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圖(十九)是一則網路新聞報導,根據圖中內容判斷,在此案的處理過程中,最可能會出現下列何種情況?


(A)大法官對案件進行公平審理
(B)檢察官主導案件的偵查工作
(C)消保官追訴負責人的犯罪行為
(D)書記官協助業者進行調解事宜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疑義內容答案有問題:題目述說,相關單位經調查後,決定提起公訴,公訴必須先經過偵查階段,當檢察官因為告訴、告發、自首或其他情事,而知道有犯罪嫌疑時,檢察官就會啟動偵查階段,開始調查犯罪,等到偵查終結後,檢察官就會根據偵查結果判斷是否提起公訴,而藥事法的主管單位是衛福部,實務上是衛生單位經調查後,輕者行政罰處理,重者移送地檢署,再由檢察官提起公訴,檢察官不主動偵查,看看電視一堆磷蝦油廣告就知。此題敘述:相關單位調查是指衛生單位,提起公訴的是檢察官,二者不同,題目有誤,不符現實狀況,該送分。若心測中心堅持不改,那本題就是暗指衛生單位怠惰,不執行本身業務,卻由檢察官代勞。邏輯—原命題:若P廣告違反藥事法,則Q檢察官提起公訴,貴中心答案認為是真。那逆命題:非Q檢察官不提起公訴,則非P廣告就不違反藥事法,也要為真,但現實情形是衛生單位還是依違反藥事法開了很多罰單,但檢察官沒有提起公訴。所以此題違反邏輯,應該送分。說明根據題幹內容揭示該公司負責人遭提起公訴,可知圖中所指違反《藥事法》的行為屬於犯罪行為,依我國刑事訴訟程序規定,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時,即可開始展開調查,檢察官依調查所得之證據,足以認定有犯罪嫌疑時,應提起公訴。故關於圖中違法行為應是由檢察官主導案件的偵查工作。疑義者所提「實務上是衛生單位經調查後,輕者行政罰處理,重者移送地檢署」,此恐是對刑事犯罪處理流程的誤解。對於違法行為是採行政罰或刑事訴訟流程處理,乃是依法律規範及行為是否符合構成要件而定,並非是根據犯行的情節輕重;凡是法律規範應負起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即使犯行再輕也不會只由行政機關處以行政罰,就如同竊盜行為,儘管只偷 50 元,也不會由應負起刑事責任而變成處以罰鍰。至於疑義者指稱「現實情形是衛生單位還是依違反藥事法開了很多罰單,但檢察官沒有提起公訴」,應是不同違法樣態適用不同法律條文的結果,並非檢察官因為涉案情節較輕而未提起公訴。故疑義者所提之命題邏輯問題與本題作答無涉。綜上所述,本題選項(B)屬最佳選項,維持原公布之參考答案。https://cap.rcpet.edu.tw/exam/110/110%E5%B9%B4%E5%9C%8B%E4%B8%AD%E6%95%99%E8%82%B2%E6%9C%83%E8%80%83%E8%A9%A6%E9%A1%8C%E7%96%91%E7%BE%A9%E8%A1%A8-%E7%A4%BE%E6%9C%8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