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孟子云:「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所謂「平旦之氣」是指:
(A) 日夜交替的紛雜之氣
(B) 未與物交的清明之氣
(C) 萬物和平相融之氣
(D) 萬物蓬勃生發之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4555
統計:A(44),B(66),C(41),D(13),E(0)

用户評論

【用戶】Elva Lo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原文: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 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 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語譯: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