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蘇軾〈王君寶繪堂記〉:「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文中分析「寓意於物」與「留意於物」,旨在強調:
(A)君子應當格物致知,分析物的真意
(B)君子喜好外物必知謹慎,不要受傷害
(C)君子對美的事物不應獨占,應與人分享
(D)君子不可沈溺於嗜好,玩物喪志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21022
統計:A(299),B(69),C(78),D(163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選出與其他相異的選項、經史子集 、代表人物(諸葛亮...)

用户評論

【用戶】Pin-chun W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翻譯: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滯於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會很快樂,即使事物特異也不會成為禍害。如果把心意留滯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會成為禍害,即使是特異的事物也不會感到快樂。

【用戶】張峻瑋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翻譯: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滯於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會很快樂,即使事物特異也不會成為禍害。如果把心意留滯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會成為禍害,即使是特異的事物也不會感到快樂。出處

【用戶】Liz Tse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格物致知【釋義】: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例子】:顧彼西洋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嚴複《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