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下列關於詞語結構的說明,何者正確?
(A)「有明一代」、「至於今是賴」,二句中的「有」、「是」為語助詞 
(B)實「式憑」之、一笑泯「恩仇」是用一個異義的字作陪襯,屬偏義複詞 
(C)「婆娑」、「倥傯」是分開來無獨立意義,因聲音關係構成的複詞,即連綿詞 
(D)「福爾摩沙」、「烏托邦」是純音譯的外來語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48276
統計:A(2),B(4),C(13),D(10),E(0)

用户評論

【用戶】楊竣宇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是」:此。指先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所創的基業。(B)「式」與「憑」同義,依託。(D)「烏托邦」是音譯兼義譯的外來語。

【用戶】Kuan Yun Tse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烏托邦:英語 utopia,原為書名,英人謨爾所著,西元一五一六年出版,分上下兩卷。上卷暴露及指責英國當時政治、社會之腐敗、墮落,下卷則描寫其理想的社會,為一假想的島國,其中設施無不盡善盡美,故後世將烏托邦引為空想或理想的代稱。「烏托邦」與utopia的讀音相似,且能表現出原詞是指一種邦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