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對於教育的政治功能而言,馬克思主義以衝突理論為基礎,認為教育為政治服務,並以何理論作為批判的基礎?
(A)文化失調(cultural lag)
(B)合法化理論(legitimacy theory)
(C)宿命論
(D)組織理論(organizational theory)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14904
統計:A(124),B(131),C(30),D(81),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衝突面以社會現實面來探討教育在社會的功能(一)以社會不同階層的事實真相,由階段的產生、對立,與國家政府的操弄的角度來探討教育功能。(二)較偏向教育工具的角度,視教育為政治的工具且被有意的操弄。(三)過度強調階級分化與對立(四)亦承認教育傳遞文化、分配職位,促成社會變遷的功能,但這些功能是被動賦予,而無教育的積極性。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1.  在意識型態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之動因,意即教育形成社會變遷(教育→社會變遷); 例如民主的教育助於民主社會的發展,考試主義分數至上的教育形成文憑主義的社會。2.  在經濟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之條件; 例如重視職業技術教育(證照制度)→提高勞工社會地位→改變社會階級結構,加速社會流動→社會變遷。3.  在技術方面:教育常為社會變遷之反映或結果(社會變遷影響教育,社會變遷→教育); 例如工業化、自動化、都市化、現代化、資訊化等社會變遷的型式,會影響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