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錯誤?(A)包文的家族治療中認為自我分化最低的小孩,最容易離家時最痛苦,也容易選擇家庭分化差的人為伴侶(B)結構派家族治療的米紐慶認為症狀被視為家庭衝突的解除者,將家人注意力從基本的家庭壓力中

【評論內容】

關於選項(D)家庭週期Carter 和 McGoldrick 研究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認為「年輕成年期」是一個關鍵期,因它是形成個人生活目標與自我的時期,原生家庭對個人選擇伴侶,及能否成功地實現家庭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有深遠影響。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

1. 離家:單身年輕成人

         a. 區別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b. 發展親密的同儕關係。

         c. 從工作和經濟的獨立中建立自我。

2. 經由婚姻組成家庭:一對夫妻

         a. 婚姻系統的形成。

         b. 擴大重組自己和配偶的家庭與朋友的關係。

3 成為父母:有兒童的家庭

         a. 為孩子的來臨調整...

【評論主題】課程組織要重視課程間「橫的聯繫」,這就是課程的:(A)繼續性 (B)程序性 (C)統整性 (D)一致性

【評論內容】Tyler 課程組織的三效標:   繼續★:" ...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錯誤?(A)包文的家族治療中認為自我分化最低的小孩,最容易離家時最痛苦,也容易選擇家庭分化差的人為伴侶(B)結構派家族治療的米紐慶認為症狀被視為家庭衝突的解除者,將家人注意力從基本的家庭壓力中

【評論內容】

關於選項(D)家庭週期Carter 和 McGoldrick 研究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認為「年輕成年期」是一個關鍵期,因它是形成個人生活目標與自我的時期,原生家庭對個人選擇伴侶,及能否成功地實現家庭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有深遠影響。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

1. 離家:單身年輕成人

         a. 區別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b. 發展親密的同儕關係。

         c. 從工作和經濟的獨立中建立自我。

2. 經由婚姻組成家庭:一對夫妻

         a. 婚姻系統的形成。

         b. 擴大重組自己和配偶的家庭與朋友的關係。

3 成為父母:有兒童的家庭

         a. 為孩子的來臨調整...

【評論主題】30.有關標準分數z 和百分等級PR 的敍述,下列何者正確:(A)z 分數是經過常態轉化的分數系統(B)個別成員在團體中的z 分數愈高,其PR 愈高(C)z 分數是標準參照的分數系統(D)PR 可經由

【評論內容】

A 標準化分數的轉換方式可分為直線轉換及非直線轉換,z分數為直線轉換的分數,非直線轉換的分數才稱常態化標準分數

C z分數是常模參照的分數系統

【評論主題】13. Martin V. Covington 提出 Self-worth theory (Covington, 1984),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源於自我價值的 維持,尤其是能力感的維持。為了保持自我價

【評論內容】

防衛性悲觀:應付挑戰及危機時,會在心中沙盤推演許多可能發生的可怕結果來督促自己做好準備以避免失敗。

防衛性樂觀:忽略或低估環境中的威脅,導致缺乏適當的預防措施,甚至抵擋有效的健康行為。

適應性樂觀:能帶出具有功能性的因應行為,可對個體身心帶來益處。例如:樂觀傾向、樂觀解釋型態及廣泛性自我效能皆可歸類在此。

【評論主題】11.有關生涯未決的敘述,何者正確?(A) Dysinger 認為生涯不確定的狀態可能是個人沒有能力組織和綜合自我或職業選擇相關資訊的結果。(B) Holland 認為生涯未決主要來自於自我與職業環境

【評論內容】

Dysinger認為生涯不確定性可分為兩類:

1.延遲決定,或同時考慮多種可能而尚未做決定。

2.逃避決定,因不願面對做決定的痛苦而不做決定。

後來,Tyler將Dysinger所提出的延遲決定,稱為「情境性生涯不確定」,判斷其成因為受到外界的環境阻礙。而逃避決定則稱為「一般性猶豫」,認為根源是個人性格上的難題,似乎個人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決定,皆會有類似的困難。

【評論主題】17.近年來,下列哪一種方法被證實在處理PTSD創傷後壓力症的當事人問題上有相當的療效?(A)系統減敏法 (B)想像洪水法 (C)心理劇 (D)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ye MovementDese

【評論內容】

美國精神醫學會實務工作指導手冊中明文建議,SSRIs、CBT、EMDR為創傷的第一線治療方法。Roberts 。助人者危機介入的隨身指南。P23-24

【評論主題】12 攻擊性駕駛是指駕駛人在一些小小的交通爭端下,便引發一種嚴重的殺害、傷害他人或毀壞其物的危險行為,此類行為最適合用來說明何種理論與攻擊行為的關係?(A)儀式性攻擊理論 (B)精神分析理論 (C)激

【評論內容】

(B)精神分析論(Psychodynamic):佛洛伊德認為人的天性易有攻擊衝動(impulse)不論何種形式的暴力,都屬於攻擊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佛洛伊德學派的心理動力論者認為,那些從事暴力犯罪(特別是敵意攻擊)者,是因為沒能即時地釋放能量,保持內部的攻擊能量在可控制範圍內。根據心理動力論的觀點,如要有效控制衝動,就必須提供合適、多樣的管道,以宣洩內部的攻擊能量(例如娛樂設施)。

(C)激動遷移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Zillmann(1988)提出了一個理論用以解釋生理的喚起狀態如何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情境,這個理論稱為激動遷移理論。不論生理或心理的喚起,都必須花費一些時間才可以慢慢地消退。

例如一個人在上班時遭受...

【評論主題】25 下列那一位在進行家族治療特別強調:要先加入家庭,跟家人形成連結,之後重組的技術才能產生效用?(A)Salvador Minuchin (B)Virginia Satir (C) Michael

【評論內容】

 Minuchin 相信要在家中帶來改變,參加家庭系統並且調整自己已融入案家家庭互動尤其重要。

【評論主題】7.關於正向心理學運動所衍申的理論,下列何者正確: (A)正向心理學家認為智慧、愛、勇氣等美德可透過介入得到提升(B)擴張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Id)指出正向情緒 會抵銷負向壓力,維

【評論內容】

(B)選項提到的 Broaden-and-buiId 正向情緒的擴張與建構理論係以正向心理學為為基礎,解釋正面情緒對心理健康的貢獻。而正向情緒有以下價值1.正向情緒可擴大人類思考行動的技能,而負面情緒則窄化這些技能。2.正向情緒能消除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幫助人們快速回到正常狀態。

3.正向情緒能激起心理的堅毅性,並引發幸福感。

【評論主題】11 有關各種團體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B)現實治療學派重視成員如何有效的做出選擇以解決問題(C)理情行為治療團體會

【評論內容】

選項(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  在此階段中,領導者並不會邀請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提供任何建議。 

-心理劇的過程通常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暖身」

不管成員間彼此熟識與否,都需要透過一些活動,協助大家在身心上準備好進行行動式的探索。暖身的目標包括:提升團體的凝聚力、建立團體的安全性、培養對導演的信任,以及形塑對彼此的友善與關懷的態度等。常見的活動有:自我介紹、承諾保密、社會計量,例如:透過線性光譜的方式呈現成員參與團體經驗的多寡、透過區域的方式呈現成員所認同的家鄉,或是透過呈現成員間相似的經驗以增加普同感等。

第二個階段是「演出」

此時主...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43.大同最近的工作量明顯增加,經常加班到深夜,因而有了離職的想法,然而沒有這份工作,又會讓經濟陷入困境,試問大同面臨下列何種衝突?(A)雙趨衝突(B)趨避衝突(C)雙避衝突(D)多趨避衝突

【評論內容】

心理學家勒溫 (Kurt Lewin) 分析認為人類主要的衝突有三種型式: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與趨避衝突。 1. 雙趨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具有同等吸引力的選擇,卻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就像 "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一般,不知道到底要選哪一個才好。研究發現,這類衝突所引發的焦慮最小,例如學生同時對兩門課有興趣,結果卻衝堂而不能都修,那不管是選哪一個,畢竟得到的都是自己所喜歡的,失去另一個的失落感也就不會那麼的大了。 2. 雙避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同樣令人感到不快的選擇,卻又一定要接受其中之一,例如在遇到搶匪的時候他會問:「要錢還是要命?」但失去金錢和失去生命都同樣令人感到痛苦,你唯一能做的便是選擇痛苦較輕微的,而不...

【評論主題】榮格(Jung)認為人類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可接近的層面,另一部分是無法接近的層面,前者稱之為何?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意識 (D)前意識

【評論內容】

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意識 (自我)、個人潛意識 (情結) 和集體潛意識 (原型)

【評論主題】25 下列那一位在進行家族治療特別強調:要先加入家庭,跟家人形成連結,之後重組的技術才能產生效用?(A)Salvador Minuchin (B)Virginia Satir (C) Michael

【評論內容】

 Minuchin 相信要在家中帶來改變,參加家庭系統並且調整自己已融入案家家庭互動尤其重要。

【評論主題】7.關於正向心理學運動所衍申的理論,下列何者正確: (A)正向心理學家認為智慧、愛、勇氣等美德可透過介入得到提升(B)擴張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Id)指出正向情緒 會抵銷負向壓力,維

【評論內容】

(B)選項提到的 Broaden-and-buiId 正向情緒的擴張與建構理論係以正向心理學為為基礎,解釋正面情緒對心理健康的貢獻。而正向情緒有以下價值1.正向情緒可擴大人類思考行動的技能,而負面情緒則窄化這些技能。2.正向情緒能消除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幫助人們快速回到正常狀態。

3.正向情緒能激起心理的堅毅性,並引發幸福感。

【評論主題】11 有關各種團體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B)現實治療學派重視成員如何有效的做出選擇以解決問題(C)理情行為治療團體會

【評論內容】

選項(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  在此階段中,領導者並不會邀請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提供任何建議。 

-心理劇的過程通常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暖身」

不管成員間彼此熟識與否,都需要透過一些活動,協助大家在身心上準備好進行行動式的探索。暖身的目標包括:提升團體的凝聚力、建立團體的安全性、培養對導演的信任,以及形塑對彼此的友善與關懷的態度等。常見的活動有:自我介紹、承諾保密、社會計量,例如:透過線性光譜的方式呈現成員參與團體經驗的多寡、透過區域的方式呈現成員所認同的家鄉,或是透過呈現成員間相似的經驗以增加普同感等。

第二個階段是「演出」

此時主...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43.大同最近的工作量明顯增加,經常加班到深夜,因而有了離職的想法,然而沒有這份工作,又會讓經濟陷入困境,試問大同面臨下列何種衝突?(A)雙趨衝突(B)趨避衝突(C)雙避衝突(D)多趨避衝突

【評論內容】

心理學家勒溫 (Kurt Lewin) 分析認為人類主要的衝突有三種型式: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與趨避衝突。 1. 雙趨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具有同等吸引力的選擇,卻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就像 "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一般,不知道到底要選哪一個才好。研究發現,這類衝突所引發的焦慮最小,例如學生同時對兩門課有興趣,結果卻衝堂而不能都修,那不管是選哪一個,畢竟得到的都是自己所喜歡的,失去另一個的失落感也就不會那麼的大了。 2. 雙避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同樣令人感到不快的選擇,卻又一定要接受其中之一,例如在遇到搶匪的時候他會問:「要錢還是要命?」但失去金錢和失去生命都同樣令人感到痛苦,你唯一能做的便是選擇痛苦較輕微的,而不...

【評論主題】榮格(Jung)認為人類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可接近的層面,另一部分是無法接近的層面,前者稱之為何?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意識 (D)前意識

【評論內容】

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意識 (自我)、個人潛意識 (情結) 和集體潛意識 (原型)

【評論主題】24. 下列何者不是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各該主管機關置專業輔導人員的法源?(A) 國民教育法(B) 高級中等教育法(C) 學生輔導法(D)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評論內容】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各該主管機關專業輔導人員設置辦法》n

第一條

本辦法依學生輔導法第十一條第四項、國民教育法第十條第八項、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八十條第二項及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規定訂定之。

【評論主題】7. 下列有關生涯決定的相關理論與提出者,何者配對正確? (A)積極不確定論–H.B.Gelatt (B)職業抱負發展理論–M.R. Katz (C)決策分析模式–J.D. Krumboltz(D)生

【評論內容】

(A) 積極不確定論–H.B. Gelatt (B) 職業抱負發展理論–L.S. Gottfredson

(C) 決策分析模式–M.R. Katz (D) 生涯決定之社會學習理論–J.D. Krumboltz

【評論主題】15. 聽到學生在班上比賽受挫後,沮喪地表示:「都是我不好,都是因為我,才會使我們班無法贏得比賽⋯。輔導老師說:「你因為自己害班上比輸了而自責,而且你也因此而感到沮喪。」輔導老師的回應較可能是何種技術

【評論內容】

解釋為:

CO試著去分析、描述CL的思想、感覺和行動,協助CL從一些新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意義,進而挖掘問題的癥結。

解釋的型態:

1.點出談話主題或型態

2.讓防衛、抗拒、移情明朗化

3.提供新的架構

【評論主題】11.有關生涯未決的敘述,何者正確?(A) Dysinger 認為生涯不確定的狀態可能是個人沒有能力組織和綜合自我或職業選擇相關資訊的結果。(B) Holland 認為生涯未決主要來自於自我與職業環境

【評論內容】

Dysinger認為生涯不確定性可分為兩類:

1.延遲決定,或同時考慮多種可能而尚未做決定。

2.逃避決定,因不願面對做決定的痛苦而不做決定。

後來,Tyler將Dysinger所提出的延遲決定,稱為「情境性生涯不確定」,判斷其成因為受到外界的環境阻礙。而逃避決定則稱為「一般性猶豫」,認為根源是個人性格上的難題,似乎個人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決定,皆會有類似的困難。

【評論主題】4. 教育人員知悉法定通報事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下列何者正確:①學生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之物質②學生家庭成員間疑似有實施經濟上之騷擾

【評論內容】

想請教一下各位,根據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修正規定第四點。校安通報分三種:緊急事件、法定通報事件、一般校安事件。若我的理解是對的,那麼法定通報事件即為校安通報的一種。進行法定通報就是進行校安通報。

那麼④除法定通報外,亦須向教育主管機關進行校安通報這一條,是否是錯誤的呢?(因為根據要點,法定通報是屬於校安通報的一種。)除了校安通報外,他缺少的應該是關懷E起來的社政通報,是不是應該改成「除了法定通報外,亦須進行社政通報。」呢?

【評論主題】17.近年來,下列哪一種方法被證實在處理PTSD創傷後壓力症的當事人問題上有相當的療效?(A)系統減敏法 (B)想像洪水法 (C)心理劇 (D)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Eye MovementDese

【評論內容】

美國精神醫學會實務工作指導手冊中明文建議,SSRIs、CBT、EMDR為創傷的第一線治療方法。Roberts 。助人者危機介入的隨身指南。P23-24

【評論主題】12 攻擊性駕駛是指駕駛人在一些小小的交通爭端下,便引發一種嚴重的殺害、傷害他人或毀壞其物的危險行為,此類行為最適合用來說明何種理論與攻擊行為的關係?(A)儀式性攻擊理論 (B)精神分析理論 (C)激

【評論內容】

(B)精神分析論(Psychodynamic):佛洛伊德認為人的天性易有攻擊衝動(impulse)不論何種形式的暴力,都屬於攻擊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佛洛伊德學派的心理動力論者認為,那些從事暴力犯罪(特別是敵意攻擊)者,是因為沒能即時地釋放能量,保持內部的攻擊能量在可控制範圍內。根據心理動力論的觀點,如要有效控制衝動,就必須提供合適、多樣的管道,以宣洩內部的攻擊能量(例如娛樂設施)。

(C)激動遷移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Zillmann(1988)提出了一個理論用以解釋生理的喚起狀態如何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情境,這個理論稱為激動遷移理論。不論生理或心理的喚起,都必須花費一些時間才可以慢慢地消退。

例如一個人在上班時遭受...

【評論主題】34 下列何種家族治療取向將治療焦點放在此時此刻(here and now)?(A)策略派家族治療(strategic family therapy)(B)結構派家族治療(structural fam

【評論內容】

人性認可歷程(Human  Validation Process): 治療師與家庭成員一同努力,引發家庭內在的促進健康歷程。

【評論主題】38 下列敘述何者最不符合藝術治療的信念?(A)藝術是個人內在與外在世界交會的方式 (B)表達性藝術治療可以引發人們遺忘的情緒和感受(C)在受虐兒的工作中,想像占治療中最小的部分 (D)治療師需提供素

【評論內容】

C的想像應該要佔治療中很大一部分

當個案無法以口語表達時,藝術表達提供其敘述想像的機會,去表達空間關係(如個案與父母)及表達自己。

【評論主題】46.下列哪一學派諮商目標強調提升人們基本的能力、正向特質、正向情緒與正向環境,促進美好人生?(A)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B) 正向心理學 (C) 希望治療 (D) 當事人中心學派

【評論內容】

正向心理學的推動目標是希望提升人們的基本能力,如樂觀、勇氣、誠實、自我了解人際互動的技巧,以修補過去的創傷。Seligman認為將正向心理學的內涵及未來應努力朝向三個部份的研究:1.正向情緒2.正向特質3.正向組織(正向組織強調的是某種環境)

【評論主題】28.下列何種家族治療取向將治療焦點放在此時此刻(here and now)?(A)多世代家族治療(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B)結構派家族治療(stru

【評論內容】

想問:結構家族治療不是也關注現在與此刻發生的事情嗎?(SHARF P522)

【評論主題】6.諮商師對當事人負有保密責任,但在某些狀況下則是保密的例外。下列何者並非保密例外的特殊情況?(A)當事人有自殺之虞 (B)當事人涉及民事案件時(C)疑似涉及兒童虐待 (D)當事人罹患致命危險的傳染疾

【評論內容】2.3.3. 保密的特殊情況:保密是諮商師工作的基本原則,但在以下的情況下則是涉及保密的特殊情況:a 隱私權為當事人所有,當事人有權親身或透過法律代表而決定放棄。b. 保密的例外:在涉及有緊急的危險性,危及當事人或其他第三者。  (A)c. 諮商師負有預警責任時。d. 法律的規定。 (C) e. 當事人有致命危險的傳染疾病等。  (D)f. 評估當事人有自殺危險時。 g. 當事人涉及刑案時等。

【評論主題】6.米蘭系統模式(Milan Systemic Model)採用何種方式,可以讓家庭成員各自表達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引發不同家庭成員之間對事件或關係的知覺差異?(A)假裝技術(pretend tec

【評論內容】

米蘭/系統取向的理論

此理論以「循環認識論」為基礎,在處理精神病及厭食症患者上相當成功;他們認為失功能之家庭,往往源自「破壞的心理遊戲」,這些遊戲與真實生活並不相容。米蘭治療者認為:家庭遊戲規則界定並維持關係,非個人之力量;為了維持家庭恆定,每個家庭成員之行為皆與發病之症狀行為有關。

米蘭/系統家族治療之目標,乃賦予家庭生活模式新的意義,以打破此一家庭的「心理遊戲」,同時強調家庭獲得新意義、新價值重於對療效的洞察與行動。其治療理論與技術包括:

(一) 假設形成(hypothesizing)此為米蘭取向的核心,也是此種治療的第一步。假設形成是指治療團隊在與家庭會談之前積極地討論,並提出導致家庭問題的可能成因,來形成一個關...

【評論主題】25 下列那一位在進行家族治療特別強調:要先加入家庭,跟家人形成連結,之後重組的技術才能產生效用?(A)Salvador Minuchin (B)Virginia Satir (C) Michael

【評論內容】

 Minuchin 相信要在家中帶來改變,參加家庭系統並且調整自己已融入案家家庭互動尤其重要。

【評論主題】7.關於正向心理學運動所衍申的理論,下列何者正確: (A)正向心理學家認為智慧、愛、勇氣等美德可透過介入得到提升(B)擴張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Id)指出正向情緒 會抵銷負向壓力,維

【評論內容】

(B)選項提到的 Broaden-and-buiId 正向情緒的擴張與建構理論係以正向心理學為為基礎,解釋正面情緒對心理健康的貢獻。而正向情緒有以下價值1.正向情緒可擴大人類思考行動的技能,而負面情緒則窄化這些技能。2.正向情緒能消除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幫助人們快速回到正常狀態。

3.正向情緒能激起心理的堅毅性,並引發幸福感。

【評論主題】12. 下列那個諮商理論學派不認同童年經驗對當事人的情緒困境有影響? (A)精神分析治療 (B)阿德勒治療(C)認知治療 (D)現實治療

【評論內容】

現實治療將治療聚焦於當下抉擇理論有句格言:過去可能對現在的問題有所影響,但過去絕不等於問題本身。若要發揮正常功能,就必須活在當下,做好計畫並採取行動以創造更好的未來。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

【評論主題】10. 下列對認知發展或社會情緒發展敘述,何者正確? (A)Piaget 提出前運思期的兒童能了解量的守恆定理 (B)Erikson 提出中年的危機是勤奮與自卑 (C) Carl Gilligan 提

【評論內容】

對Gilligan而言,正義倫理有以下幾個特徵:訴諸一套抽象的原則來化解道德紛爭;透過一些普遍、一般性的特徵(例如「目的自身」、「具有為自己設定目的、實現理想人生的理性能力」等)來界定自我和他人,而且正因為如此,正義倫理在解決道德問題時,是以「公正」為至高目標,要求我們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地給予平等的關切和尊重。

相形之下,關懷倫理的特徵則是:道德問題乃圍繞在特殊的人際關係上;如何維繫特殊人際關係,如何履行自己在特殊人際關係中所擔負的特殊責任(responsibilities),是採取此一觀點的道德主體最關切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只有在人際關係的脈絡中設法解決,不能訴諸普遍、一般化的抽象原則。姬莉根的關懷倫理與康德的道德觀點 http://tpa.hss.nthu.edu.tw/committee/tpaseminar/2001/200110.pdf

【評論主題】6. 小龍女只在學校不說話,在其他的社會情境並不會這樣。在 DSM-IV-TR 診斷系統中,這樣的障礙時期持續多久,就可能會被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 (A)至少兩週 (B)至少一個月 (C)至少三個

【評論內容】根據DSM-5(APA,2013),選擇性不語症之診斷標準如下:A.持續地無法在預期要說話的特定社交場合(例如:學校)中說話,儘管 在其他場合是可以說話的。B.此困擾會妨礙學業或職業上的成就或其他社交上的溝通。C.此困擾的期間持續至少一個月(不限入學的第一個月)。D.不能說話的原因無法歸因於對社交場合所須使用的語言缺乏了解或感到 不適。E.此困擾無法以溝通障礙(例如:兒童期初發型語暢障礙症)做更好的解 釋,且不僅是只發生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思覺失調症、或另一種精神 病症的病程中。

【評論主題】9.下列何種病症較不適合使用『暴露法』處理?(A)社交畏懼症 (B)廣泛性焦慮症 (C)懼曠症 (D)創傷後壓力症

【評論內容】

個人小小的想法

廣泛性焦慮症通常會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包含放鬆訓練、忍受不確定性等克服恐懼的特定策略。

另外,廣泛性焦慮症擔憂許多事件及活動(如課業、功課或人際關係等),如果要用暴露法的話,好像也不知道要暴露什麼齁。

【評論主題】11 有關各種團體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B)現實治療學派重視成員如何有效的做出選擇以解決問題(C)理情行為治療團體會

【評論內容】

選項(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  在此階段中,領導者並不會邀請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提供任何建議。 

-心理劇的過程通常可分為三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暖身」

不管成員間彼此熟識與否,都需要透過一些活動,協助大家在身心上準備好進行行動式的探索。暖身的目標包括:提升團體的凝聚力、建立團體的安全性、培養對導演的信任,以及形塑對彼此的友善與關懷的態度等。常見的活動有:自我介紹、承諾保密、社會計量,例如:透過線性光譜的方式呈現成員參與團體經驗的多寡、透過區域的方式呈現成員所認同的家鄉,或是透過呈現成員間相似的經驗以增加普同感等。

第二個階段是「演出」

此時主...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43.大同最近的工作量明顯增加,經常加班到深夜,因而有了離職的想法,然而沒有這份工作,又會讓經濟陷入困境,試問大同面臨下列何種衝突?(A)雙趨衝突(B)趨避衝突(C)雙避衝突(D)多趨避衝突

【評論內容】

心理學家勒溫 (Kurt Lewin) 分析認為人類主要的衝突有三種型式: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與趨避衝突。 1. 雙趨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具有同等吸引力的選擇,卻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就像 "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一般,不知道到底要選哪一個才好。研究發現,這類衝突所引發的焦慮最小,例如學生同時對兩門課有興趣,結果卻衝堂而不能都修,那不管是選哪一個,畢竟得到的都是自己所喜歡的,失去另一個的失落感也就不會那麼的大了。 2. 雙避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同樣令人感到不快的選擇,卻又一定要接受其中之一,例如在遇到搶匪的時候他會問:「要錢還是要命?」但失去金錢和失去生命都同樣令人感到痛苦,你唯一能做的便是選擇痛苦較輕微的,而不...

【評論主題】榮格(Jung)認為人類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可接近的層面,另一部分是無法接近的層面,前者稱之為何?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意識 (D)前意識

【評論內容】

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意識 (自我)、個人潛意識 (情結) 和集體潛意識 (原型)

【評論主題】榮格(Jung)認為人類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可接近的層面,另一部分是無法接近的層面,前者稱之為何?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意識 (D)前意識

【評論內容】

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意識 (自我)、個人潛意識 (情結) 和集體潛意識 (原型)

【評論主題】榮格(Jung)認為人類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可接近的層面,另一部分是無法接近的層面,前者稱之為何? (A)集體潛意識 (B)個人潛意識 (C)意識 (D)前意識

【評論內容】

榮格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意識 (自我)、個人潛意識 (情結) 和集體潛意識 (原型)

【評論主題】高中職學校推動家庭教育時數應達到每學年有多少小時? (A)2小時 (B)4小時 (C)6小時 (D)8小時

【評論內容】家庭教育法 ( 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 修正 )

第 12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各級主管機關應積極鼓勵師資培育機構,將家庭教育相關課程列為必修科目或通識教育課程。

【評論主題】自我管理方案與自我引導行為在1970年應用於臨床與諮商中,以下哪些屬於自我管理策略? (甲)自我監控 (乙)自我酬賞 (丙)自我訂約 (丁)刺激控制。(A)甲丙丁(B)甲乙丙 (C)乙丙丁(D)甲乙丙

【評論內容】

自我調整方案之意涵

自我調整方案是行為學派的技術之一,包含自我監控、自我酬賞、自我契約、自我模仿、刺激控制等等。目的是教導人們面對困難時如何使用因應技巧,也能促成行為改變,鼓勵個案承擔責任,在生活中也能實施這些策略。在方案中,個案會明確定訂出想要控制或改變的目標行為。

自我調整方案之五步驟

1.  選擇目標:在開始階段,先明確指出想要的改變,一次只能訂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要可量化、可達成、積極正向、對個案有重大意義、符合現實。

2.  把目標轉換為標的行為:選定標的行為,並準備面對可能的困難,並思索如何克服。

3.  自我監控:仔細且系統性地觀察自己的行為,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後設認知,並撰寫行為日...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錯誤?(A)包文的家族治療中認為自我分化最低的小孩,最容易離家時最痛苦,也容易選擇家庭分化差的人為伴侶(B)結構派家族治療的米紐慶認為症狀被視為家庭衝突的解除者,將家人注意力從基本的家庭壓力中

【評論內容】

關於選項(D)家庭週期Carter 和 McGoldrick 研究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認為「年輕成年期」是一個關鍵期,因它是形成個人生活目標與自我的時期,原生家庭對個人選擇伴侶,及能否成功地實現家庭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有深遠影響。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生命週期及其發展任務

1. 離家:單身年輕成人

a. 區別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b. 發展親密的同儕關係。

c. 從工作和經濟的獨立中建立自我。

2. 經由婚姻組成家庭:一對夫妻

a. 婚姻系統的形成。

b. 擴大重組自己和配偶的家庭與朋友的關係。

3 成為父母:有兒童的家庭

a. 為孩子的來臨調整...

【評論主題】43.大同最近的工作量明顯增加,經常加班到深夜,因而有了離職的想法,然而沒有這份工作,又會讓經濟陷入困境,試問大同面臨下列何種衝突?(A)雙趨衝突(B)趨避衝突(C)雙避衝突(D)多趨避衝突

【評論內容】

心理學家勒溫 (Kurt Lewin) 分析認為人類主要的衝突有三種型式: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與趨避衝突。 1. 雙趨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具有同等吸引力的選擇,卻只能得到其中之一,就像 "魚與熊掌不能得兼" 一般,不知道到底要選哪一個才好。研究發現,這類衝突所引發的焦慮最小,例如學生同時對兩門課有興趣,結果卻衝堂而不能都修,那不管是選哪一個,畢竟得到的都是自己所喜歡的,失去另一個的失落感也就不會那麼的大了。 2. 雙避衝突:

意指一個人面對著兩種同樣令人感到不快的選擇,卻又一定要接受其中之一,例如在遇到搶匪的時候他會問:「要錢還是要命?」但失去金錢和失去生命都同樣令人感到痛苦,你唯一能做的便是選擇痛苦較輕微的,而不...

【評論主題】在家族治療回饋機轉中,基本的溝通模式有那兩種:(A)垂直的與縱橫的(B) 線性的與交錯的(C) 單向的與循環的(D) 線性的與循環的

【評論內容】

sharf 諮商與心理治療 5e p510回饋是指一個系統的各單位溝通模式。有兩種基本的溝通模式:線性、循環。線性模式顯示溝通是以一種單向的方式移動。某個單元改變,也會影響其他單元的改變。

【評論主題】9 關於結構論家族治療(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的主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為了解決家庭中情緒界限的糾葛(enmeshment),家庭成員必須學習情感截斷(emotio

【評論內容】

(D) 改變家庭成員的互動頻率,是導引家庭建立適當界限的方法:改變互動規則、結構

【評論主題】下列那些治療取向特別重視合作平等的治療關係?①阿德勒取向 ②女性主義治療 ③後現代取向 ④策略性家族治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評論內容】

阿德勒學派試圖建立一個尊重且相互信任的關係。治療者會盡全力與CL建立並保持完全平等的治療聯盟。

【評論主題】1「屏」棄

【評論內容】

光緒 28 年至民國 10 年→仿日本

民國 11 年後至今→仿美國-(A) 美國 :6-6.8-4.6-3-3.5-3-4 等多元制度(B) 法國 :5-4-3(C) 德國 :4-9(or6or5)-4(D) 英國:6-5-2-3

【評論主題】【題組】8. 遜色:

【評論內容】

強調社會行動,沒有要適應社會

【評論主題】二、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各國如不積極針對菸害採取防制措施,在 2030 年之前,每年死於菸害將會超過 800 萬人,相較於目前的 540 萬人是值得重視的。臺灣於 2009 年 1月 11 日正式實施菸

【評論內容】

內容取向的治療,是指在晤談時把焦點放在個案談話內容,包括個案的困擾、家庭背景、人際關係,以及個案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等。

過程取向則是在晤談時把焦點放在個案與治療師之間的人際互動。包括個案對治療師的想法和感覺、個案和治療師的信任關係,以及兩人之間是否存在一些溝通困難等。(林家興、王麗文,民 98。41 頁)

【評論主題】【題組】(4)已知溫度每上升 10 ℃,反應速率增為原來的 2 倍。在 45 ℃下,若 [ A ]=0.30 M,[ B ]=0.10 M 時,求 [ A ] 的消耗速率為若干?(單位:M min-1

【評論內容】

補充最佳解:

從要求當事人描述在典型的一天當中做些什麼、哪些感覺、想些什麼,就可了解對方的偏好傾向。  通常,他們的描述會出現一相當一致的型態。  此外,一個人的偏好也可以從他盡可能會去逃避什麼,以及在別人身上會一直產生哪些感覺而加以判別。

 治療的目標不在於改變當事人的偏好傾向,而是在於讓他們能夠認清自己對別人的感覺,以及自己因上述偏好傾向而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