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8.張校長主張學生若能從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孝順、誠實、守信等行為,品德教育就成功了。張校長的理念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立場?
(A)德行論(virtue ethics)
(B)義務論(deontology)
(C)效益論(utilitarianism)
(D)道德發展階段論(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3084
統計:A(87),B(3),C(4),D(13),E(0)

用户評論

【用戶】S級教師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義務論(Deontology)代表學者:康德、洛斯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義務論又可分為行為異物論及規則義務論:行為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良心"規則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規則"所以義務論為主內派,但可能會淪為一位的守規範。 效益論(utilitarianism)代表學者:邊沁(Bentham)和米爾(Mill)效益論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屬於利己也立他的快樂主義。 德行論(virtue ethics)代表學者: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史達克(Stocker)亞里斯多德認為「德行是一種習慣養成的氣質傾向」。德行論者強調「實踐智慧」的養成,知道在怎樣的情況下,如何...

【用戶】S級教師-即將考上高中職!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義務論(Deontology)代表學者:康德、洛斯強調行為的正當性,亦即行為動機之純正,而不重視行為的結果。義務論又可分為行為異物論及規則義務論:行為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良心"規則義務論的判斷依據是"規則"所以義務論為主內派,但可能會淪為一位的守規範。 效益論(utilitarianism)代表學者:邊沁(Bentham)和米爾(Mill)效益論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屬於利己也立他的快樂主義。 德行論(virtue ethics)代表學者: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史達克(Stocker)亞里斯多德認為「德行是一種習慣養成的氣質傾向」。德行論者強調「實踐智慧」的養成,知道在怎樣的情況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