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為了激起學生學習英文的動機,林老師經常提醒學生學好英文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要改變自己對英文學習的看法,就能改變對自己英文學習能力的負面信念。從班度拉(A. Bandura)的自我效能論觀之,林老師是從哪一個面向提升學生的英語自我效能?
(A)楷模
(B)社會說服
(C)替代性經驗
(D)生理與情緒喚起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5784
統計:A(85),B(1176),C(182),D(11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test123

用户評論

【用戶】Carina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一、成就表現:為個人根據自己在特定領域活動經驗的成敗以判斷自身的能力,而形成自我效能。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會根據精熟課業內容的良窳、考試成績的高低與完成指定作業的程度等直接經驗訊息,形成課業學習方面的自我效能。成就表現乃是最有影響力的自我效能來源。二、替代經驗:當個人觀察與自己相似的人在某個領域的任務活動中獲得成功的經驗,將會提升其完成該項領域任務的自我效能,透過間接的經驗,使其相信自己也有能力達成任務目標。三、言語勸說:言語勸說指的是透過他人的口語告知或激勵,讓個人了解自己有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進而增進其效能預期。如教師與父母的讚賞均能使學生信心大增,提高學習動機。言語勸說除了來自於外在他人,...

【用戶】我要去放羊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請問哪個才正確呢?為什麼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對於自我效能對個體的影響三個面向說法一Bandura(1997)認為,自我效能對個體的影響主要有三個面向:1.認知(cognition)的影響,有較高自我效能的人能有較高的理想與抱負,較能思考長遠的問題,較能接受挑戰,並根據對成功的預期來採取行動,而非專注於自己的不足與缺陷。2.動機(motivation)的影響,具有高自我效能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達成目標,因而願意設定較高的目標、願意付出更多努力,願意表現積極與堅持的態度。3.心情或情感(mood or affect)的影響,一個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的人,通常較能控制還境的變化,在面對環境壓力與威脅時能保持較低程度的憂慮與苦惱,並能有效調整一些擾人的念頭或想...

【用戶】控巴控控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回樓上你問的是對於自我效能對個體的影響三個面向所以答案是:認知(cognition)、動機(motivation)、心情或情感(mood or affect)你傳的第二個說法是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的三向度個人對自我評估的三向度:強度、說服力、延伸性以上資料是我看過下面這個網站的理解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Bandura%E8%87%AA%E6%88%91%E6%95%88%E8%83%BD%E8%AB%96(self-efficacy_theory)

【用戶】Wick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口語說服於班杜拉的效能理論而言就是一種社會說服的現象也有書說口語說服等同於社會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