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曾老師讓小朋友在科學角探索幾種不同的球,小朋友在丟擲與投射的過程中,發現有些球很有彈性,但是有些球一點彈性都沒有。請問老師提供這樣的經驗是幫助幼兒建構皮亞傑所指的哪一種知識?
(A) 數學邏輯知識
(B) 社會知識
(C) 物理知識
(D) 操作知識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33333
統計:A(26),B(1),C(360),D(45),E(0)

用户評論

【用戶】圈圈兒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物理性知識-知識的獲得是透過五官對外在世界的認知(ex.摸著球說"軟軟的")邏輯-數學性知識-強調事物間的關係,來自於個體內在的建構,而不存在於物體本身(ex.a球比b球大)社會性知識-人與人之間共識下所產生的知識(ex.端午節吃粽子)

【用戶】張嘉芳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Piaget知識論:雖強調知識分為三種,但不表示這三種知識彼此獨立。在孩子建構知識過程中,這三種知識彼此間是相互交疊在一起的彼此會影響的。思考的根本源自數理邏輯知識,也就是個體要「創造出物體與物體間的關係」才顯示出個體更高層次的思考。此關係並非源自一個行動,而協調比較多個行動的結果。(1) 物理性知識:指存在物體本身的知識。這些知識可經由各體觀察或個體行動而獲得。 對物理世界(屬性)的認識,如:電學、光學、力學......球軟軟的,彈起。●體移動活動:幼兒對物體採取不同行動來觀察其不同的後果,如用不同力量丟球,觀察其遠近變化,此類活動僅是物體的移動,但未改變物體的本質。●物體改變活動:此類活動是物體本身改變,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