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下列何者非Freud建立人格理論的基本假設?
(A)發生性假設
(B)結構性假設
(C)組織性假設
(D)經濟性假設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2491
統計:A(27),B(12),C(90),D(101),E(0)

用户評論

【用戶】Tzu Yi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Freud:經濟性假設--個體行為目的在維持能量的恒定、平衡。

【用戶】Kay Y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學術著作依據:吳武典(1990)。輔導原理。心理。第5章 個別諮商 P.186l          經濟性假設:個體行為目的在維持能量的恆定、平衡,消除緊張l           發生性假設:個人的心理發展有其次序性存在。ex:口腔、肛門、性器、潛伏、兩性期l結構性假設:以「心理本體」概念來闡述人格結構。ex:本我、自我、超我

【用戶】小欣衍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精神分析」可說是目前大多數諮商理論的本源,由佛洛依德創立於1890-1939年間。精神分析源自Freud的反理性主義,著重人的潛意識動機歷程、衝突、象徵意義等等基本概念。Freud經長期努力所建立的人格理論,簡單的說是建基於下列三個基本假設上:(1)經濟性假設:認為每個人都擁有特定的心理能量供其運用,所有行為都可以能量的互換和轉移來了解。個體行為的目的乃在維持能量的恆定、平衡,以解除緊張。(2)發生性假設:即個人的心理發展有其次序性存在,前一階段發展是後面階段發展的基礎,前面階段的衝突未能解決,會影響到後面階段的發展。例如人的「心─性」發展次序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兩性期。(3)結構性假設:Freud以「心理本體」概念來闡釋人格結構,例如潛意識、前意識、意識、本我、自我、超我等。對於人類心理結構的理論性解釋很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