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家長的照顧行為經常影響嬰幼兒依附關係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家長對嬰幼兒的哭、笑反應特別敏感,也會回應嬰幼兒的苦惱行為。嬰幼兒最有可能發展為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
(B)家長無法察覺嬰幼兒的需求,即使嬰幼兒很累想睡覺,家長還是一直喋喋不休跟嬰幼兒說話。這容易造成嬰幼兒的紊亂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C)家長高興時就擁抱嬰幼兒,情緒低潮時,即使嬰幼兒試圖黏家長,他們對嬰幼兒的哭鬧也不予理睬。這容易造成嬰幼兒的抗拒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
(D)家長對嬰幼兒缺乏耐性,而且對嬰幼兒出現負向感受,他們很少從和嬰幼兒的親密接觸得到滿足。這容易造成嬰幼兒的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4634
統計:A(214),B(1851),C(926),D(397),E(0)

用户評論

【用戶】已考上 感謝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應該是抗拒型,父母與孩子的需求無法同步

【用戶】pun08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類似題)48.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當嬰兒與媽媽重聚時,表現出動作茫然而僵硬,或是會往媽媽靠近, 卻在媽媽走近時突然移開,反映出嬰兒對於是否該接近或逃避照顧者的困惑,研究者將之 分類為下列哪一種依附類型? (A)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B) 抗拒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 (C) 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D) 紊亂型依附(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教育心理學- 101 年 - 花蓮縣 101 學年度國民小學暨附設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試題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3F李宗宗 高三下 (2013/06/03 00:11):*抗拒型在親人重回時會表現出"憤怒"*錯亂型(紊亂型)是掉頭離開,讓人"摸不著頭緒...

【用戶】Shirley K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我也覺得C應該是紊亂型啊!

【用戶】喵美醬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安全型(接納自己,依賴照顧者)逃避型(接納自己,不信任照顧者)抗拒型(厭惡自己,依賴照顧者)紊亂型(厭惡自己,不信任照顧者,多為受虐兒)