十二年國教確定要有條件的排富,只有高職免學費,高中有排富門檻

【評論主題】9.____________ Please look at this s   ce. What does it mean? 【習作 P.17】

【評論內容】回應 Peter Hao:他是獲贈門票,所以他門票的成本是零唷!他賣了門票得到一千元,但是他卻也沒有去工作,因此機會成本就是沒去工作的收入一千五!

【評論主題】8.某次數學測驗50人參加,其成績次數分配表如右。試求其標準差為___________分。

【評論內容】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828/post/10617/60465

【評論主題】8.某次數學測驗50人參加,其成績次數分配表如右。試求其標準差為___________分。

【評論內容】權能區分→就是「人民有權,政府有能」各有歸屬。各有作用,並能互相調劑, 不相衝突。 政治的權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政權,就是人民管理政府的權; 一種是治權,就是政府替人民辦事的權。前者屬人民權,後者屬政府                  權,  兩者應有所區分,並相互配合。 人民的政權包括: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 治權則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

...

【評論主題】14.銷售者與購買者的資訊不對稱 較不 會 出現在下列那一市場?(A)新車市場(B)購屋市場(C)股票市場(D)中古車市場

【評論內容】A.因為新車比較不容易出現爭議,B.你買房子的時候,對方可能會隱藏一些不好得資訊,譬如隔壁死過人、附近有夜總會(周杰倫的購屋例子)

【評論主題】一、某企業想要了解員工對福利政策的滿意度,採用分層抽樣,進行員工抽查。此企業依薪資分成三層(I、II、III),各層員工總人數分別為 3000、1500、500 人。各層依簡單隨機抽樣取 300、15

【評論內容】

(一)適當性原則指行為應適合於目的之達成;必要性原則謂行為不超越現實目的之必要程度,亦即達成目的須採影響最輕微之手段;衡量性原則指手段應按目的加以衡判,質言之,任何干涉措施所造成之損害應輕於達成目的所獲致之利益,始具有合法性。

(二)比例原則是作為人民之自由權利不受公權力的不當限制與侵害之準繩;是一種「目的─手段」的關係。目前在公法上廣泛被使用,並且承認其具有憲法位階,對國家權力包括行政、立法及司法等之行使,都適用比例原則。

 1、廣義的內涵:

 可稱為禁止過當原則,其內涵為適當性原則和必要性原則,即干涉與介入之手段必須適於達成所欲完成之目標,同時其手段應為必要,以使目的能具體完成。手段...

【評論主題】人民因為行政機關的不當或違法處分,導致權益受損時可以提出:(A)訴願、行政訴訟(B)請願、行政訴訟(C)請願、民事訴訟(D)請願、訴願

【評論內容】

「訴願」、「請願」及「陳情」有何不同?

答:

一、 「訴願」是指當行政處分影響人民權益時,人民認該行政處分有違法或不當之情形時,即得依法請求原行政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重新審查其合法性或妥適性。

二、 「請願」是指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害或個人權益維護,得向職權所屬之民意機關或各該主管機關直接所為的意見表達。

三、 「陳情」係指人民對於行政興革之建議、行政法令之查詢、行政違失之舉發或行政上權益之維護,以書面或言詞向各機關提出之具體意見表達。

人民對於政府發布之法規,縱認其影響自己權益而有不同意見時,僅能向主管機關請願或陳情,而非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參考法條:訴願法第1條、請願法第2條、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