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3. 下列有關幼兒良知發展之敘述,何者錯誤?
(A)承諾式順從與情境式順從早在幼兒13 個月大時便可以區辨出來
(B)承諾式順從的學步兒傾向於容易接受母親的教導
(C)如果幼兒需要敦促才會遵守規定,則判定其表現出承諾式順從
(D)幼兒是否為承諾式順從與其父母的價值觀有關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69649
統計:A(143),B(77),C(441),D(94),E(0)

用户評論

【用戶】林佳蓁

【年級】

【評論內容】順從的形式1.承諾式順從:自願遵從指示行動(發展出內化良知)(來溫暖而相互回應的親子關係) 2.情境式順從:需要加以敦促才能遵守規定,順從是依賴父母持續的控制 節錄 : 三歲前的心理社會發展 p.317

【用戶】Lyl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兒童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因父母的態度 而形成兩種不同類型的順從方式: ●情境式的順從: 父母親平時以體罰或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較少與孩子有互動或遊戲,總是一板一眼, 對於孩子的行為觀察也較不敏銳,平日採權威式的控制方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是故,孩子會因為畏懼父母親的權威,而屈服或順從父母的要求或期待,並非出自於孩子個人的意願。●承諾式的順從: 父母親與孩子之間有溫暖的關係,彼此之間有親切的互動,父母親對於孩子的需求或疑 問均能給予合宜的回應,並且為孩子設下行 為的合理期待。孩子藉由與父母的互動歷程中,逐漸內化父母的規定及標準,進而自然而然地服從或表現出想與父母合作的渴望和準備。線上測驗: /reponse.php?id=36530390&dostatus=&noslave=1&exp=520#ixzz5AFjx8U4c

【用戶】林佳蓁

【年級】

【評論內容】順從的形式1.承諾式順從:自願遵從指示行動(發展出內化良知)(來溫暖而相互回應的親子關係) 2.情境式順從:需要加以敦促才能遵守規定,順從是依賴父母持續的控制       .....

【用戶】林佳蓁

【年級】

【評論內容】順從的形式1.承諾式順從:自願遵從指示行動(發展出內化良知)(來溫暖而相互回應的親子關係) 2.情境式順從:需要加以敦促才能遵守規定,順從是依賴父母持續的控制       .....看完整詳解

【用戶】花擋住了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兒童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因父母的態度 而形成兩種不同類型的順從方式: ●情境式的順從: 父母親平時以體罰或責罵的方式對待孩子,較少與孩子有互動或遊戲,總是一板一眼, 對於孩子的行為觀察也較不敏銳,平日採權威式的控制方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是故,孩子會因為畏懼父母親的權威,而屈服或順從父母的要求或期待,並非出自於孩子個人的意願。●承諾式的順從: 父母親與孩子之間有溫暖的關係,彼此之間有親切的互動,父母親對於孩子的需求或疑 問均能給予合宜的回應,並且為孩子設下行 為的合理期待。孩子藉由與父母的互動歷程中,逐漸內化父母的規定及標準,進而自然而然地服從或表現出想與父母合作的渴望和準備。線上測驗: http://www.yamol.tw/reponse.php?id=36530390&dostatus=&noslave=1&exp=520#ixzz5AFjx8U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