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臺裔設計師吳季剛,在紐約發表他的 2012 年最新秋裝,和他過去風格大不相同,柔美的芭比特色不見了,這回他結合中性和清朝中國風,打造出以「堅強東方女性」為主題的新路線。吳季剛巧妙結合清朝歷史元素,大塊的紅、黑、紫色布料,也讓他這回的作品更顯大器。吳季剛:「我想這是以最個人的方式,來表現我對於我出身的榮耀。」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將中國風結合服飾,為官方文化與民間文化之結合
(B)此種設計概念可展現其「文化創新」
(C)以「紅、黑、紫」描繪中國風,為一種「文化符碼」的象徵
(D)畫線部分為其「文化認同」的展現。

參考答案

答案:B,C,D
難度:適中0.552632
統計:A(3),B(30),C(30),D(36),E(0)

用户評論

【用戶】JEREMY6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文化創新文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傳播,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都包含著文化創新的意義。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用戶】JEREMY65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文化認同文化認同(英語:cultural identity)是對一個群體或文化的身份認同(感),又或者是指個人受其所屬的群體或文化影響,而對該群體或文化產生的認同感。文化認同與身份政治相似並有重疊,但兩者意義並不相同。關於「文化認同」,它所回答的是「我們是誰?」亨廷頓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並以某種象徵物作為標誌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如旗幟、十字架、新月形、甚至頭蓋等等。亨廷頓認為「文化認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最有意義的東西」。總之,「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

【用戶】阿四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畫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