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國子監太學國子學三者何時一樣
(A)宋
(B)元
(C)明
(D)清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02493
統計:A(607),B(166),C(1310),D(173),E(2)

用户評論

【用戶】Seme Ho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三「明」主義,統一太學!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作為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稱辟雍,虞舜時稱上庠,五帝時稱成均,漢以後稱太學。隋朝初期,設立國子寺,不久改稱國子監,並同時賦予主管全國教育行政職能。而在以前,太常兼有管理全國教育事務職能。隋、唐等朝國子監內往往又設太學、國子學等。明初先設國子學,不久改設國子監。清末設立學部(民國以後改為教育部),廢除科舉制度,國子監撤銷。國子監雖撤銷,但有觀點認為清末建立的京師大學堂(中華民國初年改名北京大學)繼承了國子監學統[1],而民國成立的國立中央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改名南京大學)則以南京國子監為前身[2]。

【用戶】Yun-Lun W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