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 ⑵計算B 的製程能力指標Cp,Cpk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18031
統計:A(34),B(2459),C(380),D(13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釋、不食嗟來食、十三經書

用户評論

【用戶】Judith Ho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用戶】Cami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沒錯!C有勘誤喔,是餓死事大,失節事小

【用戶】茉茉·貝莉雅·戴比路克(已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C好像改過答案 原本跟10F說的一樣

【用戶】茉茉·貝莉雅·戴比路克(已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依據本文敘述,餓者的態度是:(A)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B) 士可死,不可辱(C)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D) 雖不食而心存感謝 修改成為《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依據本文敘述,餓者的態度是:(A)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B) 士可死,不可辱(C) 餓死事大,失節事小(D) 雖不食而心存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