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我國哪一本古書中對於情緒已有所討論,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A)《論語》
(B)《孟子》
(C)《大學》
(D)《中庸》。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59124
統計:A(19),B(8),C(8),D(208),E(0)

用户評論

【用戶】Debi Che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原文】  天命之謂性1,率性之謂道2,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3。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4;發而皆中節5,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注釋】1.天命:天賦。朱熹解釋說:「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這裏的天命(天賦)實際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稟賦,並無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這裏是「沒有什麼更……」的意思。見:顯現,明顯。乎:於,在這裏有比較的意味。4.中:符合。5.節...

【用戶】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中庸》的第一章──〈天命之謂性〉全文如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此篇文章的宗旨,是在敘述道之本源,其中論及君子應當戒慎恐懼,時時刻刻皆要警惕自己,以防自己產生一些錯誤的思想或行為。透過自我的省察、反省與檢查,行事求中和而不偏不倚,亦即是佛法上所說,要不即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