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下列選項何者不符本文意旨?
(A)社會階層分工,人民各居其職,是國家運作的合理制度
(B)在上位者,當凡事親力親為,不假手他人,為天下表率
(C)官吏治理人民,勞心費神,是大人之事,宜為人民所供養
(D)奉獻勞力者,受人統治,要供養別人,是社會分工的表現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17414
統計:A(43),B(234),C(52),D(15),E(0)

用户評論

【用戶】jim711116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翻譯:上位者有其該做的事,百姓有其需做的事有。況且一個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種工匠來替他製備,如果一定要自己製作然後才用,這是待天下的人為齊備了生活所需,在路上疲於奔走,不得安寧。所以說:有些人勞費心思,有些人勞費體力。勞費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勞費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