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Bobbitt倡導活動分析法,對學生未來所需及經驗中一連串的事物加以分析
(A)科學化的課程理論
(B)現象學課程理論
(C)社會批判的課程理論
(D)後現代課程理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89521
統計:A(5319),B(420),C(306),D(69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活動分析法、在課程社會學中,艾波(Apple)以意識型態作為探討課程的主要概念。、課程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吳俊澤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保庇是很科學

【用戶】李明哲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請高手解釋一下相關理論好嗎3Q

【用戶】xu4uap3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obbit科學化課程運動Bobbit以建造鐵路的任務來比喻課程的發展。鐵路的建造者首先規劃好一般的路線,然後進行勘查測量特殊的部分,最後再鋪上鐵軌。因此,Bobbit認為課程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發現使學生生活得更豐富的運動,以及使其擁有更好的能力與個人特質」,經由這個活動分析,就會產生教育目標。其課程設計起點,就是把人類生活活動分析為語言、健康、公民、社交、心智活動、休閒、宗教、親職、實用與職業等十領域。Bobbit堅持活動分析在探討人類實際的活動,並考慮大範圍的人類經驗。資料來源:陳嘉陽中冊P39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資料來源: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