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在進行行政決定時,常遇到不合理的情況,例如,決定者常常難以放棄已投入的心血而遷就現實,我們稱為是何種思考限制?
(A)沉澱成本
(B)機會成本
(C)知識不足
(D)預期困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48446
統計:A(655),B(84),C(6),D(27),E(0)

用户評論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用戶】pa p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用戶】meian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沉沒成本(英語: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或既定成本,是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Prospective costs)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個體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個體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來源請求]),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舉例來說,如果某人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沉沒成本。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