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提出「科學否證論」(Scientific falsificationism)的是何人?
(A)孔恩(T. Kuhn)
(B)波伯(K. Popper)
(C)孔德(A. Comte)
(D)黑格爾(G. W. F. Hegel)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1719
統計:A(196),B(692),C(163),D(287),E(0)

用户評論

【用戶】educationist6

【年級】

【評論內容】Popper:(1)教育研究者應大膽提出所有假設,然後再去尋找與此假設不符合的經驗事例,不斷修正此假設,乃至將此假設全盤否定,以更貼近教育真實。(2)應以整合觀點,從事教育研究,兼採量化與質性的研究取徑,以掌握教育真實面貌與本質。nnnnnn(3)對於所謂教育研究的實證基礎,不可盡信,而應深入去瞭解是否有與其相違背的經驗事例,以免誤解教育現象的意義。

【用戶】107桃園正式老師❤️函庭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A)孔恩(T. Kuhn)    「典範」指在一研究社群裡,為各個會員分子所認同接受的整體性信念、價值和研究方法。科學具有下列兩個特徵的成就,即稱之為典範。一是,作者的成就空前,因此能從此種科學活動中的敵對學派中,吸引一群忠誠的歸附者;二是,著作中留有很多問題能讓此一科學社群解決。一個科學研究傳統,不論多麼專門,學者加入此一科學社群的研究,都要由研究它的典範著手。社群成員因為共有的典範為基礎,就能信守研究規訓和標準。  典範轉移就是科學革命,指的是在信念或價值或方法上的轉變過程。從一個處於危機中的典範轉移到一個新的典範,絕非一個累積性的過程,即不是把一個舊典範修改引伸就可完成的過程。相反的,它是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