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12 關於委任契約中受任人之權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受任人得請求預付處理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B)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無息償還之(C)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

【評論內容】

第 545 條 委任人因受任人之請求,應預付處理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A)

第 546 條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償還之,並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B)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負擔必要債務者,得請求委任人代其清償,未至清償期者,得請求委任人提出相當擔保。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得向委任人請求賠償。 (C)

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委任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第 540 條 受任人應將委任事務進行之狀況,報告委任人,委任關係終止時,應明確報告其顛末。(D)

【評論主題】6 關於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思維興起的促成因素,下列何者較有關係?(A)重振社會的公平正義 (B)反國家主義的思潮(C)遏止公部門貪腐的發生 (D)鞏固官僚體系的主

【評論內容】

(A)重振社會的公平正義–新公共行政倡導

(B)反國家主義的思潮 –新公共管理小而能政府

(C)遏止公部門貪腐的發生–新公共管理民營化並無法遏止貪腐發生,反而容易促其發生

(D)鞏固官僚體系的主張–新公共行政倡導

【評論主題】17 張潮《幽夢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根據上文旨意,下列知己配對何者正確?(A)盧仝與茶 (B)王獻之與鵝 (C)米芾與琵琶 (D)

【評論內容】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王徽之=子猷、周敦頤=濂溪、米芾=米顛、楊貴妃=太真、屈原=靈均、王羲之=右軍

【評論主題】11 .下列何種權利不適用消滅時效?(A)已登記不動產之回復請求權(B)侵權行爲担害賠償請求權(C)扶養請求權(D)借款返還請求權

【評論內容】

釋字第 107 號

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回復請求權,無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評論主題】【題組】8. My brother is a s r. He protects our nation.

【評論內容】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評論主題】17 張潮《幽夢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根據上文旨意,下列知己配對何者正確?(A)盧仝與茶 (B)王獻之與鵝 (C)米芾與琵琶 (D)

【評論內容】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王徽之=子猷、周敦頤=濂溪、米芾=米顛、楊貴妃=太真、屈原=靈均、王羲之=右軍

【評論主題】11 .下列何種權利不適用消滅時效?(A)已登記不動產之回復請求權(B)侵權行爲担害賠償請求權(C)扶養請求權(D)借款返還請求權

【評論內容】

釋字第 107 號

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回復請求權,無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評論主題】【題組】8. My brother is a s r. He protects our nation.

【評論內容】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評論主題】50 下列何者不是哈蒙(M. M. Harmon)認為實踐行政倫理的責任途徑?(A)政治責任 (B)專業責任 (C)個人責任 (D)社會責任

【評論內容】

行政三元責任:Harmon綜合H. Finer(主張外控)與Friedrich(主張內控)兩者的論述提出。

1. 政治責任:國會監督、有限的控制幅度、重視財務和員工績效的內部稽核等等。

2. 個人責任:又稱道德責任,受煎熬的靈魂。

3. 專業責任:NPA及黑堡所鼓吹的主權受託者。

【評論主題】10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本詩描寫的歷史人物是:(A)夫差 (B)句踐 (C)范蠡 (D)伍子胥

【評論內容】

范蠡在幫助越王滅吳之後,認為越王是個「可與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的人」,因此改姓易名,乘舟載西施泛五湖而去。后遂用「五湖心,五湖客,范蠡扁舟」等寫功成心退,避禍遠難;或寫悠閑泛舟,歸隱江湖。

【評論主題】6 我們從民宿走出去,抬頭就看到近在眼前巨大壯觀遼闊的中央山脈,峰巒起伏綿延,光影瞬息萬變。每個人最初看到也都是「哇」「哇」叫著,平常□□□□的作家,到了大山水面前,好像找不到什麼詞彙形容,「哇」「哇

【評論內容】

字斟句酌:形容作文章或說話時態度謹慎。

咬文嚼字:形容賣弄文才、裝腔作勢。

深文周納:深文,嚴苛的法律條文。周納,詳密的構織罪狀。深文周納指不根據事實,而巧妙的援引苛刻的法條,陷人入罪。

摛章繪句:鋪陳辭藻,雕琢文句。

【評論主題】3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恰當?為參加公務人員初等考試,他充分掌握時間勤學苦讀,①「俾晝作夜」。午餐時間即使②「中饋猶虛」,也克勤克儉,只以麵包果腹;每每挑燈夜讀至半夜三更才③「宵衣旰食」,唯盼在

【評論內容】

俾晝作夜:指日夜生活顛倒

中饋猶虛:比喻男子尚未娶妻。

宵衣旰食:形容勤於政事。

人浮於事:工作人員的數量多於工作的需要。

【評論主題】4 有關行政控制幅度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所監督的工作較為複雜且重要者,控制幅度宜大 (B)部屬若有良好判斷力,控制幅度可加大(C)權責劃分清楚明確,控制幅度與部屬人數可增加 (D)工作重複性高

【評論內容】

首先定義: 控制幅度為一個管理者能有效的控制下屬的數目。一.以組織型態來說1.機械式(高架式組織):控制幅度小。2.有機式(扁平式組織):控制幅度大。二.以個人來說....區分成(1)部屬或下屬1.下屬能力越強,分權則階層越少,主管控制幅度越大。2.下屬自動自發程度越低,則集權,主管控制幅度越小。3.下屬工作較標準化,或是簡單化,!重點來了~相關性越低,則主管控制幅度越大。4.若員工的工作較複雜,主管與部屬需密切配合(相關性高),管理幅度較小。(2.)主管本身因素1.管理者能力越強,集權....注意這裡跟組織無關,能力越強管的員工越多,所以他的控制幅度越大2.管理者本身對權力的慾望偏好越大,他底下的所控制的員工就越多,所以控制幅度也越大...

【評論主題】3 當代除了政府重視公共價值,近年私人企業也開始重視企業社會責任。請問這屬於那種組織次級系統的範疇?(A)心理-社會次級系統 (B)管理次級系統 (C)開放次級系統 (D)目標與價值次級系統

【評論內容】

卡斯特與羅森威 ( Kast & Rosenzweig )所著之《組織與管理》一書中的敘述,「組織系統」包括了「五個次級系統」:一、「結構」的「次級系統」: 指組織人員「權責分配」、「正式關係」的「說明」。二、「技術」的「次級系統」: 如何把「輸入」加以「轉變」後「再輸出」。三、「心理-社會」( 社會心理 ) 的「次級系統」: 包括「個人動機」、「地位角色關係」,「影響力」系統。四、「目標」與「價值」的「次級系統」: 考慮「對社會的貢獻」及「符合社會的需求」。五、「管理」的「次級系統」: 主要作為「整合」、「協調」及「控制」的「安排」。

【評論主題】2. 2.「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禮記.禮運》)下列選項何者與「刑仁講讓」中的「刑」字意義相同?(A)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評論內容】

這題答案很怪,下面解釋來自教育部國語辭典

取法、效法。《禮記.禮運》:「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正。通「型」。《詩經.大雅.思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AQ7AFK&o=e0&sec=sec1&op=v&view=0-1

其他網站解釋

以仁德為典型,並講求禮讓。刑:通「型」,以......為典型,意謂動詞。

【評論主題】6.「學未至圓通,合己見則是,違己見則非。如以南方之舟,笑北方之車;以鶴脛之長,憎鳧脛之短也。夫不責己之有見,而責人之異見,豈不悖哉!」(袁宗道〈答友人〉)下列選項最接近本文意旨的是:(A)反對圓通

【評論內容】

語譯

做學問尚未達到圓滿融通的最高境界,容易產生分別心、排他性,凡是意見與我相同者則予以認同,意見與我相左者則不留情地批評,猶如南方走船的人,去訕笑北方行車的人;又像用鶴腿骨的長,去非議小鳥腿骨的短,人與我有認知上的不同便遭致我的責備,這樣難道不是違逆常理嗎?

【評論主題】4.「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懸其子示樂羊,樂羊不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遺之,樂羊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其戰,果下之,遂為魏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文侯之所以

【評論內容】

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對睹師贊說:“樂羊為了我的國家,竟吃了自己兒子的肉。”睹師贊卻說:“連兒子的肉都吃了,還有誰的肉他不敢吃呢!”樂羊攻佔中山國之後,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評論主題】2.孟子曰:「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

【評論內容】

翻譯:

上位者有其該做的事,百姓有其需做的事有。況且一個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種工匠來替他製備,如果一定要自己製作然後才用,這是待天下的人為齊備了生活所需,在路上疲於奔走,不得安寧。所以說:有些人勞費心思,有些人勞費體力。勞費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勞費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評論主題】31 有關非正式組織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旨在組織目標的實現 (B)因興趣互動而結合(C)對組織運作亦有正面功能 (D)可能會妨礙組織運作

【評論內容】

特性

順乎自然(Naturalness)非正式組織完全是人們自願結合而成,故其為順乎自然無人強迫,亦無人故意安排、設計,完全是由人們在組織之中的相互行為彼此瞭解、認同之下,產生感情後所自然結合而成的團體

相互行為(Interaction)人們在組織之中彼此往來、溝通、互相瞭解,因而形成非正式組織。這種互動過程即相互行為。

感情投入(Empathy)因為人員的相互行為而使組織之中的人員彼此認識、瞭解,故非正式組織之中的情感較親密。人員由於彼此之間親密來往的結果,從心理上把各人在某些方面融合成一個整體,包括同情和相互之間的認同,因而以團體的情感作依據,所以其行為缺乏客觀的標準。

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在正式組織之中由於階層節制或功能分工...

【評論主題】23 政治鐵三角理論認為政策是由緊密的三角聯盟來決定,下列何者並非政治鐵三角的成員?(A)行政官僚 (B)國會 (C)政黨 (D)利益團體

【評論內容】

後來西奧多·羅威(TheodoreJ. Lowi)於1969年出版《自由主義的終結》(The Endof Liberalism)一書中,說明利益團體危害美國民主政治運作的三角關係:

1.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

2.行政部門(bureaucracy)

3.國會委員會(congressional committee)

羅威在著作中指出,利益團體遊說國會議員通過相關法案,國會議員為連任也會討好利益團體爭取資源及選票,行政部門則儘量配合國會議員擬定相關政策和財政補助、以俾確保預算。由利益團體、行政部門、國會委員會三者所形成封閉決策圈,壟斷各項政策領域、相互交換利益以保持彼此權力基礎的結構宛如「地下政府」(subgovernment),行政部門在此結構中成為「...

【評論主題】49 美國文官政治中立的規範中,最主要由下列那一項法律來限制公務人員政治活動之範圍或對象?(A)赫奇法(Hatch Act) (B)倫理法典(Code of Ethics)(C)文官改革法(Civil

【評論內容】

赫奇法(Hatch Act)-主要跟行政中立有關

美國於一九三九制定,後經修正補充的「赫奇法」(theHatch Act)規定:公務員可登記參與競選或在選舉中投票;但另規定公務員不得運用職權或影響力,去干擾或影響選舉結果,亦不能對政治管理或活動積極參與。

倫理法典(Codeof Ethics)-多為公務員倫理守則

美國公共行政學會之倫理法典計有32條條文規範,並歸為五大項:

實踐公共利益、尊重憲法法律、展現個人廉潔、倡導倫理組織、追求專業卓越。

文官改革法(CivilService Reform Act)-重視社會公正、政治回應

主要是修正1883年的文官法(潘德頓法),強調設置相關人事機構,促進聯邦公務人員行政效率,並維護功績制原則之實行,以保障聯邦公務人員相關...

【評論主題】40 試問「庫存財產及非消耗品,應建檔管理,並予編號烙印或裝訂標誌」此一規定,和下列何種事務管理工作最沒有關係?(A)安全管理 (B)國有公用財產管理 (C)物品管理 (D)辦公處所管理

【評論內容】

安全管理手冊 第18條

庫存財產及非消耗品,應建檔管理,並予編號烙印或裝訂標誌,每年實施定期盤查及不定期抽查。

【評論主題】6 依「檔案法」第 17 條,若要申請閱覽、抄錄或複製檔案,應以書面敘明理由為之,各機關非有法律依據不得拒絕。第 19 條規定各機關對於申請案件之准駁,應自受理之日起 X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則X

【評論內容】各機關對於第十七條申請案件之准駁,應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其駁回申請者,並應敘明理由。

【評論主題】35 現今的行政組織與政治、社會文化系統皆息息相關且互動頻繁,因此討論組織係屬開放或封閉系統,其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為何?(A)機械觀 (B)「界限」的探討 (C)策略階層的界定 (D)回饋機制

【評論內容】

組織具有界限性:封閉性組織的界限為剛性,不可滲透;開放性組織經由可滲透的界限,與外部環境產生互動;而界限的功能為過濾、確定組織活動的範圍、交切面的觀念。

【評論主題】2 行政學整合理論時期所強調的觀點,下列何者不在其中?(A)強調系統概念 (B)應用生態觀點 (C)注重法令制度 (D)運用權變理論

【評論內容】

整合理論時期(1960至今):又稱之為『系統理論時期』,係1960年代所發展出來的管理理論,以系統分析的理論與方法為基礎,以整合『傳統理論時期』與『修正理論時期』的優點,並彌補其共同的缺點,其採『開放系統』的觀點來研究組織管理,因考量到外在環境因素,使行政學的研究得以大放異彩。

(一)環境系統理論:代表人物:卡斯特(Kast)與羅森威(Rosenzweig),代表著作『組織與管理』,其認為環境系統可分為兩大類:

1.一般(社會)環境:其以最廣義的觀點來看,凡是組織系統界限以外的各種事務皆屬於組織環境,這些環境因素對組織的影響是普通的,故稱之為『一般(社會)環境』,包括『文化環境』、『科學環境』、『教育環境』、『政治環境...

【評論主題】16 「組織中成員共同持有的信念與期望的模式,以形成規範,而有力的影響組織中個人和團體的行為」,是用來界定下列何種概念?(A)組織氣候 (B)組織公民行為 (C)組織承諾 (D)組織文化

【評論內容】

組織氣候:在一個特定環境中個人直接或間接的對這一環境之察覺狀態,是內部環境持久的特質,組織成員會感受到這種特質,而行為也會受其影響。

組織文化:指組織全體成員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團隊意識、思維方式、工作作風、心理預期和團體歸屬感等群體意識的總稱。

【評論主題】5 下列有關哈蒙(M. Harmon)所提出之「行動理論」(action theory)之敘述,何者錯誤?(A)係將現象學應用在公共行政的相關論述之一(B)交互主觀的認識論是構成行動典範基本假定的主要

【評論內容】

哈蒙 ( Harmon ) 「行動典範」與「實證典範」比較表 :

 

行動典範

實證典範

主要目的

強調規範層面,企圖整合各類理論以改進實務

重視解釋和預測的作用,詳細描述研究的過程

基本分析單元

面對面的接觸情境

個人、團體、組織,到國家

自我的假定

主動的 ( 積極的 )、社會的

「被動 / 社會的」;或「被動 / 原子式的」;或「主動 / 原子式的」

認識論

交互主觀性

客觀性

描述的重點

行動者的主觀與社會意義

行為的觀察

解釋的方法

行動者預想的動機和計畫

行為的...

【評論主題】5 學者聖吉(P. Senge)提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其中不包括下列何者?(A)團隊學習 (B)建立共同遠景 (C)單向度思考 (D)自我精進

【評論內容】

彼得聖吉(PeterSenge)-第五項修練一、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學習如何創造自己真正想要的未來,在組織中培養自我實現的能力。二、心智模式(Mental Model)學習發掘內心世界的圖像,並檢視內在圖像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及決策

三、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

將個人的願景整合為組織共同願望的引導原則,激起大家對共同願景的承諾與奉獻。

四、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提高群體溝通的效率,及共同思考、共同創造的能力,讓群體發展出超乎個人才華組合的偉大智識。*為最基本的運作單位五、系統思考(System Thinking)思考、形容及了解系統之間互相關係的方式,幫助我們看清如何才能有效的改變系統。

【評論主題】14 林布隆(C. Lindblom)提出「漸進調適」決策模式,下列何者不是其主要主張?(A)價值與利益衝突不可能完全被調和 (B)社會互動可彌補科學分析的不足(C)政策分析應顧慮權力運作的現實 (D

【評論內容】

(A)林布隆認為在任何分析方法對於解決所有的價值及利益衝突均無能為力。既然決策者不可能「天縱英明」,掌握所有資訊與可能方案,而理性分析的結果又無法解決價值或利益衝突的情況。故林布隆認為廣博理性模式(rationalmodel)在現實社會中根本不可行,因而提出漸進模式。

(B)(C)漸進模式認為決定是透過參與決定者的社會互動來做成的。互動過程中必會顧慮到現實的狀況,而現實發展是漸進的,以較好的方案就現實狀況做些微調整,由於強調漸進調適,故稱為漸進主義。

(D)林布隆(Lindblom,1979)認為廣博理性模型在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可行,因此提出漸進模型。其次,是資料蒐集的問題。林布隆認為理性模型特別需要完整的資料,以瞭解問題的發生、本質、各方的反應、可運用的資源、所需要的成本、可能產生結果等。無不需要充分的資料,做為分析的基礎。但是,政策制訂訂者之人力與時間,都很有限,且資料蒐集的方法與技術至今尚未臻於完備;因此,政策制定者為了預測未來,只能就現有的資料斷章取義。

【評論主題】23 有關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主要在評判政策方案是否可能被接受與順利執行 (B)政治可行性分析為其中一個層面 (C)法律可行性在於判斷政策方案受限於現有法規的程度 (D)時間

【評論內容】

政策方案可行性分析:

1.政治可行性 - 指政策方案在政治方面受到支持的可能性如何,同時還應考慮該方案是否違反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及社會上盛行的價值觀念,如果違反的話,其可行性即告降低。

2.經濟可行性

3.行政可行性

4.法律可行性:分析方案是否違反或超越法令的規定範圍。

5.技術可行性

6.時間可行性:指從時間幅度考慮政策方案執行的可能性如何。包括:  (1)政策方案規劃的研究發展時間  (2)政策方案執行所需的時間  (2)政策方案產生預期後果所需的時間。

7.環境可行性

【評論主題】30 羅聖朋(D. Rosenbloom)從法律途徑論述公共組織的特性,下列何者不在其中?(A)為避免獨立管制委員會濫權,必須容許政治因素持續干擾與介入 (B)公共組織履行裁決功能時,應享有獨立地位

【評論內容】

羅聖朋(D. Rosenbloom)從法律途徑論述公共組織的特性:

ㄧ、管理途徑:強調經濟、效率、效能(3E)。

二、政治途徑:強調多元表達、回應、課責(3R)。

三、「法律途徑」的設計: (一) 乃在建立公平的裁決與化解衝突爭議結構,並讓對抗的雙方能夠提出其爭議論點,詮釋使用規則之證據以解釋自我行為及意圖。 (二) 其特徵為 : 1.「獨立性」; 2.「委員會」的形式;3.「隔離片面」的「接觸」和影響; 4.「獨立聽證」的行政法官; 5.「裁決」的人事配套; 6.另類的爭議化解。

【評論主題】22 有關政策論證(policy argument)的意涵與應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透過不同政策方案間的辯論以爭取支持 (B)相關資訊必須完全確定可信才足以支持政策主張 (C)立論理由意指支持特

【評論內容】

唐恩(Dunn)提出的「六段式論證結構」可以說是政策分析當中相當著名的論證模式,也是目前國內學術界談論較多的論證模式。他以杜爾鳴(Toulmin)所修改的傳統三段論法為基礎,加上他個人的法律隱喻法,提出一個相當完整的六段式論證結構:

1政策資訊(data):指政策分析所需要的資訊,包括政策問題、政策目標、政策方案、政策行動、政策績效的資訊。

2政策主張(claim):政策論辯的基本主張與立場,乃是政策論證中的結構,也是我們進行政策辯論的目的,例如,主張「實施老人年金制」。依其性質,政策主張可分為三種:一為指定性主張(designative claim),以事實描述為基礎,指出實施某項政策的必要性;二為評價性主張(evaluative claim),以價值判斷為...

【評論主題】15 所謂「慈善的干涉主義」是指非營利組織那一種志願服務失效的現象?(A)無法由專業人才來提供相關服務 (B)由掌控慈善組織資源者來決定服務對象 (C)無法提供足夠的集體性財貨與服務 (D)偏重特殊的

【評論內容】

依據撒拉門Salmon所謂的“志願服務失敗”,歸納其內涵主要有四:

一、公益(慈善)的不足:由於公益之不足,而無法提供足夠的集體性財貨與服務,可以從非營利組織之資源來源及其能力觀察之。

二、公益(慈善)的特殊主義:其原因在於單一目的成立宗旨。

三、捐助者對公益(慈善)之干涉:又稱【慈善的干涉主義】。由於募集社會捐款通常集中在少數知名的非營利組織,形成由少數掌握慈善資源者來決定服務對象。

四、公益(慈善)的業餘性:非營利組織的能力有侷限性,其成員無法皆具備專業知識,將使民眾對其提供的服務“有效性”與“可信賴性”產生質疑。

【評論主題】28 甲受乙詐欺而出賣 A 地給乙,尚未交付該地並移轉所有權給乙之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得依法撤銷其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B)甲得依侵權行為之法則請求廢止乙對甲之債權(C)甲得主張乙違反禁止規

【評論內容】

(A)第 92 條因被詐欺或被脅迫而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撤銷其意思表示。但詐欺係由第三人所為者,以相對人明知其事實或可得而知者為限,始得撤銷之。

被詐欺而為之意思表示,其撤銷不得以之對抗善意第三人。

(B)(D)第 198 條因侵權行為對於被害人取得債權者,被害人對該債權之廢止請求權,雖因時效而消滅,仍得拒絕履行。

(C) 「禁止規定」 與強制規定相反,指命令當事人不得為一定行為之法律規定,例如權利能力不得拋棄。

【評論主題】29. 小成、小真和小慧三人一同去找食物。在一天內,小成可以抓20隻羊或40隻魚;小真可以抓10隻羊或20隻魚;小慧可以抓30隻羊或50隻魚。相較於小真,小成和小慧在獵羊與捕魚上的比較利益,下列敘述何

【評論內容】

機會成本低具比較利益

羊:魚

小成20:40=1:2

小真10:20=1:2(抓一隻羊=少兩隻魚)機會成本高

小慧30:50=3:5(抓一隻羊=少5/3隻魚)機會成本低具比較利益

個人理解

【評論主題】12 關於委任契約中受任人之權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受任人得請求預付處理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B)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無息償還之(C)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

【評論內容】

第 545 條 委任人因受任人之請求,應預付處理委任事務之必要費用。(A)

第 546 條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用,委任人應償還之,並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B)

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負擔必要債務者,得請求委任人代其清償,未至清償期者,得請求委任人提出相當擔保。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得向委任人請求賠償。 (C)

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應負責任之人時,委任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

第 540 條 受任人應將委任事務進行之狀況,報告委任人,委任關係終止時,應明確報告其顛末。(D)

【評論主題】6 關於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思維興起的促成因素,下列何者較有關係?(A)重振社會的公平正義 (B)反國家主義的思潮(C)遏止公部門貪腐的發生 (D)鞏固官僚體系的主

【評論內容】

(A)重振社會的公平正義–新公共行政倡導

(B)反國家主義的思潮 –新公共管理小而能政府

(C)遏止公部門貪腐的發生–新公共管理民營化並無法遏止貪腐發生,反而容易促其發生

(D)鞏固官僚體系的主張–新公共行政倡導

【評論主題】17 張潮《幽夢影》:「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根據上文旨意,下列知己配對何者正確?(A)盧仝與茶 (B)王獻之與鵝 (C)米芾與琵琶 (D)

【評論內容】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石以(米顛)為知己,荔枝以(太真)為知己,茶以盧仝、(陸羽)為知己,香草以(靈均)為知己,鵝以(右軍)為知己,琵琶以(明妃)為知己。一與之訂,千秋不移。

王徽之=子猷、周敦頤=濂溪、米芾=米顛、楊貴妃=太真、屈原=靈均、王羲之=右軍

【評論主題】3. When Mom and Dad are busy working, I have to (A) look at (B) look after (C) look for (D) look up

【評論內容】

原本題目

When Mom and Dad are busy working, I have to (A) look at (B) look after (C) look for (D) look up my little brother at home.

題目改這樣比較好

When Mom and Dad are busy working, I have to _________my little brother at home.(A) look at (B) look after (C) look for (D) look up

【評論主題】47 下列教育部單位中,何者為業務部門?(A)教育部總務司 (B)教育部人事處 (C)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D)教育部新聞室

【評論內容】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 

第25條(機關內部單位之層級)

機關之內部單位層級分為一級、二級,得定名如下:

一、一級內部單位:

(一)處:一級機關、相當二級機關之獨立機關及二級機關委員會之業務單位用之。

(二)司:二級機關部之業務單位用之。

(三)組:三級機關業務單位用之。

(四)科:四級機關業務單位用之。

(五)處、室:各級機關輔助單位用之。

【評論主題】11 .下列何種權利不適用消滅時效?(A)已登記不動產之回復請求權(B)侵權行爲担害賠償請求權(C)扶養請求權(D)借款返還請求權

【評論內容】

釋字第 107 號

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回復請求權,無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

【評論主題】【題組】8. My brother is a s r. He protects our nation.

【評論內容】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評論主題】【題組】8. My brother is a s r. He protects our nation.

【評論內容】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評論主題】18 依司法院之解釋,記者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而跟追人民,係屬侵害人民之下列何種權利?(A)行動自由 (B)生存自由 (C)言論自由 (D)遷徙自由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89 號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旨在保護個人之行動自由、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及於公共場域中得合理期待不受侵擾之自由與個人資料自主權

【評論主題】有關機關購置之土地,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各機關因興辦事業需要辦理徵收土地,應依土地徵收條例之規定辦理(B)購置土地、房屋,辦理移轉產權變更換記時,所需之文件,可於買賣成交後交齊(C)土地取得後,應

【評論內容】

第 25 點

各機關取得財產後,應按財產分類編號逐一黏訂標籤,並應注意下列事項:(一)同類型之財產,應將標籤劃一黏訂於顯明處。(二)標籤式樣如附件一,各機關得視需要增設欄項。(三)標籤之質料須經久耐用。(四)土地取得後,應在四周樹立界標。

【評論主題】【題組】⑵甲商店若採用「傳統零售價」法,期末存貨金額為何?(8 分)

【評論內容】

自然法學派:1.主張法律受宗教、道德與自然律約制2.批判概念法學3.強調法律系統有漏洞4.主張司法造法5.無習慣法可以據法理判斷6.法官可以對個案進行利益權衡。

代表人物:盧梭

實證法學派(概念):1.否定自然法學派2.惡法亦法,常被獨裁者利用。

代表人物:墨索里尼、希特勒

純粹法學派(規範):1.反對自然法學派2.法律位階理論。

代表人物:凱爾生

歷史法學派(沿革):1.法律為特定民族社會的慣行,其形成與民族的語言、風俗無異2.法律是民族精神的產物。

代表人物:德國薩維尼、英國梅因

社會法學派:1.以機械法學批判法院的裁判2.提倡活的法律3.目的性的利益法學

功利法學派:1.追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與幸福2.法律為最小限度的道德。

代表人物:英國邊沁、德國耶林克

比較法學派:法律是地理、種族及文化的產物。

代表人物:拉伯爾

【評論主題】【題組】8. My brother is a s r. He protects our nation.

【評論內容】

第 226 條

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付不能者,債權人得請求賠償損害。

前項情形,給付一部不能者,若其他部分之履行,於債權人無利益時,債權人得拒絕該部之給付,請求全部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第 256 條

債權人於有第二百二十六條之情形時,得解除其契約。

【評論主題】6. 每一部刺激的電影都充滿樂趣和令人驚奇的故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關於效率與生產力的概念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兩者基本上都是強調投入與產出之比率 (B)效率是最狹義之生產力 (C)效率的概念可以涵蓋經濟、效能、效益、服務品質等 (D)生產力是最廣義的效率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

【評論主題】四、下圖為一放大器電路,電晶體的 β = 100 、VT = 25mV 、VA = 25V 。【題組】⑴求其輸入阻抗。(6 分)

【評論內容】

須符合「法律行為」並以「繼受取得」的方式取得「動產質權」

(A)繼承取得:繼承雖然是「繼受取得」,但繼承於被繼承人死亡即發生(民1147),不是經由法律行為的方式發生動產質權的變動

(B)時效取得:因為不須當事人合意,所以非「繼受取得」,屬依法律規定(如民772準用民768)取得的「原始取得」

(C)法定質權的取得:法定質權的取得係基於法律規定(如民訴§103),與意定質權取得基於法律行為不同。欠缺法律行為要件。

(D)動產質權與其所擔保之債權一併讓與:此係民295條第一項的規定,係債權讓與的行為。債權讓與係由當事人合意(意思表示)就債權(標的)為移轉的關係,係法律行為。復此要以當事人意思表示合致才能生效,故為「繼受取得」而非「原始取得」

【評論主題】⑵在製作矽元件或矽積體電路時,我們常用氮化矽(Silicon Nitride,Si3N4)作為絕緣層或披覆層(Passivation Layer),如果要以氮化矽作為絕緣層與披覆層,應該分別使用何種技

【評論內容】

重點在--結構化;結構化就是組織內部的業務或功能,都必須與結構內的運作有關,下列選項ABC都屬於結構內的常見的決策系統所慣用的方式,只有D選項,其決策的型態也可以跳脫出結構內的支持系統,所以就只能選D;這是個很高明的陷阱題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