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44.在《雨霖鈴》一詞中,可以判斷其所描寫季節的句子為:
(A)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B)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C)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D)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8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找關鍵字:寒蟬→又稱寒螿、寒蜩。較一般蟬為小,青赤色。 · 寒天的蟬。秋深天寒,蟬即不鳴(A)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B)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C)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D)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深秋的蟬聲,對著傍晚的長亭,叫得淒涼急促,急驟的陣雨剛剛才停。在這京城門外設帳餞行,卻毫無情緒,想要多留戀一會兒,船已趕著出發。兩人的手緊緊握著,滿眼淚水相對望,竟一句話都說不出,全部哽咽在喉中。想著這次遠去,沿著滔滔千里江水,直到那暮晚雲氣瀰漫的南方。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的總是為離別而悲傷,更何況還在如此淒冷的深秋時節。今晚酒醒之後,不知我人到了哪裡,也許是種滿楊柳的岸邊,那裡有不停吹來破曉前的冷風,以及即將落下的月亮。如今一別,可能漫長數年,就算遇到良辰美景,對我也形同虛設了。縱使我心中再有千種風流情意,又可以向誰訴說?名句故事〈雨霖鈴〉為柳永從京城開封離開,準備前往南方上任新職時,相知的女子在京城道外為他搭帳設席餞別。天生多情的詞人,有感而發,寫下了這一闋堪稱其詞的代表佳作。全詞主寫離別不捨。上片依次描述離別當下周圍的場面情景,以及兩人的動作情態,詞人掌握所有細部情節,宛如一齣連續劇的文字演出,最末「暮靄沉沉」也意味著對未來前途的茫茫。下片則接承上片,詞人甫與心上人分別,情思不免澎湃激動,省悟人生最悲傷的,莫過多情人的離別……從今而後,任何良辰美景,對他已毫無意義,因為潛伏內心的款款深情,再也無人表訴。新說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句,也許真是紅透半邊天,引來代表了士大夫雅詞的大學士蘇軾,想和代表民間鄙俚之詞卻能傳遍大街小巷的柳永,互相較勁一番。南宋文人俞文豹的筆記集《吹劍錄》記載了這一則故事。話說蘇軾底下有一位善於謳歌的幕僚,蘇軾想知道自己與柳永的詞,到底誰寫得好。這個幕僚回答:柳永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姑娘,拿著紅牙板,細聲輕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至於你(蘇軾)的詞,則須關西大漢,用銅琵琶、鐵拍板,大喊著「大江東去」。蘇軾聽完幕僚的分析,不禁絕倒大笑。兩人詞風本不相同,柳詞婉約,蘇詞則豪放,相較之下,似乎也並沒有占到上風。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2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