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旨在強調:
(A)莫道他人之短
(B)説到就要做到
(C)求學應不恥下問
(D)儘量不因人廢言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4953
統計:A(73),B(669),C(158),D(49),E(0)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裡仁第四》)【註釋】1、躬:親自。2、逮:讀音為「帶」,及也。【語譯】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研析】孔子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如此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再者,「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第五》)。說的話要先過腦子,這就是修口了。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先再三想一想,根據道德仁恕標準衡量,這就是過濾自己的思想念頭,排除私心雜念或後天觀念對自己的干擾,如此才能有明確的判斷,也才能減少因「說者無意」而造成的遺憾。

【用戶】Lin Tzu Hu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古代的人不隨便發言,因為他們以來不及實踐為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