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某位五年級學童在家中發生重大變故後,出現尿床的行為。下列的解釋中比較適切的是哪一項?
(A)因壓力過大,出現的退化現象;
(B)為求自我保護,出現的補償現象;
(C)孩子可能故意藉此引起大人注意;
(D)因需求無法滿足,出現的反向作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702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防衛作用:對某些保護自我免於受到心理傷害並保全自尊的需求的防衛措施。最常見有下列幾種:1、文飾作用:也稱「理由化」,是指個人以一種較易為社會接受的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2、認同作用: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個具有他理想中人物的行為特徵,從而提高個人之價值的心理歷程。3、補償作用:在某一方面失敗而失去自信時,在另一方面努力追求成功以滿足需求的心理歷程。4、壓抑作用:把某些足以引起恐懼、焦慮和罪疚的情境加以遺忘或自意識中加以排除的心理作用。5、投射作用:指將自己認為不為社會接受的動機或缺點加諸別人而減輕自己焦慮的一種潛意識傾向。6、白日夢:指以幻想的方式來滿足個人動機的心理歷程。7、退化現象:由於動機的挫折,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變得比他年齡顯著幼稚的反應。8、轉換反應:指個人在遇到困難時,將心理上和情緒上的緊張痛苦,轉變為生理的症候。

【用戶】Cindy Che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想知道文飾跟投射的差別OuO 有人能夠舉例嗎?:))

【用戶】李冠嬅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文釋作用(合理化作用)1. 個人好惡:酸葡萄作用、甜檸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