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4.星輝斑「斕」波「瀾」壯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83333
統計:A(3),B(23),C(4),D(20),E(0)

用户評論

【用戶】張完如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動態評量」是指:教師以「測驗-介入-再測驗」的形式,對兒童的一般認知能力或特定學科領域進行持續性學習歷程的評量。借此了解教師介入與兒童認知之間的關係,以及兒童認知發展的可修正程度,確認兒童所能發展的最大學習潛能。並診斷學生學習錯誤原因,提供處方性訊息,以進行適當的補救教學措施。「動態評量」一詞是由Feuerstein(1979)首先使用的,之所以被稱為「動態」,主要是相對於傳統評量的靜態測量的形式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涵義有二:1.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2.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

【用戶】Pojung La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

【用戶】吳金翰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動態評量與傳統的評量方式最大不同之處,乃在於實施介入模式方案,所謂介入模式方案包含五種模式:(一)測驗 - 訓練 - 測驗(Test - Train - Test Assessment)(二)學習潛能評量模式(the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此種模式是Feuerstein針對部分青少年,由於缺乏中介學習經驗而造成認知缺陷的現象所設計的。 於是他將智力界定為,個體運用先前所習得之經驗,來適應新情境的能力。 他在以色列以學習不利的青少年為對象,發展LPAD這種非標準診斷程序,來區辨個體在學習技巧上所受的損害,包含中介的協助並結合評量協助,目的在測出個體缺陷的種類及損害程度,以刑成適切的教學方案。 Feuerstein的動態評量模式,主要在探測學習的本質,以期獲得修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